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多名代表委員認為不宜全禁「稭稈焚燒」:病蟲害問題需要重視

2024-03-13三農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名代表委員提到了「稭稈焚燒」不宜全面禁止,因為這導致了農作物的病蟲害加重。國際農業教育科學院院士、黑龍江省農科院原院長、二級研究員韓貴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稭稈焚燒不會造大氣汙染,而且有助於抑制病蟲草害,增加糧食產量。

「稭稈焚燒」有抑制病蟲害的作用

據媒體報道,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在農業界小組討論會的發言,引起了與會人員和網友熱議。她說:「稭稈還田在保護生態環境、防治大氣汙染等方面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完全禁燒也導致一些農作物病蟲害加重、農藥使用量增加等問題,亟須引起重視。」

曹曉風從2019年起開始關註稭稈禁燒對農作物病蟲害所帶來的影響,並於2019年至2023年,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曉亞一起透過中國科學院院士咨詢專案,帶領30余位專家深入浙江、上海、江蘇、四川、海南、福建、黑龍江等省市調研。

「部份糧食產區病蟲害日趨嚴重。東北寒地水稻稭稈還田後,病蟲害呈加重發生趨勢。透過廣泛的走訪和調研發現,稭稈還田措施在中國糧食作物生產中導致病蟲害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分別上升了9.5%和12.2%。」小組會上,曹曉風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

一個在浙江省的試驗,也證明了「焚燒稭稈」和抑制病蟲害之間的關系,2023年1月,王彬浩等人在【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釋出的【稭稈焚燒對白葉枯病稻田中致病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響】顯示,稭稈焚燒降低了稻茬內水稻黃單胞菌的相對豐度,暗示可以透過稭稈焚燒防控水稻白葉枯病;同時,致病菌和ARGs正相關共存關系的減弱和MGEs相對豐度的降低也表明稭稈焚燒可能遏制潛在耐藥致病菌的形成。

記者註意到,今年全國兩會,徐淙祥等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聯合送出了【關於逐步放開禁燒稭稈,發展綠色生態迴圈農業的建議】。該建議指出,農作物病菌、蟲卵、雜草種子得不到焚燒,年復一年的傳播,使部份農田病蟲雜草迅速傳播,造成部份農田病蟲盛發。

「稭稈未必都能有效腐化肥田」

燒稭稈還是不燒,無論是在官方還是民間,總是爭議不斷。與此同時,「稭稈還田」作為固碳減排、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助力大氣汙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多個省份陸續出台了稭稈禁燒的相關管理辦法。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盤錦市政協副主席潘元松在小組會上說,他今年的一件提案就是關於在東北地區科學有序焚燒稭稈的,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凍期較長,即使深翻,稭稈也不能有效腐化肥田。

徐淙祥等代表認為,有的農田因農作物產量高、稭稈多、稭稈全部還田,形成大部份稭稈埋在土壤裏,土層不實、不利蓄水保墑,影響農作物生根、發芽,造成缺苗、斷壟。加之病蟲害盛發,形成農作物產量、品質大振幅下降、造成種糧賠本,形成部份農田拋荒。

國際農業教育科學院院士、黑龍江省農科院原院長、二級研究員韓貴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稭稈焚燒不會造大氣汙染,國外也進行焚燒;另外,在北方,稭稈在土地裏腐爛時間比較慢,如果農田有大量稭稈殘留,不利於春天機器播種;而焚燒稭稈,有助於抑制病蟲草害,並且其形成的草木灰,有助於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糧食產量。

多名代表委員建議有序放開

「在東北地區,可以有序焚燒。比如可以選擇稭稈水分少、幹得透的稭稈,時間可以選擇天氣擴散條件較好的時候,盡量避免造成大氣環境汙染。」潘元松建議。

曹曉風則建議協調農業和環境監管部門進行科學評估,為稭稈還田政策的實施和調整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加強對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制定與完善,明確稭稈還田的標準和要求。針對難以控制的病蟲害且對糧食產量有顯著影響的帶病蟲害稭稈,采取科學、有序、可控的焚燒處理,以減輕來年病蟲害發生風險。

在病蟲害較輕的地區,曹曉風表示應推廣稭稈離田或深翻處理技術,進一步發揮稭稈作為有機肥料還田的優勢。

徐淙祥等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相關部門繼續加大對優質高產小麥、玉米、大豆農田稭稈回收再利用支持力度;相關部門應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放開稭稈禁燒,防止一放開就亂、一亂就引起火災,造成損失;種植主體應加強生態迴圈農業知識普及學習、發展生態迴圈農業,促進現代農業快速高效發展。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