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內蒙古:聚焦解決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吸引更多人置業安居、守邊戍邊

2024-03-11三農

內蒙古再提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在駐地舉行全體會議,並向中外媒體開放。其中,自治區主席王莉霞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內蒙古橫跨「三北」、外聯俄蒙、環抱京津冀,有4000多公裏邊境線,在維護國家安全和邊疆安寧方面肩負著重大政治責任,我們必須守住守牢4條底線,其中第一條是邊疆安全的底線。

她表示,我們持續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不斷提高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今年我們特別要聚焦解決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綜合施策,吸引更多人到邊境地區置業安居、守邊戍邊,確保民族團結和邊疆安全。

「近些年,內蒙古邊境地區常住人口嚴重外流,留守人員年齡偏大,人口‘空心化’問題越來越突出。」2023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署名文章提到,我們正在研究制定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差異化精準化政策,努力把邊境地區的產業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保障水平提上來,吸引更多的人到邊境地區安居置業、守邊戍邊。

同年7月,「著力解決邊境地區人口‘空心化’問題,研究出台差異化和精準化的補貼政策」又寫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於全方位建設模範自治區的決定】。

近年來,內蒙古多地報告了邊境地區面臨「後繼無人」等問題。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風光 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官網 資料圖

例如在2023年11月,烏蘭察布市政協微信公眾號釋出訊息稱,內蒙古政協委員、烏蘭察布市政協主席白顥,烏蘭察布市政協委員、副主席袁曉東,烏蘭察布市政協委員、四子王旗政協主席成光輝反映,邊境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自然地理條件較差和社會型人口流動較多,導致人口外流嚴重,原有村落出現了人口、產業、景觀等的「空心化」、「少子化」現象。

以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為例,該旗是內蒙古19個邊境旗縣之一,總面積2.55萬平方公裏,邊境線長104公裏。受生產、生活條件,特別教育和醫療條件限制,學齡孩子和老人大多搬到烏蘭花城鎮居住,邊境人口逐年下降,邊境三個蘇木總戶籍人口4664戶8714人,外出戶2844戶4260人,占戶籍人口的50.9%;抵邊一線四個邊境嘎查戶籍人口929戶1791人,外出戶635戶990人,占戶籍人口的55.3%,長期駐邊人口幾乎全部是60歲以上老人。

白顥等人還反映了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教育醫療資源匱乏、龍頭企業產業帶動能力弱等問題,呼籲落實生育政策,促進邊境地區人口均衡發展,補齊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等。

同年7月,烏蘭察布市政協委員、市委政法委副書記馮駿也以四子王旗舉例稱,該旗作為邊境旗縣,邊境管理區面積11525平方公裏,邊境地廣人稀、水質較差、交通偏遠欠發達,地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後。截至2022年12月,邊境轄區實有人口3340人,較2010年實有人口數量減少5344人,減少比例高達56%。

據馮駿觀察,守土戍邊牧戶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邊境一線牧民老齡化情況尤為突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邊境蘇木小學的撤離,使牧區學生上學逐漸轉移到城裏,年輕一代學成歸來後,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從事牧業,加之生產生活條件艱苦,環境惡劣偏遠,家長們也不願意讓子女從事牧業。部份邊境牧戶第三代出生在城鎮,有願意返回牧區從事牧業的,但受戶籍政策限制。無法返回邊境地區,使得守土戍邊人口越來越少,出現了「斷代」現象。現邊境轄區90%以上的青壯年均外出打工,留置下的空閑房屋多達上千間,耕地草場多達數萬余畝,個別嘎查出現連片無人區或只有零星群眾居住。現轄區60歲以下常住居民不足860人,實際勞動力只有307人,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更是不到100人。

2023年8月,呼倫貝爾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王曙光在調研報告中反映,邊境旗市不同程度存在的人口流失問題不容忽視。由於產業發展水平相對滯後、就業不充分,邊境旗市青壯年人口流失較為嚴重,導致空心化、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同時,由於該市域內邊境線較為漫長,義務戍邊員隊伍作為一支有生力量,是邊防部隊的有力補充,在守邊固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由於青壯年的大量流失,邊境村、嘎查大多由老年人留守,戍邊員隊伍力量不足、難擔重任。在人才興邊方面,邊境地區蘇木、鄉鎮因工作生活條件艱苦、薪金待遇不高、晉升受限等原因,難以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一些考錄的公務員、教師、醫生等行政、事業編制人員,未達履職最低服務年限便已離開的情況常見,比如借調、辭職等。

內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也出現邊境地區人口「空心化」問題。

2023年9月一篇公開報道顯示,受制於眾多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阿拉善盟邊境地區邊民群眾的內遷,群防群治源頭力量日漸薄弱,邊境防範形勢日益嚴峻。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守邊護邊,先後組建女子護邊隊、漠北駝鈴護邊隊等群防群治組織,構建符合邊境管控和反恐實戰需要的人防體系,並創新實施了「居邊護邊堡壘戶工程」、智慧邊境「一張圖」管理平台,並將「居邊護邊堡壘戶」巡邏管理、行業場所管理、警務地理套用、資訊化布控、遠端排程等功能統一納入其中,有效推動了邊境管理工作的提檔升級。

到了今年2月,阿拉善融媒體中心釋出報道提到,針對邊境地區人口「空心化」問題突出,留守人員年齡偏大,常住人口逐年減少、外流嚴重的實際,我盟統籌各方資源共建共享,以加強邊境地區各類基礎設施建設為牽引,不斷加大邊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近年來,該盟先後為邊境一線執勤官兵改造維護巡邏路2500余公裏,新建執勤房4座、瞭望塔7座,重點地段新建鐵柵欄、鐵絲網等攔阻設施160余公裏,新建維護9處監控中心和39套智能監控前端,安裝32套凈化水器材,有效改善了一線軍警部隊執勤條件。

澎湃新聞註意到,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興安盟,興安盟外事辦還曾於2019年公開了一份【興安盟邊境地區「空心化」問題調研工作報告】。

這篇報告提到,興安盟阿爾山市和科右前旗為邊境旗市,邊境線長130.283公裏。其中,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林業轉產轉型後,阿爾山地區的生產方式由過去的伐樹賣木為主轉向以發展旅遊業為主。因阿爾山所處緯度較高,冬季漫長天氣寒冷,醫療條件落後,老年人通常都會透過投親靠友等方式搬遷到氣候相對溫暖的盟內其它地區。因阿爾山林業轉型以後,當地就業崗位減少,本地年輕人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加之阿爾山地區教育條件較差,引進人才多以外來為主,受當地氣候、醫療、教育等因素影響,外來人才流動性較大,而本土人才不具有利競爭,又加劇了當地中青年人的外遷。

科右前旗滿族屯鄉轄區三叉嘎查位於五岔溝林業局事業區。該村也是滿族屯鄉唯一與蒙古國接壤的嘎查,共有32.218千米邊境線。目前為止,三叉嘎查邊民無可利用牧場,也沒有耕地。其中有部份群眾屬於科右前旗林業局防火站工人,但近年來林業局改革人員編制收縮後,導致失業率嚴重。因沒有主導產業,群眾無可靠的經濟來源,導致本地區青年人口嚴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