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新質生產力位列2024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兩會代表委員帶來了這些提案議案

2024-03-10三農

中新經緯3月8日電 新質生產力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

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作新的躍升。」

對於如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不少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也帶來了自己的議案和提案。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全面推進「AI+」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認為,當前需要在國家層面推動「AI+」行動,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明確發展目標、主攻方向和關鍵任務,構建技術、服務和套用齊頭並進、蓬勃發展的新局面,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最佳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方面的巨大潛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對此,楊傑給出三點具體建議:第一,統籌推進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的協同發展,築牢「AI+」發展根基。第二,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惠及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打造「AI+」產業高地。第三,探索構建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厚植「AI+」創新沃土。

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打造國家級科技成果供應鏈平台

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表示,近年來,國有企業積極落實國企三年改革的各項要求,持續不斷加強創新投入,從央企到地方國企將研發投入列入企業績效考核,但從創新質素來看,除高鐵、特高壓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外,在充分競爭性領域,產品創新及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落後於已開發國家,在部份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落後於民營企業。

對此,馬新強給出如下具體建議:打造國家級科技成果供應鏈平台,促進國貨國用;要激發保護企業家精神,鍛造高素質的國有科技企業家隊伍;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建設一批以場景套用為牽引,套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為主,中央企業、地方國有龍頭企業牽頭的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擴大工程碩博士培養比例,國家人才政策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央地國企主動作為,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透過生態構建、基地培育、內部孵化、賦能帶動、數據聯通等方式,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的給予企業經營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減免。

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聚焦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董事長馬永生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動新質生產力快速形成,有效釋放了經濟發展新動能,但仍面臨一些問題挑戰。比如,低水平投入和重復建設問題突出、財稅支持覆蓋面不全、金融機構信貸體系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匹配性不足等。

對此,馬永生建議,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頂層設計。國家層面系統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統計工作,有效收集各地區產業、各細分領域等發展情況,以「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推動產業布局。

中國有研董事長趙曉晨:以新興產業發展引領新質生產力形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有研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曉晨認為,要以新興產業發展引領新質生產力形成,培育企業發展新動能。

他表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而聚焦到行業內部,新材料的發展能極大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不斷形成,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興起,又為新材料的發展開辟更為廣闊的空間。抓住當前機遇的關鍵,是以新材料的創新突破,促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和形成。

對此,他提出這些具體建議:第一,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提升關鍵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第二,強化前沿技術布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第三,加大行業共性技術供給,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叠代。

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以國產化算力底座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雲事業部總裁曹鵬建議,要以國產化算力底座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新質生產力本身也意味著以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先進計算技術與數智化機器器材、數智化勞動者等新要素緊密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形態。新質生產力持續發展要求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關鍵技術自主自研已迫在眉睫。但目前還普遍存在「國產化」與「產業數智化升級轉型」脫節的問題;同時,國產化存在靜態替換的情況,即沒有面向未來升級而規劃,導致國產化缺乏前瞻性和發展潛能。

對此,曹鵬給出這些具體建議:第一,需要自主研發和產業發展相輔相成。第二,鼓勵國產智算軟硬協同,支持大模型創新與套用。第三,需要分布式新型數碼基礎設施。第四,鼓勵鏈主企業推動生態鏈上下遊套用自主研發技術創新。

「我們認為,國產化不是企業平穩行進的‘備用胎’,而是數智化升級的‘發動機’。國產化不僅要真替真用,還要創造真價值。我們也將繼續在國產化數碼基礎設施建設上持續投入,包括技術研發,以及推動產品落地套用。」曹鵬表示。(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