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分享】13種國內外生態迴圈農業發展模式!

2024-02-07三農

生態迴圈農業是相對於傳統農業發展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運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和迴圈經濟理論與生態工程學方法,結合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生態技術學原理及其基本規律,在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的基礎上,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生態系內部結構及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態系物質和能量的多級迴圈利用,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和農業廢棄物的產生,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環境汙染。

1.生態迴圈農業的起源

歐洲種植業長期作為畜牧業的補充,比較粗放。放牧與作物輪換的「兩圃制」一直到八世紀後才被放牧−春種−秋種輪換的「三圃制」逐步替代。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前,英國才出現牧草−小麥−蘿蔔−大麥輪換為代表的「四圃制」。這在歐洲已經算是一次重大的「農業革命」了,為後來的「工業革命」提供了土地、食物和勞動力基礎。

中國北方在公元前474年起就已經實行耕地連作制,公元一世紀前後的東漢就已經有了一年多熟制。 東亞農耕文明盡管也受到了遊牧民族的入侵,還因此建了長城,然而由於雨熱同季,適宜農耕區域縱深橫寬,中華農耕文明成為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代文明,而且後來還進一步融合了周邊遊牧民族和各兄弟民族的多元文化,形成了以「多元一體」為特征的中華文明。

隨著人口增長和工業化行程,人類生態環境問題在二戰結束後不久就陸續爆發。為此,1972年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透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荷蘭召開「國際農業與環境會議」,發表了【可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的丹波宣言】。農業必須改變發展模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已成為國際共識。

2.國內外探索發展歷程

早在1924年奧地利哲學家就提出了基於宇宙整體論哲學觀的「生物動力學農業」嘗試。日本的福岡正信為了尋求健康,在中國道教啟發下,於20世紀50年代開啟了以不翻耕、不施化肥、不中耕、不用農藥為特征的「自然農業」。受東方農業啟發,美國的Rodale研究所在1942年開始出版【有機園藝和農作】刊物,並在自己的農場實踐 「有機農業」。1974年澳洲B.Mollison和D. Holmgren基於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剩余的倫理,提出了樸門農業。

1981年英國的M. K.Worthington根據歐洲眾多分散的實踐,透過調查,總結了一個以小型、多樣、能量和養分基本自給為特征的 「生態農業」實踐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各國都開始推進生態農業政策制定。

國外生態迴圈農業發展歷程

美國:

1988年「低投入可持續農業計劃」

1990年「高效持續農業計劃」

日本:

1992年「環境保全型農業」

1999年「可持續農業法」

2006年「有機農業促進法」

南韓:

1997年「親環境農業育成法」

2001年「環境親和型農業育成法」

歐盟:

1991年「歐洲有機法案」

1997年「多功能農業」

國內生態迴圈農業發展歷程

在中國,生態迴圈農業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勤勞的華夏民族就懂得用地養地的道理,包括物理殺蟲、人工除草等做法也已經出現。近現代,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農業生態迴圈模式的建立。

70年代

葉謙吉、許滌新、沈亨利、吳灼年等一批中國學者先後提出了中國農業要走「生態迴圈農業」 之路。

80年代

各級政府和研究機構陸續開展生態迴圈農業相關的試點研究和經驗總結。

90年代

農業部在全國分2期開展了120個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縣建設,各地開展的生態迴圈農業試點已超過1000個。

2014

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進一步組織開展了13個生態迴圈農業區域示範基地建設,並對全國上百個典型生態農場開展了調查,總結出版了【中國生態農場案例調查報告】。

2021

【「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由農業農村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這表明中國農業發展向生態迴圈農業轉型的決心,對進入生態迴圈農業時代的中國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頂層設計。

3.國外生態迴圈農業

以色列

以色列是地中海東南海岸一個狹長的半幹旱國家,60%的土地是沙漠,有溫帶和熱帶氣候,日照充足,北部和中部降雨量相對較大,南部降雨量很少。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濱海平原、加利利山區以及上約旦河谷。

受資源環境的限制,以色列長期堅持發展生態迴圈農業,最大限度迴圈節約高效利用水、土等稀缺資源, 創造了極端不利生態環境條件下最大限度利用資源,促使農業發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以色列建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組織,生產了以色列大部份農產品,農工一體化,物質和能量合理迴圈流動,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嚴格執行GAP產品認證標準,減少農用化學品和藥品的使用。

以色列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生態農業類別。針對幹旱地區,實施精準灌溉,節約資源。利用充足的光熱條件,積極發展區域優勢生態型農產品,花卉、水果、蔬菜等。充分利用各種廢棄物補充農業生產。完善農產品加工與基礎服務器材,以科技提升農業發展質素。

