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脫貧戶的林下「養蜂計」

2024-09-23三農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賜予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今年以來,織金縣實興鄉的脫貧戶黃林就依托當地的綠水青山發展特色養殖業,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唱起了增收致富的「養蜂計」。

莫道長路遠,山鄉景宜人。走進實興鄉補鲊村,一片片綠蔥蔥的林子映入眼簾。這裏植被覆蓋率高,植物種類豐富,林中蜂鳴陣陣,昔日幽靜沈寂的山林,如今變得異常熱鬧,林間小道上,穿著笨重防護服的脫貧戶黃林正在檢視胡蜂養殖情況。

「當時在雲南打工的時候,看見馬蜂這個產業非常好,然後想到我們家鄉森林資源非常好,就在那邊學了這個技術,回來進行馬蜂(養殖)發展,目前我們可以售賣的標準(蜂)群有100多箱」黃林告訴記者。

實興鄉森林覆蓋率達75.5%,想到家鄉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合胡蜂養殖,在雲南學成歸來的黃林,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村的陳興富,二人一拍即合,開始貸款辦理營業執照,大力培育特色胡蜂產業,努力將閑置的「青山」盤活成致富的「金山」,如今二人已經成為了胡蜂養殖技術精湛的「土專家」。

為了保障養殖和村民安全,黃林和陳興富的養殖點都是選擇在遠離人群的深山老林來進行養殖,同時會在一定範圍內設定警示標牌,拉警戒線,安報警器、監控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蜂窩中的蜂蛹是一種珍貴的食材,富含高蛋白和低脂肪,備受消費者追捧。一開始兩人打算先實驗養殖,待到產業具備一定規模以後,再和雲南那邊的商家簽訂銷售協定,然而現在的蜂蛹已經在本地供不應求。

看到胡蜂養殖市場可觀,附近村民慕名而來,向他咨詢和學習胡蜂養殖技術。黃林和陳興富也是不吝賜教,希望更多的人能學習掌握養殖技術,讓小小胡蜂托起鄉村振興的大夢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宋傑就是村裏出現最早的追蜂人「我們本地人也比較喜歡吃蜂蛹,我覺得這個產業很好,花不了幾個錢,也清閑,所以想學一下這個養殖技術,自己也可以養一點。」

胡蜂養殖用的都是各村一些閑置林地,每一窩胡蜂養殖占地也僅僅只是10平米左右,但是為了保障養殖安全,都會圈出一畝地的安全範圍,周邊群眾還能透過這些閑置地的林地賺取500元/畝的流轉費,在一些特殊養殖點還會聘用周邊群眾來進行巡視巡查。

據悉,今年黃林和陳興富貸款二十萬元發展胡蜂養殖,共養殖了100多窩,現在有60多窩開始收割蜂蛹,從8月份可以采收到10月底,平均每一窩能產蜂蛹45斤、產值達5400元左右。

通訊員 張仁梅 王榮奇

織金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肖玉旭 羅偉 謝顯兵 汪祥麗

編輯 胡桅可

二審 楊韜

三審 閔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