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打工新鮮事兒|哐當哐當……走,坐著火車插秧去!

2024-05-27三農

原標題:哐當哐當……走,坐著火車插秧去!

坐著火車去插秧是什麽體驗?

三江平原的插秧客們有答案。

隨著汽笛聲響起,K5161次插秧專列從黑龍江省綏化站緩緩駛出,奔向三江平原的各主要農場。

今年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插秧專列的第25個年頭,已有近190萬人次搭乘專列。每年,在完成自家農田的播種後,不少農民會選擇去三江平原務工。坐著火車去插秧,成為一道別樣風景。

暢通春耕的列車

」在綏化火車站前廣場,插秧客們排起了長隊,綏化火車站客運值班主任趙業勝向記者介紹起插秧客,就像在介紹老朋友。「這裏很多插秧客都是老面孔,插秧專列開行了多少年,他們就坐了多少年,每年一見面都能聊好久。」作為插秧專列的發起人之一,趙業勝參與了25年插秧專列的服務工作。

「每年春耕季節都有大批的務工人員湧向三江平原,車上人烏泱烏泱的,都沒下腳地方,就這樣還有很多人買不到票呢,所以我們就向上申請了開通插秧專列。」

黑龍江省三江平原地區水稻種植面積大、品質優良,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的九分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生產基地。每年春耕季節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進行水稻備耕、插秧,插秧客打工20多天,就可收入近萬元錢,已經成為當地農民主要收入之一。2000年開始,為服務務工人員出行,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首趟「插秧專列」。

一年一度的聚會

54歲的列車長王濤熟絡地跟乘客們打著招呼,「一年一度的列車開行就像家人聚會,親切得很」。在插秧專列上工作15年,王濤見證了農民出行的變化。「平時,開往三江平原的列車比較少。專門開行的插秧專列不僅能提供充足的運力,停靠站點還覆蓋了各主要農場。」王濤說。

「不僅是空調車,還設定了臥鋪,執行速度也比以前的列車提高了近一倍,可真是‘舒舒服服睡一覺就到目的地’!」乘客楊偉林今年50歲了,這也是他第十次乘坐插秧專列。

地板上一個鋪滿稻殼的塑膠桶引人註意,楊偉林將表層的稻殼撥開後,大半桶鵝蛋露了出來。「工友們會分享家鄉的美食,這次我帶了一些鮮鵝蛋給大夥嘗嘗。」楊偉林說。

舊裝換新顏

十幾年前的插秧客,都是穿著迷彩服,背著大包裹,帶著農用工具,每一次插秧之旅,更像是一場遷徙。這些年,最顯著的是人的變化。插秧客們裝扮換新顏,行李輕盈,笑容洋溢於面龐。

來自綏化市青岡縣的李長明和同村的六名鄉親每年都到建三江務農,育苗、挑苗、插秧、開插秧機,各個工種都能幹。「現在都是機械時代,你會開插秧機,就更吃香,不愁找不著活。」李長明滿臉笑意地說。25年間,插秧作業從昔日的人工作業邁進了現代化的機械時代,插秧專列也迎來了它的升級換代。從最初的擁擠不堪、條件簡陋,到現在車輛增多、空間寬敞、服務質素顯著提升,乘坐體驗今非昔比。唯一不變的是,它還是那個連線起家鄉和工作地的「淘金列車」「致富列車」。

想乘客所需

「這家農場我去過好幾次了,負責人特別熱情」「他們家的水田多,能幹大半個月」……11號車廂裏,乘客們一邊討論,一邊紛紛舉起手機拍下車廂裏張貼的用工資訊表。

「為了幫助乘客匹配適合的工作,我們會提前收集用工種類、農場資訊、聯系方式等,制作成用工資訊表張貼在車上。」乘務員趙勇說,「每趟列車開行前都會有種植大戶向我們提供用工資訊,我們稽核後再動態提供給乘客。」

「要把乘客的需求想到前面。」乘務員羅艷艷說,便民服務箱裏還準備了編織袋、充電寶、手電筒等日常用品,隨時為有需要的乘客免費提供。

把技能講堂搬到車上

「我們經常聯合學校、醫院等單位為插秧農民送去新知識新技能。」王濤說。

「同一時間裏,這兩片秧苗為啥一個又高又壯,一個又矮又黃呢?那是因為在插秧或移植時,溫度、深度和密度造成了不同影響……」車廂內,乘客們聚精會神地聽著東北農業大學副教授曲斌的課程。

