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李家疃鎮的平菇,為啥不愁賣

2024-01-04三農

2023年12月14日,成安縣李家疃鎮李南村村民采收平菇。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攝

「夏秋忙兩季,一年閑半年。」這是過去農民生產生活的寫照。時下,邯鄲市成安縣李家疃鎮的村民,卻在冬閑時節,開啟了忙碌而喜悅的豐收季。

2023年12月14日,空中飄著雪花。記者走進李家疃鎮李南村的平菇種植大棚,清新的菌香撲鼻而來。一排排菌包擺放得整整齊齊,一簇簇水靈靈的平菇像「小雲朵」一樣破袋而出,鮮嫩飽滿,長勢喜人。

采摘、裝筐、搬運、裝車……李南村的平菇種植戶李峰穿梭在菌架之間,忙著采摘平菇。只見他嫻熟地用手掐住菇根,輕輕一扭,整朵平菇輕松入筐,不一會兒,身邊的筐就被裝得滿滿的。

「你看平菇長成這樣就可以采摘了,這個時候品質最好。」李峰一邊采摘一邊向記者介紹,2023年平菇不僅品相好、產量高,效益還不錯。「現在正是出菇的季節,今天這兩個棚就能采摘3000多斤,品質好不愁賣!」

平菇具有生長旺盛、適應力強、生產周期短等種植特點,和傳統的種植業相比,是典型的成本低、見效快的產業專案。

「采菇嘍!采菇嘍!」

一大早,在李家疃鎮白範疃村平菇種植基地,種植戶張俊光便吆喝著村民采摘平菇。說起種平菇,張俊光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前,我們栽種平菇主要采用熟料栽培技術,需將稭稈磨碎成渣,然後經鍋爐高溫滅菌後方可用於栽培菌種,程式繁瑣,稍有不慎,種的平菇就長不好。」張俊光說,現在只需將玉米芯、玉米稭稈磨碎成渣,就地堆放發酵,並按比例拌上菌種進行袋裝,便可用於栽培種植,程式簡單,技術易學,平菇產量也穩定。

為提高平菇品質,張俊光在種植環境上下足功夫,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心照料,控制好棚內溫度、濕度以及光照條件,保證長出來的平菇菇型整齊、色澤潤亮、質地鮮嫩而肥厚。

「我們認識到平菇種植雖然有著先天優勢,但小打小鬧形不成產業,要把平菇產業做大做強,必須進行規模化集中種植。」白範疃村黨支部書記白振清介紹,他們對村裏300畝閑置的沙荒地進行整理,建起平菇大棚,提供水、電、路等便利條件,鼓勵村民積極承包土地集中種植平菇。

目前,成安縣李家疃鎮平菇生產規模穩步提升,建有種植大棚3000余個,占地5000余畝,年產平菇1億余公斤,年產值3.5億元,帶動周邊5000余名群眾家門口就業。

「我們建立了河北省食用菌創新驛站和科技研發推廣中心,促使科技成果在李家疃鎮落地轉化。同時,我們還下沈優質科技資源,以政策理論宣講為依托,開展惠民利民宣講助農興農,以科技創新幫助農民提高種植能力。」成安縣李家疃鎮黨委書記王賑宇告訴記者,他們聘請河北工程大學教授為技術顧問,與河北省食用菌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對接,為平菇種植提供技術支撐。

平菇種植基地裏的「菇」事,正在演繹更多精彩。在發展食用菌規模種植的同時,李家疃鎮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分配機制,推進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研發,大力發展食用菌衍生產品、保健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挖掘食用菌產業文化內涵,發展食用菌創意園區、采摘體驗和產業觀光旅遊,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平菇不僅要種得好,還要在拓寬銷售渠道上做文章。

早些年,李家疃鎮種植平菇規模小、不夠集中,所產平菇只能在附近的集市零售,偶爾有客商前來收購,議價權也不在種植戶一方。為爭取價格主導權,拓寬線下銷售渠道,該鎮按照種植分布情況,陸續建起7個平菇交易市場,逐步掌握了市場議價權。「現在,銷路不愁,幾乎每天都有經銷商來交易市場收購。」張俊光說,平菇怎麽賣他們自己說了算,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

線上線下齊發力,助力產品銷售走俏「雲端」。成安縣註重發展農村電商,不斷開展各類電商知識培訓及技能培訓活動,引導農戶入駐網絡電商、直播等平台,打造更多食用菌網紅產品,提高食用菌銷售量。目前,成安縣的食用菌已遠銷山東、山西、北京、黑龍江、上海等地市場,備受消費者青睞。(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關註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