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完成投資2.6萬億元!去年以來全國已實施城市更新專案超過6.6萬個,8地前5月開工率超50%

2024-07-17三農

7月17日,據央視新聞,記者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了解到,去年至今,全國目前已實施城市更新專案超過6.6萬個,完成投資2.6萬億元,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帶來的綜合性成效正在逐步顯現。

其中,圍繞既有建築改造利用,目前已改造78億平方米建築,進一步提升了建築安全和節能水平。圍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去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7萬個,加裝電梯3.6萬部。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達2.26萬個。

就目前全國城市更新工作的進展與趨勢,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當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城市更新工作需與大拆大建的改造模式明確區分開來,轉向更為精細化的微改造策略。「城市更新不再單純追求拆除重建,而是側重於公共配套的完善與升級,同時註重高質素發展與綠色節能改造,以應對當前房地產市場的新變化。」

城市更新模式創新不斷

全國城市更新取得顯著進展,專案數量和投資規模不斷增長,改造內容和成效日益豐富和顯著,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和推動。

每經記者註意到,近期多地將「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更名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如武漢市、荊州市、襄陽市、仙桃市等地已先後完成更名掛牌,原城鄉建設局網站已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網站。

除更名外,各地也在探索老舊小區改造的新模式。

7月13日,湖北省首個「住宅合作社」專案開工,武漢市青山區二十一街坊134戶居民自拆舊房蓋新樓,工程代建方為區屬國企。記者了解到,「住宅合作社」模式為以小區居民為主體,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危舊房合作改造,從而實作舊房換新房,這一改造模式被當地居民稱為當前的「上上策」。

據當地媒體報道,有二十一街坊居民表示,在這一模式下,其原來套內面積接近70平方米的老房子,補上25萬元差價後,就變成了套內面積85平方米的新房子。據了解,預計明年年底,青山區二十一街坊134戶居民將回遷新居,而改造後的32層住宅樓共有240套住房,除了安置134戶回遷居民,余下住宅將透過市場銷售,用於平衡建設成本。

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認為,「住宅合作社」模式是對國內傳統大規模拆遷模式的有力補充,也是對危舊房改造的一種新探索。

而在此前,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推行的業主自籌資金模式也曾引起行業高度關註。與武漢「住宅合作社」模式下首個施工專案不同的是,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推行的模式,資金來源大部份是業主自籌,由業主和政府共同委托開發企業代建。比如杭州市浙工新村業主自改舊住宅區改造專案,整個小區的更新費用約5.3億元,其中居民自籌資金約4.7億元,占比89%,其余資金由政府專項資金解決。

合一城市更新集團董事總經理羅宇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老舊小區改造的模式創新,是住房供求關系變化的新興產物,更迎合當前房地產及城市更新市場環境,緩和房企新增投資縮水與老舊小區居民迫切改造矛盾,且利於實作多方共贏。

羅宇強調,目前各地推行的模式大多傾向於危房改造,適用範圍有一定門檻。針對城中村改造是否也可適用則存在難度,如權屬關系復雜、違法建築多等。因此,像武漢的「住宅合作社」模式,或許更適用於認定為危房的老舊小區改造,且以一二線城市為主。

今年前5月8地開工率超50%

據住建部城市建設司披露的數據,2024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個。

根據各地統計上報數據,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6萬個。分地區看,江蘇、山東、河北、遼寧、浙江、上海、湖北、重慶等8個地區開工率均超過50%。

整體上看,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取得了積極進展。不過記者也註意到,在2024年前5個月,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案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性差異,各地的開工小區數和開工率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

截至5月末,江蘇省以982個新開工小區數和94.8%的開工率居全國首位。緊隨其後的是山東省,新開工小區數達到3269個,開工率為81.0%;河北省以869個新開工小區數和78.5%的開工率位列第三。新開工小區數量超過1000個的地區共有6個,分別是山東、湖北、重慶、河南、四川和湖南。

不過,也存在部份省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展緩慢、開工率相對較低的情況,如廣西、寧夏、山西、西藏等地雖然有一定的開工率,但均低於20%,而海南和青海的開工率均為0%。

李宇嘉分析認為,開工率與專案前期的規劃成熟度、地方政府的資金籌措準備,以及專案更新過程中的具體推進因素密切相關。「城市更新專案涉及報規劃、主體確定、資金籌措等多個復雜環節,程式冗長,且部份專案因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而難以順利開工,而這些地區的低開工率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需要透過加強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和居民參與度來促進改造專案的實施。」

「老舊小區更新改造核心圍繞解決三個問題,即資金來源、資金回籠、誰來改造。」羅宇分析認為,資金來源解決的是專案前期研究、搬遷補償、報批報建等資金投入問題,除業主自籌資金外,政府的財政支持也很重要。開發主體選定是解決專案由誰具體實施推進,確保專案能落地實施,是專案具備實施可行性的關鍵,從已試點專案來看,更傾向於地方國企,民企參與空間有限。

對於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現有政策和法規是否需要調整或最佳化,羅宇認為,後期政策制定可圍繞業主出資、政府支持、實施主體及綜合改造效益四個方面,根據「誰投資、誰受益」原則制定相關配套政策,且充分考慮調動社會資金。如可增設一定比例的商品住房等,一方面調動市場積極性,另一方面可減負政府財政壓力,實作改造模式可持續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