水迴圈凈化技術

針以色列對所有城市汙水及其他汙水都進行處理,處理後用於農業灌溉。以色列在全國建設汙水凈化利用系統,補充農業水資源不足,每年約有4億立方米處理後的汙水用於農灌。

農田節水灌溉技術

針對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的土地退化、病蟲草害等因素,采取各種技術措施進行合理調控,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增強農林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沙漠日光溫室

以色列沙漠溫室匯集了許多科技創新。溫室用塑膠薄膜不單純用作覆蓋材料,還能對日光進行光譜控制,滿足作物對其選擇性需要。新型溫室氣候技術,能夠精準控制室內溫濕度變化,滿足植物需求。新型覆膜材料可大幅減少室內害蟲活動。

荷蘭

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境內均為低窪平原,緯度高,光照較少,溫暖潮濕,冬暖夏涼,降雨豐富且均勻。土壤多為沙壤性淤積土,土壤和氣候條件十分適宜蔬菜、花卉及牧草的生產。農業以畜牧業與園藝業為主。

荷蘭在無土栽培、精準施肥、雨水收集、水資源和營養液的迴圈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並推進種植和養殖業向清潔生產方向發展, 堅持「以地定畜、種養結合」的防治理念,不斷創新迴圈農業發展模式。

荷蘭積極探索低汙染農業,特別是畜禽糞便得到了有效資源化利用,化肥農藥使用量明顯下降,高效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得到廣泛利用。病蟲害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為輔,農業環境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2016年荷蘭提出了「迴圈經濟2050」計劃,將發展迴圈農業視為解決氣候變遷和資源緊缺的重要途徑;2018年釋出了迴圈農業發展行動規劃,構建種植、園藝、畜牧和漁業產業間大迴圈體系,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顯著提升廢棄物利用率。

集約化設施農業

荷蘭將資訊化、工業化技術與生產技術相結合,利用7%的耕地建立了面積近17萬畝的由電腦自動控制的約占全世界溫室總面積1/4的現代化溫室,溫室約60%用於花卉生產,40%主要用於果蔬類作物。溫室實作了全部自動化控制,包括光照系統、加溫系統、液體肥料灌溉施肥系統、二氧化碳補充裝置以及機械化采摘、監測系統等,保證生產出的農作物高效優質。

畜牧糞汙處理利用

荷蘭不僅關註糞汙的產生,還註重合理利用糞汙資源。開發新技術降低飼料中磷酸鹽濃度;生產性價比更高的飼料;有機肥替換化肥使用;對糞汙加工升級,制造與化肥相當的糞肥產品,使用可再生資源,減少碳排放。

日本

日本是個島國,屬典型人多地少國家。自然資源比較匱乏,山地丘陵約占總面積的80%,沿海平原狹小分散,溫帶海洋性氣候,夏秋多台風,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土壤貧瘠,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日本農業以水稻為主,畜牧業很落後。透過保溫育苗、品種改良等技術,日本農作物畝產量大幅上升。 農業上減少化肥使用,轉向有機肥料利用,提高土壤肥力。病蟲害防治盡量利用生物防治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20世紀90年代,日本正式提出「環境保全型農業」概念,充分發揮農業的資源迴圈功能,透過土壤復壯、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等手段,減輕對環境的負荷,保證農業發展的持續性。

日本政府每年對農業補貼金額高達4萬億日元以上。1999年日本頒布了【食物、農業、農村基本法】同年制定【可持續農業法】、【家畜排泄法】、【肥料管理法】防止農業導致的環境汙染,增進農業的自然迴圈機能。此後又陸續頒布了諸多與迴圈農業相關的法律。

農業廢棄物利用

農業廢棄物再加工利用,使其變成有用的農業生產資料,改善土地的有機質含量,同時減輕環境負荷。運用工廠化快速堆肥發酵技術,把豬、牛、雞的糞便與稻殼混合後,制成高效有機肥;農作物稭稈與酒糟混合養牛;牲畜糞液無害化處理、汙水處理、再生水農業灌溉。

生態復合型農業

將處於不同生態席位且具有不同特點的各生物類群復合在一個系統中,建立起一個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產業結構。發展多樣的水稻種植模式,稻作-畜產-水產三位一體,即在水田種植稻米、養鴨、養魚和繁殖固氮藍藻的同時,形成稻作、畜產和水產的水田生態迴圈可持續發展模式。農場結合生產打造農業景觀,創造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獨具特色的服務設施,融合一二三產業快速發展。

有機農業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生產環境的不良影響,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等物質,而采用有機肥、有機飼料滿足作物與畜禽的營養需求。種植抗性品種;采取物理、生物措施防止病蟲草害;稭稈還田、施用綠肥和廄肥保持養分迴圈;合理耕種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物多樣性。

