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口感糙產量低的海水稻,中國為何還種了100多萬畝?其中有何緣由

2024-02-21三農

中國有一句古老的俗語:「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句話蘊含了數千年來中國人民對土地的深刻理解和生存智慧,反映了人們根據所處環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資源的生活方式。

然而,自古以來,在中國沿海的灘塗地帶,卻有著一片常被世人所遺忘的土地——鹽堿地。

鹽堿地

這些土地由於常年被海水滲透的緣故,土壤中的鹽分含量極高,通常在3.5%以上,是典型的貧瘠土地。大多數植物都難以在此生存, 更不用說像內陸肥沃的平原那樣,成為糧食作物的豐產之地了。

長期以來,鹽堿地都是「窮山惡水」和「不毛之地」的代名詞,伴隨著無盡苦難與貧窮。

焦裕祿同誌犧牲的河南省蘭考縣,就是有著大片的鹽堿地,改革開放以後,由於鹽堿地的產出效益實在太低,許多人都選擇將家鄉的鹽堿地撂荒,前往外地謀生。

如今,一種名為「海水稻」的神奇作物橫空出世。

這種又高又壯、抗風抗旱、還能長在海邊灘塗和鹽堿地裏的特殊水稻正悄然地為這些土地帶來轉機。

而這一切,還要從三十八年前的一個冬天說起……

鹽堿地的禮物:海水中「發現」的稻子

1986年11月的某天,剛從農專學校畢業的雷州市林業局工作人員陳日勝,意外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發現。

當時的陳日勝正在廣東湛江市遂溪縣虎頭坡蔔巢村海灘邊的紅樹林濕地裏采集著標本,考察紅樹林濕地的生態環境。

在進行考察工作的過程中,陳日勝在紅樹林濕地的邊緣一片蘆葦叢生的灘塗上,無意中發現了一株個頭高大、渾身長著芒刺,結著青白稻穗的野生稻谷。

陳日勝好奇地剝去稻谷的外皮,裏面竟是紅彤彤、形似大米的顆粒!

陳日勝的心裏「咯噔」了一下,心想:如果真的存在一種能夠在灘塗邊或鹽堿地裏生長並結出稻穗的稻谷,那豈不是意味著,中國那十幾億畝的鹽堿地,以及數千萬畝的海岸灘塗,都有可能變為豐饒的農田?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深知海水稻對於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想到這裏,陳日勝心下一動,小心翼翼采下了這株稻谷的五百多粒種子,並將其帶回了實驗室進行研究。

逆境中的堅持:科研與商業的雙重挑戰

陳日勝將「海水稻」帶回實驗室後,很快被蔔巢村的一些村民潑了一盆冷水:原來,他所謂的「海水稻」,其實就是遂溪古已有之的「長毛谷」,當地人也稱為「海割米」。

由於這種「長毛谷」的口感堅硬粗糙、味如嚼蠟,而且產量極低,還達不到普通稻谷的一半,在當地根本沒有農民願意種植。

然而,陳日勝經過比對後發現,雖然自己從紅樹林灘塗邊帶回來的「海水稻」確實與遂溪當地的「長毛谷」在外觀上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仔細看,二者從根系、葉舌、葉耳都有著明顯不同,此外,「海水稻」還表現出了許多野生稻的特征。

陳日勝

因此,陳日勝斷定,「海水稻」應該是一株帶有「長毛谷」基因的野生水稻,具備極高的研究價值。於是,他果斷地辭去「鐵飯碗」,一頭紮進了海水稻漫長的育種工作。

海水稻的生長周期為一年一季,育種研究同樣受限於這一自然規律。更何況那還是在1986年,當時的科研條件與現在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光是普選稻種的工作,陳日勝就幹了五年。直到1991年,陳日勝才培育出最終定型的品系,並將其正式命名為「海稻86」。

在灘塗邊生長的「海稻86」

與此同時,陳日勝還在中國多個地區展開了海水稻的種植試驗。為了監測海水稻在不同鹽堿地上的生長狀況,從海南到遼寧,他頻繁穿梭於祖國的大江南北。

在缺乏企業資助和國家基金的情況下,陳日勝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商業活動來籌集資金,在桂林、雲浮等地養魚種樹,甚至還倒賣過蔗糖和胡椒。

然而這些收入對於研究所需的龐大資金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為了確保專案能夠持續進行,不因為經費問題而中斷,他甚至出售了自己名下的三處房產。

陳日勝

直到2014年,農業部終於批準了「海稻86」的品種權申請,媒體的報道也讓陳日勝和他的海水稻研究受到了更多的關註。兩年後,袁隆平院士的團隊與陳日勝達成了合作。

合作後的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10月,海水稻正式進行了測產,在青島建立了海水稻種植基地,陳日勝也因此被稱為 「海水稻之父」。

土地的重生:海水稻改變鹽堿地命運

能夠在鹽堿地裏種植水稻,究竟意味著什麽?

數據顯示,中國現有15億畝未利用的鹽堿地,其中可種植海水稻的大約有5.5億畝。

如果能把這些鹽堿地全部利用起來,按畝產800斤算,每年收成可達4000多億斤,足以養活2億人,為中國的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後盾。

此外,沿海土地的高鹽分本就不利於害蟲生存,再加上每天的潮汐漲落,每當海水湧來,那些喜歡啃食水稻的害蟲往往難逃一劫——農藥錢就省下來了。同時,潮水的漲落還帶來了很多微量元素和天然有機肥料,都在無形中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成本。

最重要的是,海水稻不僅能適應鹽堿地,還能改變鹽堿地。

以湛江和遂溪為例,經過多年海水稻的種植,這些地區鹽堿地的土壤結構得到了顯著改善,土壤中的鹽堿含量降低,這些曾經貧瘠的土地,現在已經種上了普通水稻和花生。

2017年,海水稻正式開始規模化種植。經過七年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如今中國海水稻的種植規模已經實作了飛躍,累計種植面積超過了100萬畝,並分布在多個省份。

結語

海水稻,讓貧瘠鹽堿地變成豐收的糧倉,為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陳日勝和「海水稻」的故事激勵著我們,無論環境多麽艱難,透過科學的力量和不懈的努力,中國人都能夠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在全球糧食危機和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當下,中國成功培育出能夠在鹽堿地上生長的「海水稻」這一成就,不僅為全世界的農業科技帶來了一次飛躍,更是為人類的糧食生產開辟了新天地,

參考文獻

譚海清,王際娣.水稻專家陳日勝:中國糧安根基穩固[J].小康,2022,(35):66-69.

水稻專家陳日勝:中國糧安根基穩固 - 中國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