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專訪陸銘:應努力讓服務業從業者能住在中心城區

2024-03-27三農

2023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4年經濟工作九大重點任務之一,並強調:「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

今年全國兩會,同樣對穩定增長、促進消費作出了部署安排。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從增加收入、最佳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

城市作為經濟發展和促進消費的主戰場,城市空間如何影響消費,如何打造更理想的城市消費空間,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看來,建設消費城市,打造更理想的城市消費空間,要在都市圈內營造「八爪魚」式的空間格局,也就是城市從中心城區向外,沿著軌域交通線和快速公路沿線分布的空間格局。

就相關話題,中國新聞周刊對陸銘進行了專訪。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 受訪者供圖

城市空間如何影響消費

中國新聞周刊:消費與城市空間布局有怎樣的聯系?

陸銘: 到202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27萬美元,這一數據意味著中國已步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消費城市時代。居民對高品質、多樣性和個人化服務的需求不斷攀升。

服務行業特別需要人和人之間相互見面打交道,另外高收入人群大量在中心城區居住,會相應帶來更多生活服務業的需求,所以大量的服務業就業崗位集中在中心城區。尤其是大城市,其市場規模大、人口密度高,能夠更高效地降低服務消費的成本。

此外,當前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中,就業和消費場景大量地集中在中心城區,因為這裏最方便服務業的供求雙方見面。從就業人口看,中國城市人口重新返回大城市中心城區就業的趨勢也逐漸顯現,上海、廣州等城市就業人口「向心」趨勢明顯。

中國新聞周刊:在今年全國政協的提案中,你提到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要適度提升人口密度,如何理解?

陸銘: 在後工業化階段,人口在都市圈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區集聚,保持甚至適度提高人口密度非常必要。因為降低人口密度,實際上削弱了中心城區的活力,不利於服務業的發展。在人口向大城市和市中心集聚的趨勢下,提升這些區域的人口密度能夠促進服務經濟的高質素發展,同時能更好滿足居民的需求。所以像上海等都市圈核心區人口密度的優勢,應該進一步保持。

從國際經驗來看也是如此,適度提升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有利於釋放消費活力。紐約、倫敦、東京等大城市中心城區均經歷了從「疏解人口」向「重聚人口」的過程。

以日本為例,上世紀90年代後期,日本東京雖然遭遇經濟衰退,但伴隨空置商業和住宅用途的靈活轉換,東京都核心區人口密度大幅提高,1995—2020年人口密度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而同期居民消費也實作快速增長,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另外,有一種觀點認為國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心城區老齡化嚴重。實際上老齡化更多指向戶籍人口的老齡化,如果考慮將流動人口納入考量範圍,北京和上海的老齡化程度並不嚴重。而從老齡人口的分布角度觀察,部份服務消費繁榮的街區,恰恰整體老齡化水平較低。以上海為例,恰恰是一些服務消費比較繁榮的街區,吸引了大量青年人在此消費和生活,非常具有活力。城區老齡化較明顯的街區恰恰是缺乏青年人消費和就業的街區。

中國新聞周刊:從規劃角度觀察,現行城市更新層面,存在哪些影響消費活力的因素?

陸銘: 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更新中,更傾向於提供商服用地而非住宅用地。由此,就導致了住宅用地供應有限,相反,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閑置商服用地很多。同時,這也降低了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尤其是夜間人口密度,進而降低了城市的消費活力。

此外,不少城市在做新城新區的規劃時,都采用「寬馬路、疏路網、大街區」的模式,這類模式實際上影響了城市的消費活力。目前服務消費的占比越來越高,在不少大城市已經超過了制造品消費,而服務消費需要人和人之間見面。而寬馬路模式,實際上利於車行,但不利於行走,這樣街邊的人流量就變少,商家進門客流就越來越不足。結果就導致凡是寬馬路的區域,街邊店家就稀少。

營造「八爪魚」式空間格局

中國新聞周刊:應該如何打造更理想的城市消費空間?

陸銘: 首先要重視人口密度問題,要順應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城區集聚的趨勢,加強保障性住房在城市核心區的布局。此外,目前商業商務辦公建築比例較大,可以探索將其改造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吸引青年大學畢業生等年輕人口。同時,要適當放寬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城區的建築容積率管制,讓城市空間更緊湊。

其次,可以增加路網密度和十字路口密度,提升街區的消費活力。比如新加坡,大量運用單行道,豐富城市「毛細血管」的做法,就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同時還可以考慮開放一部份公共部門的封閉式大院,提高內部道路的利用率。

最後,精細化管理問題不容忽視。過去,一些適應較低收入群體的居住空間,在城市更新中被拆除或禁止。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中心城區的服務業崗位要麽招不到人,要麽需要付出更貴的人工成本。服務業從業者如果搬離市中心,還需要長途通勤,反而加劇擁堵。因此,應該努力在中心城區增加廉租房、公租房等住房的供給,既有利於服務行業發展,又可緩解擁堵。

中國新聞周刊:即使增加人口密度,城市中心城區土地畢竟是有限的,從更大都市圈角度思考,應該如何構建消費城市?

陸銘: 傳統上,城市空間格局被稱之為「太陽系」模式,即在都市圈內,有一個主城和幾個衛星城,這樣的格局沒有充分意識到城市不同區位之間的互動關系,以為把城市分成中心城區和衛星城,就可以緩解交通擁堵,但實際上不能。以大城市的早、晚高峰為例,早高峰大量的人口往中心城區流動去工作,然後到了晚高峰又往城市的外圍流動,交通擁堵狀況並沒有得到緩解。

建設消費城市,營造的應該是「八爪魚」式的空間格局,也就是城市從中心城區向外,沿著軌域交通線和快速公路沿線分布。城市的中心和外圍不是斷開的,而是連續的,在軌域交通沿線和公路沿線集聚著大量住宅。對於現在很多住在比較遠的地方,又需要到中心城區來就業和消費的人群,這樣的城市空間能讓他們住得距離中心城區更近一點。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因為大家住得離中心更近了;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原來因為通勤距離太長而放棄消費的人群,有更高的頻率來出門消費。

而在「八爪魚」式的城市空間格局中,城市建設用地,包括住宅和商業辦公空間,是沿著軌域交通沿線和高速公路配置的,尤其是在軌域交通站點周圍一公裏到兩公裏半徑範圍之內,需要進行高密度的、高強度的開發,因為這些區域恰好是城市流量較集中的地方。這就特別有利於在這些地方形成商圈和消費集中區,整體上促進消費城市的構建,同時又便於人們出行。

作者: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