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從大豆到玉米小麥,中國是如何與國際四大糧商鬥法的?

2024-07-20三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合川老農民】

基辛格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全人類。

實際上,在長達百年的對外殖民史上,美國也一直是這麽做的。

透過著名的ABCD(A:美國ADM;B:美國BUNGE;C:美國CAGRILL;D法國LDC)四大糧商,以及華爾街的金融手段,美國掌控了全球80%的糧食貿易。它們在全世界建立了完整的物流、倉儲以及期貨交易系統,透過資本滲透進入他國的糧食產業鏈,一次一次以糧食戰爭的手段,瓦解一個個國家的政權,從中謀取高額暴利。

全球四大糧商

如果這個國家不甘被美國拿捏發起反擊,結局會怎麽樣呢?

上世紀70年代,智利總統阿連德接手了一個貧富分化、國家高度被外資控制的國家,本意欲正本清源,恢復國家民族的自主性,但因為對外資激進開刀,引起四大糧商的反擊。

由於智利長期依賴美國農業援助,此時美國突然中止其農業援助協定,使得智利國內糧食嚴重短缺,內部矛盾加劇,最終導致阿連德這個「反美鬥士」下台,在應對軍事政變中以身殉職。

智利總統、反美鬥士薩爾瓦多·阿連德

事實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南美洲風起雲湧的反美&左翼運動之所以會最終失敗,糧食戰爭往往在背後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同樣,上世紀90年代的阿根廷,在臭名昭著的孟山都與四大糧商的合力滲透下,以低價的糧食優勢迫使阿根廷豆農大量使用其轉基因大豆,阿根廷國內的種子公司在外來轉基因大豆的沖擊下紛紛破產,悉數被孟山都收購。

而後,孟山都又把鐮刀伸向了種植戶,突然要求收取其專利費,以此將阿根廷廣大種植戶逼到破產的邊緣,最終也一舉將其收購。至此,阿根廷國內90%的糧食產業鏈都落入美國資本手中。

阿根廷民眾上街抗議孟山都公司

以糧食作為武器,四大糧商的基本套路大概可以歸納為:低價傾銷(援助)他國糧食→用低價糧食和種子擠壓本土產品市場→結合金融工具制造糧食價格波動致本土企業破產→低價收購之,由此控制該國糧食產業。

此套路在過去幾十年內之所以屢試不爽,也有著其獨有的底層邏輯:

· 單一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和北美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美國擁有強大的農業產能

· 華爾街的金融霸權,擁有對糧價的操控能力

· 美國的軍事霸權,掌控著全世界的貿易渠道

· 前殖民地國家遺留的與殖民主的利益關聯

特別是最後一條,是大多數國家糧食戰爭失利的核心內因,比如智利當時國內的大農莊以及在殖民時期形成的利益集團。美西方資本透過在他國扶持代言人,培育相關媒體機構(傳統媒體時代)、大V(自媒體時代),進而形成對於他國輿論風向的主導權。

南美洲這些反殖民化不徹底的國家,概莫如是。

大豆之殤

對於中國來說,糧食戰爭看上去離我們很遠,但實際上我們早就領教過它的可怕。

建國初期的幾十年,我們之所以沒有受到糧食戰爭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國內當時對糧食供給實行嚴格的配額制,沒有完全開放市場,特別是沒有開放海外市場。

後來因為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於1980年簽訂了中美糧食貿易協定,開放了對美進口糧食市場。而後,為滿足加入WTO的要求,中美雙方又於1999年簽署了「中美農業合作協定」,開放兩國農業技術交流。由此,中國市場對於美國農業的壁壘被取消,這也使得美國的跨國農企蠢蠢欲動。

早在1974年,美國的孟山都公司就利用中美建交的契機,竊取了中國的優質大豆源種,進而開發出轉基因大豆新品,使其國內大豆產能暴增。此種轉基因大豆,就是霍亂阿根廷的根源。

同時,在高產轉基因大豆的加持下,美國大力補貼農業,使其大豆種植成本急劇下降,最誇張的時候,美國轉基因大豆從本土經陸運、海運至中國,算上其中的各項物流成本後,綜合成本仍然能低到國內大豆的一半。

由此,在所謂自由市場的加持下,美國大豆憑借其成本優勢,將中國市場掠奪一空,這就為後來中國大豆產業鏈的全線崩潰埋下了伏筆。

一圖看懂跨國農企的根本目的

2003年8月,美國農業部突然宣布,因為天氣原因,美國大豆庫存將調至歷史最低,且當年不再增產。同時,華爾街的金融大鱷見風使舵,大量增倉囤積大豆,將大豆價格猛然擡高到4400元/噸這樣一個歷史高點(往年價格為2300元/噸)。這也導致了國內大量依賴美國進口大豆的下遊廠商紛紛陷入恐慌,因為進貨渠道受限,害怕買不到原材料,最後他們組團去美國買高價大豆。

但諷刺的是,就在中國油商組團出海搶購美國天價大豆後不到一個月,美國農業部卻突然神奇地宣布要增產大豆,調高大豆庫存,華爾街之狼們隨即拋售大豆,導致大豆價格一落千丈。

為了不被天價大豆所拖累,先前出海搶購的國內油商大多選擇主動違約,但四大糧商卻趁此將中國油商告上法庭,一方面要其進行天價的賠償,另一方面則對其進貨渠道進行封殺,使其無法再透過進口買到廉價的大豆。

