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每斤售價高達五六百元,這個被稱為「綠色黃金」的菜為啥這麽貴?

2024-10-13三農

山葵是極為珍貴的調味食品,價格昂貴、市場需求很大,現在國際市場上的山葵產品極為稀缺。日本頂級的山葵根部,要賣到五六百元一斤,並且一直供不應求。而中國出口到日本的山葵根,也要上百元一斤,被譽為「綠色黃金」。

1、究竟貴在哪兒?

嚴苛的生長條件

山葵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日料中常用的是水山葵,必須生長在海拔1300~2500米的高寒山區的清溪山澗;種植山葵的土壤必須肥沃,晝夜溫差要大,而且一定要在背陰處才能茁壯生長。

圖片來自:南方+

因為種植條件苛刻,山葵種植面積有限。日本山葵主要產自靜岡、島根和長野等地;國內目前也僅有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等省市的部份地區稍具規模。

較長的生長周期

普通的蔬菜幾個月就上市了,種植期限不長。可是山葵卻生長緩慢,一般需要1.5~2年,方能食用。更變態的是,山葵生長速度越慢,其肉質才越細膩甘美。因此,山葵若要品質更好,往往需3~5年。

極低的產量

與一般蔬菜動則幾千斤、上萬斤的畝產相比,山葵可謂極低,根莖產量每畝為320~380kg。

圖片來自:搜狐網

極其不耐儲存

山葵芥末磨出來後必須立刻食用。越新鮮的山葵氣味越是清新芳香,食用最佳的時間是在研磨後15分鐘之內,其香、辛、甘、粘之感最好,20分鐘後就會漸漸失去它原始的辛辣味兒。即便是在真空情況下,避光0~5℃冷藏,也僅有一周的保存期。

絕佳的口味

山葵富含蛋白質、維生素C及各種微量元素,還含有免疫調節和抗菌、抗癌、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是一種特殊的食用保健植物。

圖片來自:好看影片

正因以上原因,品質山葵的身價一向居高不下,堪稱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蔬菜之一。

2、山葵在中國

1991年,雲南麗江開始試驗引種,現已擴大到雲南羅平、威信、貴州貴陽、習水、四川涼山、雅安、都江堰及重慶武隆等地,其中較為典型的有雲南威信,山葵種植規模已發展到167公頃;四川峨邊、雅安,已栽植山葵70公頃;其他地區實際形成產品的栽培面積大多不足70公頃,如四川邛崍只有十幾公頃。目前,在雲南、四川、貴州、重慶等地已均有小規模種植,西南地區正在逐步成為國際上的山葵原料產地。

四川涼山:重點扶貧產業專案

「在涼山種山葵正是看中了它的藥用和經濟價值。」涼山綠野山葵有限公司經理熊蘭英說,山葵已成為涼山州雷波縣重點扶貧產業專案,綠野山葵還獲得了「四川扶貧」商標使用權。

大谷堆村:科技之光照亮山葵

偏遠的雷波縣谷堆鄉,平均海拔2050米。以前,谷堆鄉的村民主要種植玉米、薯仔等作物,每畝產值僅約600元,而現在每畝山葵產值近10000元。

圖片來自:智媒新聞

2015年剛引進山葵時,村民們都不相信它能掙錢。最早「吃螃蟹」的綠野公司負責人丁力證實,由於種植、施肥技術不科學,病蟲害防治措施不當等問題,山葵生長狀況不佳,「老百姓對它沒得信心」。

四川農業大學副教授鄭陽霞及其團隊把先進的農業技術帶到高山峽谷之間,從而改變了這一狀況。作為雷波縣的對口幫扶單位,四川農業大學分批次組織專家深入雷波,為脫貧致富註入了「科技之光」。

經過20多次考察,鄭陽霞規範了谷堆鄉山葵種植方案,並為其「量身定做」科學的施肥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此後,山葵這種售價不菲的蔬菜,得以在大涼山深處的谷堆鄉紮根,結出豐碩的果實,還遠銷到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家。

幹溝村:好環境造就中國「山葵村」

巴姑鄉幹溝村是雷波縣的另一山葵基地,這裏也被稱為中國的「山葵村」、「絕壁深谷裏的產業奇跡」。

攀上幾乎垂直於金沙江的幾十米峭壁後,還要繼續鉆入大山深處10余公裏,經過40多道「發夾彎」才能抵達最終的目的地——幹溝村,這裏海拔達2000余米。正是這樣的絕壁深谷,才能長出年產值超200萬元的山葵產業。

圖片來自:南方+

當初,「企業可以說是被‘騙’到這裏來投資的。」提及當地發展產業之難,當地政府有關負責人深有感觸。丁力最初到幹溝村考察時,看到這裏惡劣的交通情況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發現這裏的氣候和地形條件都特別適合山葵生長。2018年下半年,丁力決定先嘗試一下。

但讓農民改變千百年的種植習慣並非易事。經過多番溝通,綠野公司向參與山葵種植的農戶承諾提供從種子、技術到包銷的支持,每畝年收益至少5000元,不足部份公司補齊。同時,村幹部帶頭將自家土地改種。就這樣,首批60畝山葵種了下去。