4.國內生態迴圈農業

生態迴圈農業模式形成了生產因素互為條件、互為利用和迴圈永續的機制和封閉或半封閉的生物鏈迴圈系統,整個生產過程做到了廢棄物的減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資源再利用,大幅降低農藥、獸藥、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從而形成清潔生產、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產格局。

下面推薦5種農業迴圈模式以供參考,或可部份減少農業汙染問題。

畜禽排泄物綜合利用模式

沼氣綜合利用

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標準農田地力培肥、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等工作,探索「一氣兩沼」綜合利用模式。開展沼渣、沼液生態迴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推行「豬-沼-果(菜、糧、桑、林)」等迴圈模式,形成上聯養殖業、下聯種植業的生態迴圈農業新格局。

畜糞收集處理和有機肥加工利用

設施完善的畜糞收集處理中心,規範運作和戶集、村運、片收的收集機制,畜糞收集率及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立體復合迴圈模式

「桑枝條—黑木耳—水稻」迴圈模式

「桑枝條—黑木耳—水稻」迴圈模式是利用修剪下來的桑枝條,磨成粉用作種植黑木耳的營養基,黑木耳生產結束後,菌渣作有機肥還田,培肥地力。

實作「桑枝條——黑木耳——水稻」三大產業的良性迴圈。

這種生產模式既能提高桑枝條和黑木耳菌渣等農業廢棄資源的利用率,又可以充分利用冬閑田,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農田利用率,獲得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移動大棚生態養雞」迴圈模式

「移動大棚生態養雞」在菜地裏搭建簡易大棚養雞,實行雞—菜—稻輪作。這種生態迴圈模式,一是可以節省土地資源。二是降低執行成本。三是有利於雞病防治和疫情控制。四是有利於提高雞的品質。五是能有效增加土地肥力,減少環境汙染。

「魚-桑-雞」模式

在池塘內養魚,塘四周種桑樹,桑園內養雞。魚池淤泥及雞糞作桑樹肥料,蠶蛹及桑葉餵雞,蠶糞餵魚,使桑、魚、雞形成良好的生態迴圈。試驗表明,每5000千克桑葉餵蠶,蠶糞餵魚,可增加魚產量25千克,年產雞糞1200千克, 相當於給桑園施標準氮肥18千克,磷肥17.5千克。

種養共生生態迴圈模式

「魚藕共生」模式

「魚藕共生」即「鰍、藕」、「甲魚、菱」、「 錦鯉、藕」等生態迴圈模式是一種在藕田裏套養泥鰍、甲魚等水產品的種養混作模式。

泥鰍等吃食後產生的大量排泄物經分解、礦化後作為肥料供蓮藕吸收利用,促進蓮藕的生長,同時減少了水質惡化對泥鰍的造成的毒害,促使泥鰍健康快速生長;泥鰍的潛底及鉆泥等活動,起到了持續中耕、松土的作用,有利於蓮藕生長。

該模式實作了蓮藕——魚類的良性迴圈發展,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提高了農田特別是低窪地農田的利用率。

「稻鴨共育」、「稻魚共育」迴圈模式

充分利用稻田資源,在水稻秧苗生根後,在稻田裏套放一定數量的幼鴨或魚苗,起到生態迴圈利用、增加效益的作用。

一方面,稻田裏的病蟲、雜草可以作為鴨的飼料或魚的餌料,減少蟲害和農藥施用;另一方面,鴨或魚的排泄物可以直接還田,增加肥力,減輕稻田肥料施用量,降本增效。

以稭稈為紐帶的迴圈模式

稭稈還田模式的推廣,能有效實作減少焚燒排放、增加農田肥力的生態迴圈目標。

除此之外,以稭稈為紐帶的農業迴圈模式還有多種,如圍繞稭稈飼料、燃料、基料綜合利用,構建「稭稈-基料-食用菌」、「稭稈-成型燃料-燃料-農戶」、「稭稈-青貯飼料-養殖業」產業鏈。

透過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環境;實行農牧結合、種養結合,使農業廢棄物得到資源化迴圈利用。

該模式可實作稭稈資源化逐級利用和汙染物零排放、使稭稈廢物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決稭稈任意丟棄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同時獲得有機肥料、清潔能源、生物基料。

創意農業迴圈經濟模式

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創意為手段,以產業融合為途徑,透過農業與文化的融合、產品與藝術的結合、生產與是生活的結合,將傳統農業的第一產業業態昇華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新型業態,拓展農業功能,將以生產功能為主的傳統農業轉化為兼具生產、生活和文化功能的綜合性產業。

該模式可實作當地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當地旅遊產業的整體實力,促進當地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如當下正流行的鄉村遊、休閑農業遊、農莊、民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