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春耕進行時】廣州白雲:新技術+新品種,智慧農業盡顯「科技範」

2024-03-30三農

央廣網廣州3月27日訊息(記者 羅世偉 實習生 藍裕晴)水稻田裏機聲隆隆,智能農機自動插秧、轉彎、掉頭,不一會兒,田間便披上了新綠……3月26日,央廣網記者走進廣州市白雲區夏良農業公園,田間地頭到處可見「科技範」,各種新技術、新品種、新體系大顯身手,一幅「科技春耕圖」在這裏徐徐展開。

智能農機自動插秧(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現在是春耕最忙的時候!」3月26日下午,廣州市白雲供銷鎮級基層社社會化服務中心負責人黃建鋒手持一台遙控器,正準備使用植保無人機開展施肥、防治病蟲害作業。

植保無人機開展施肥、防治病蟲害作業(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載著近百斤的肥料,無人機沿著早已設定好的飛行航線在田間來回穿梭,機身下方噴出的肥料被均勻地鋪撒在水稻田中。黃建鋒告訴記者,若按傳統的人工施肥方法,需要5個人忙上一整天,才能完成眼前60畝地的施肥工作,而他用無人機遠端操控施肥只需兩個小時。

植保無人機作業不僅省時、省工,施藥技術也因此得到了質的提升。黃建鋒介紹,傳統打藥器械施藥不均勻、噴藥用量大,農藥利用率低。現在,透過無人機植保噴灑技術可以實作精確施藥,這不僅可以間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還可以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汙染和影響,保護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插秧機開啟早稻插秧模式(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不遠處,一台智能化插秧機開啟早稻插秧模式。插秧機中共有兩名工作人員,一名駕駛員在前方駕駛,後方乘坐的工作人員為插秧機及時補給秧苗。隨著插秧機行駛,一顆顆秧苗整齊、均勻地分布在田間。

「插秧機能讓秧苗插得深一點,不容易被風吹倒。而且插秧機帶有輔助導航功能,直線行駛時可以騰出人手,一台插秧機一天能插秧三四十畝。」黃建鋒介紹,相比傳統育秧,自動化育秧、機插秧種植成本降低了,秧苗更茁壯易存活,更能保證早稻穩產、增產,有效避免秋冬時節「寒露風」的影響。

綠油油嫩苗呈現一衍生機勃勃的景象(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經過農村土地經營權規模化流轉工作,如今的白雲區夏良農業公園,已成為集科普教育、田園景觀、農耕體驗、特色種植等功能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去年11月,這裏有60畝田地被評為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我們大概半個月前就開始育苗了,田裏面用的都是有機肥料,等收割稻谷時還會把稭稈打碎,在翻地的時候直接將稭稈埋在泥裏,實作綠色種養迴圈發展。」正在田地忙碌的白雲區供銷總公司城鄉服務部負責人毛貴盈向記者介紹,夏良農業公園運用的水稻機械化新技術、優質稻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水稻稭稈高效腐熟還田技術,貫穿水稻種植全過程。

夏良農業公園(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值得一提的是,夏良農業公園今年種植的均是廣州市農業主導品種,包括二廣香占3號、南晶香占、青香優19香、粵禾絲苗等品種,具有高產、口感好等特點,經濟價值也更高。「今年水稻畝產量有望達到1000多斤,比往年提高10%左右。」毛貴盈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