圖片來自:南方+

2019年,首批種下的山葵開始第一圈采收。看到甜頭,更多村民決定改種。幹溝村村委會主任安吉坡介紹,村裏已有213畝土地種上了山葵,占全村耕地面積近一半。按每畝年均收入約1萬元計算,全村山葵年產值超200萬元,農民每畝收益7000-12000元,產品經加工後除小部份銷往國內各地外,大部份出口日本。

雲南威信:外地企業投資

威信縣,地處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擡升過渡地帶,最高海拔1902米,最低海拔480米,平均海拔1131米。全縣森林面積66019.87公頃,森林覆蓋率47.36%,自然保育區面積313.34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31.75%。

正是因為威信縣海拔合適、森林雨水資源豐富,大連金葵集團才會選擇在該地建立基地。2021年以來,金葵集團抓住偏巖村杉木坪村民小組海拔1100多米,最適宜山葵生長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以打造「綠色食品產業示範基地、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基地」為目標,在這裏建立500畝標準化山葵種植示範基地,引領帶動全縣山葵產業發展。

圖片來自:昭通電視台

2023年,示範基地育苗23畝,保障全縣1200余畝山葵種植。秉持「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片群眾」的理念,該基地帶領周邊村落和農戶參與山葵種植,讓山葵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抓手。

距離山葵基地50公裏外,有個麟鳳鎮五谷村山葵種植基地,海拔1300余米。該基地是五谷村透過建立「雙綁」利益聯結機制,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積極引導農戶參與發展,2023年種下的第一批采摘的山葵花苔,實作產值20萬元,農戶增收3000元左右。

圖片來自:昭通電視台

「山葵全身都是寶,生長周期18個月,每年可以采2至3次,我們這裏的山葵畝產有1.5萬元左右,而且政府還有補助,不愁銷路,發展前景很好,所以今年又擴充套件了規模,帶領更多農戶增收。」五谷村的村委負責人介紹說。

3、日本靜岡山葵種植系統及國內啟示

隨著國內山葵種植的推廣與發展,山葵種植技術體系的不完善和有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正逐漸呈現。因此,從日本靜岡山葵種植系統汲取山葵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經驗顯得彌足珍貴。

生產技術體系不完善

沒有自己的育苗基地,種苗多是直接從日本或台灣購進,或從野外直接引種。生產上比較粗放,經營模式單一,很少利用立體種植技術,未能充分利用林—菜經營模式中樹木遮陰、增濕的生態功能。使用遮陽網時,很少根據各地實際光輻射強度來最佳化遮光率,而是千篇一律地按照「七陰三陽」的日本種植經驗布置遮陽網。

圖片來自:昭通電視台

另外,未能嚴格按照生產有機蔬菜的標準來施用化肥、農藥,病蟲害綜合防治力度不大,黑心病開始蔓延,嚴重影響了山葵品質,並對土壤肥力造成了一定的破壞。

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重視不夠

山葵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養分,導致土壤養分耗竭。在日本和台灣阿裏山地區,種植山葵都曾引起化肥、農藥汙染水源以及水土流失等環境問題。目前,國內山葵種植基本還是山區陡坡粗放經營,如果現在不加強對產地生態環境的建設,不僅影響山葵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會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與水源汙染等生態問題。

圖片來自:央視網

日本靜岡傳統山葵種植系統

因其傳統農業和文化意義,日本靜岡山葵種植系統已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靜岡的山葵種植始於四百年前,自那時起,當地農民不斷改進山葵栽培技術,最終形成了一套令人驚嘆的種植系統。靜岡傳統山葵種植系統,調節水流至關重要。因此,該系統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采用19世紀後期發明的「榻榻米式」種植方法,將坡地開墾為層層梯田,依次鋪上大石塊、卵石和細沙,當汩汩泉水流過農田時,能夠起到天然的過濾作用。

圖片來自:智媒新聞

采用「榻榻米式」栽培方法,水流能夠滲透土壤,避免凝滯,從而自然地調節水流,排掉多余水分。靜岡地區泉水豐富,且水溫全年穩定在13°C左右,冬暖夏涼,保持了適宜山葵生長的溫度。

此外,「榻榻米式」天然水流調節系統也透過減少水流量,提升了山葵抵禦洪水和惡劣天氣的能力。水流通道、沿河基礎設施等應對惡劣天氣的重要保護設施不斷建成,這些預防性水資源管理方式是靜岡山葵種植系統的重要特征之一。

圖片來自:智媒新聞

山葵種植面臨的另一大自然風險是氣候變遷導致的氣溫上升。從春季到秋季,山葵必須避免陽光直射,因此農民種植了當地特有的赤楊樹,為山葵田遮陰。

圖片來自:智媒新聞

靜岡山葵種植戶非常尊重整個生態系。他們認為,從一株株樹木到整個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的每一個組成部份都對山葵保護至關重要。其實,這一傳統農業系統本身就為諸多本土動植物提供了天然的家園。

溫馨提示:種植有風險,避免跟風種植。

【聲明】本文所用影片、圖片、文字,本平台將註明來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本平台將依據證明材料確認版權,更正來源及作者或立即刪除內容。

資訊來自昭通電視台、昌寧釋出、涼山州人民政府入門網站、農場視界等 長江蔬菜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