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專家建議:借鑒國外經驗,計劃焚燒稭稈

2024-03-30三農

據中央級媒體——【半月談】報道,農業專家建議:

可借鑒國外稭稈計劃焚燒管理經驗,形成稭稈焚燒的規章流程,落實主體責任......算出可焚燒稭稈總量;加強焚燒過程中的管控,采用添加助燃劑等方式減少煙霧產生;加大對無序、非法焚燒的處罰力度。

近年來,禁止稭稈焚燒對防治大氣汙染起到積極作用,但部份農民反映,這也帶來了病蟲害加重、化肥農藥用量增加等問題。半月談記者在東北部份地區走訪發現,隨著種植品種、種植方式發生變化,田裏的稭稈更多了。稭稈不能隨便燒,但離田還田都存在弊病,如何處置讓基層幹部和農民犯了難。

多找「出口」與政策調整

一些農民希望,稭稈禁燒政策在執行上能更有彈性。為搶抓農時,在還田或離田有難度的年份、地區,或針對發病稻田裏難以處理的稭稈,允許適度、有序焚燒,改禁燒為限燒。

農業專家建議,可借鑒國外稭稈計劃焚燒管理經驗,形成稭稈焚燒的規章流程,落實主體責任:相關主體向大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說明焚燒數量、種類和時間等資訊;管理部門結合當地氣象條件、人口密度、焚燒地點與人居地距離等因素確定焚燒指數公式,算出可焚燒稭稈總量;加強焚燒過程中的管控,采用添加助燃劑等方式減少煙霧產生;加大對無序、非法焚燒的處罰力度。

一些生態環境系統幹部表示,調整政策需在調查研究、科學決策的基礎上進行。部份幹部建議,從稭稈處理是否有利生產、環境保護、易於操作和執行等方面評估,可在一定範圍內選取幾個典型農業縣作為計劃性焚燒試點區,逐步總結經驗,在有利於農業生產和減少環境汙染之間取得平衡。

離田還田,都有困難

「禁燒令」下,稭稈主要有兩種「歸宿」:一是翻埋還田,盡可能把養分還給土壤;二是離田,透過將稭稈飼料化、燃料化等方式,增加其附加值。但一些基層幹部群眾反映,這兩種方式都有弊病。

受訪農民反映,東北冬季嚴寒,還田的稭稈很難徹底腐爛,第二年插秧後水稻容易爛根,玉米稭稈還田後,其中包含的蟲卵會使第二年蟲害風險增加,有時不得不多噴施農藥。翻埋還田時,稭稈粉碎度越高越易腐爛,翻埋還要達到一定深度,才能不影響來年耕作。

與此同時,部份農村地區稭稈離田也存在現實困難。一些地區無大型熱電企業,稭稈離田後運輸、儲存成本高,很難及時處理。黑龍江省拜泉縣一些農民說,稭稈包堆放如不能科學處理,春暖後淋雨發酵放熱會自燃。稭稈打包離田,還會刮走一層黑土。

在東北,秋收後有時10月中旬就封凍,稭稈和土壤凍在一起。農民反映,如果碰上降溫快的年份,還田離田都難以進行。如果來年春天土壤偏濕,播種前還得花幾天處理稭稈,易致播種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