此番連環操作之後,最終結果就是讓國內近千家油商全面破產,一時間哀鴻遍野,而國際資本趁此大肆收購,一舉掌控了中國大豆相關產業鏈。即便到今天,外資對於中國食用油產業鏈的控制程度也相當嚴重,在國內市場上常見的品牌糧油,背後都能看到四大糧商的資本。

可以說,2003年這次大豆之戰的慘敗,使得中國民營油企悉數淪陷,唯有中糧、中儲糧這種國字頭企業,憑借國家的兜底,其產油業務才存續到了今天。

大豆之戰的慘敗,使得中國大豆產業從上遊的種植,到中遊的加工壓榨,再到下遊的食用油生產,悉數被四大糧商掌控。其最直觀的結果,就是美國的轉基因大豆進入中國市場如入無人之境。這又進一步造成了中國市場對於進口大豆,特別是美國進口大豆的依賴。

此戰對於中國大豆產業格局影響之深遠,直到今天還未得雲開見日。自潰敗之日起,對面不斷地透過貿易戰、輿論戰來影響國內的豆油消費走向,即便是中糧、中儲糧那所剩無幾的市場份額,他們仍然是念念不忘,隨時都試圖將其蠶食。

玉米小麥保衛戰

痛失大豆產業的自主權,這讓中國痛定思痛,決心必須守住其他主糧領域,由此強化了國家糧食儲備制度。

而就在2005年,四大糧商故技重施,以幾乎同樣的方式炒高玉米小麥價格。從2005年到2008年三年間,國際市場上的玉米小麥價格翻了接近4倍。但這一次,四大糧商卻神奇地發現,中國國內的玉米小麥價格巋然 不動,僅僅增長了0.7倍。

中國的小麥玉米價格之所以能在國際糧食炒家翻雲覆雨的操作下,在全世界玉米小麥市場一片嗚呼哀哉中安如磐石,恰恰是因為我們動用了國家糧庫——中儲糧進行儲備糧拋售,穩住了國內玉米小麥的價格。

類似於1998年香港那次金融保衛戰,國際糧商搶購多少,中儲糧就拋儲賣出多少,從十天半個月拋一次到一周拋一次,再到隔一兩天拋一次,這種近似無底洞的拋儲底氣,最終讓四大糧商及其背後的金融炒家們陷入了深深的恐懼:

中國的國家儲備糧居里到底有多少糧食啊?

他們看不透中儲糧儲備的深淺,而中儲糧也在此時給予了他們會心一擊,在國際市場上霸氣放話:中國的儲備糧是一億噸,足夠全中國人吃一年,敢來炒作糧食,就先考慮自己能不能吃下這一億噸。

此言一出,對面一潰千裏。中儲糧強大的儲備能力,最終挫敗了四大糧商針對玉米小麥的陰謀。

中儲糧,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定海神針

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能在2005年挫敗國際炒家,中儲糧這根糧食安全的定海神針功不可沒。自那時起,四大糧商以及海外的糧食炒家記住了一個鐵律:如果要摧毀中國的糧食,就一定要摧毀中儲糧這根定海神針,一定要將中國國內的國有糧食企業全數抹除。

所以在公知時代,鼓吹全行業自由化、私有化的聲音,以及對公有制經濟汙名化的聲音甚囂塵上,即便到了今天,互聯網上仍然有鼓吹「私有化」的大V——這背後都是西方資本被中國國企痛揍之後的應激反應。

大豆產業的自主化之路

小麥玉米的陣地是守住了,但大豆陣地已然淪陷。中美貿易戰以及俄烏沖突之後,中國也一再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而對於大豆陣地的奪回,正在悄然進行。

首先是2023年的中央1號檔,明確指出要對大豆擴產。截止2023年,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已達1.57億畝,大豆產量已達2084萬噸,同比增長345萬畝。尤其是疫情後的2022年至今,大豆產量呈現出穩定的上漲趨勢,可見大豆國產化的氣候正在逐步成型。

當然,光有產量還是不夠的,能否擺脫對於進口種子的依賴,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而在大豆育種領域,中國近年也有著非常顯著的突破。

比如,由東北地理所培育的「東生118」品種,是選育出具有極佳耐鹽堿能力的大豆品種,在常規作物難以存活的鹽堿環境中,依然能實作每畝240公斤的產量。

國產自主的東生系列大豆品種

比如,由吉林省農科院培育的「吉育269」品種,能夠實作每畝260公斤的產量,超過中國常規大豆品種20%。

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功實作國際上首次從大豆中複制出抗銹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銹基因匱乏的世界性難題,有望解決大豆銹病長效防控的世界難題。

可以說,在廣泛采取分子育種技術的背景下,中國的育種技術在「術」的層面與美國已經沒有代差,相關農業技術的突破正在有序推進,而更有市場競爭力的大豆種子也會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最終打破美國轉基因大豆一家獨大的局面。

同時,中國也在逐漸收復曾經失去的大豆產業鏈,試圖開啟一條國產化的新通路。

在產量、技術、產業鏈的三重加持下,中國大豆產業的自主化正如一株迎著朝陽綻放的新蕊,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而基於國內進口需求仍然較大的前提,「一帶一路」倡議也正在為我們構建更為安全的糧食進口渠道。

這場奪回大豆陣地的反擊戰,我們已得其時,已得其勢,只待人心凝聚,眾誌成城。

結語

文至此處,筆者不禁感慨,糧食安全之路,任重道遠。

中國的大豆產業自主化,就如同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涼夢一般,令我即便於夢中也難以釋懷。

我夢見一片沃土,一株破土而生的新蕊,它迎著朝陽綻放,向我低語呢喃:「等我長大,守護你們」。

此般清平之願,我們是否也應該守護住它呢?

望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