除了農業知識課堂,今年的列車還布置了「醫護服務」主題車廂。「大家遇到輕度腰扭傷的情況時,可以采取先冷敷後熱敷的方法……」主題車廂裏,乘務員郭芳講解著一些常用醫護知識。

今年綏化、齊齊哈爾、佳木斯和哈爾濱市周邊預計有4萬名農民工乘火車赴三江平原插秧。鐵路部門將根據客流情況,采取「一日一圖」動態調整運力,透過增開列車、加掛車廂、延長專列開行時間等措施,滿足春耕生產人員出行需求。

不只有插秧專列,作為高鐵營運裏程最長的國家,中國每天仍保留開行幾十對公益性慢火車,覆蓋22個省(區、市),經停600多個車站,途經吉林延邊、內蒙古東部、湘西地區、雲貴地區、大涼山地區、南疆地區等地。

山裏的「專屬校車」

見證著大涼山孩子們求學圓夢、改變人生,返於攀枝花至普雄間的5633/5634次列車是名副其實的「校車」。按照「早進城、晚出城、兩頭不摸黑」的原則調整列車停點,方便沿線群眾出行。同時,該列車常年堅持不漲價,最高票價25.5元,最低票價僅需2元,成為沿線群眾外出、求學、探親的不二選擇,是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的「公交車」。

在喜德、新涼等學校較為集中的車站,司機會在接近車站時多鳴笛,讓學生們知道鐵路「校車」來了,時間久了,這也變成了機車司機和沿線學生約定俗成的「小默契」。

「每次快到站的時候,開公益性‘慢火車’的叔叔們都會鳴一聲長笛,提醒我們列車要進站了。」就讀於四川省涼山州民族中學的初二學生吉吉瓦爾高興地說道。

羊群也能坐火車

據了解,羊群乘坐的是行駛在成昆鐵路的公益性「慢火車」,最高票價25.5元,最低票價僅需2元,多年未曾漲價。

鐵路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常5633/34次乘車旅客由95%的彜族旅客、5%的漢族旅客和鐵路沿線職工組成。

有時,彜族旅客還會攜帶一些家禽販賣和自家土特產走親訪友。為滿足當地老鄉需求,列車專門設定了一節家禽牲畜車廂,由放行李的車廂改裝而成,裏面十分寬敞。

通常情況下,在豬、羊等牲畜上車後,工作人員會將它們移至這節專門的車廂內,實作人畜分離,並在車廂內設定牲畜排泄溝,以防止汙染車廂。

有網友問:羊兒是買站票、坐票還是托運票?

答案是:羊兒不用買票,只需主人買票。

一元慢火車載「大筐隊」進城

在河北承德的山村地區,有一支坐火車進城賣水果的隊伍,火車上,他們通常帶著幾十乃至上百斤的大筐水果,也因此被當地鄉親和列車員稱為「大筐隊」。

從興隆縣至承德,這趟列車途經12個車站,其中南灣子、新杖子、西大廟、上板城等地,是承德水果蔬菜的主產區,也是「大筐隊」上車的主要站點。每到夏秋豐收期,「大筐隊」坐火車進城就到了高峰期,一趟車上的果農能達到上百人,應季水果賣完接著賣儲存水果,火車上的「大筐隊」一年四季不間斷。

從興隆縣始發,6433次列車全程執行101公裏,設定三節車廂,最低票價1元,26年不調價。為了方便果農帶著大筐山貨上車,列車拆掉了傳統火車上的坐席,安裝成了貨架,增加了放大筐的空間。

慢火車成「旅遊專列」

「五一」假期期間,淄博至泰安的7053次公益「慢火車」備受遊客青睞,成為眾多遊客在節假日期間體驗短途休閑遊的熱門選擇之一。

這趟列車以其獨特的「慢」節奏和沿途豐富的文旅資源,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讓他們能夠盡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悠閑的慢生活。

流量加持之下,7053次公益「慢火車」更為忙碌。來自淄博車務段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這一年多時間內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很多遊客來到淄博打卡後,下一站往往是一大早坐上7053次列車到泰安爬泰山。而那些在泰安旅遊的遊客,也經常乘坐「7054」到淄博,感受一下這個魯中城市的溫暖與熱情。

(綜合來源:黑龍江新聞網、人民日報、西南鐵路、潮新聞、新京報、齊魯壹點等)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