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讓教師服務鄉村的貢獻被看見

2024-07-17三農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研究農民最關心的事,把農業科技送到田間地頭」,這是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教授何雄奎的科研追求。然而,「深耕泥土」、成果豐碩的他,卻曾在職稱評定上深感困惑。令他欣慰的是,隨著學校職稱評價制度改革的推進,這個問題被逐步破解。

在很多高校,由於研究成果側重於套用等原因,農林學科教師評職稱曾是普遍難題。近年來,設立科研推廣型崗位、著重考察成果的創新和實際套用價值……越變越科學的評價「指揮棒」,正引領教師們紮根鄉土,帶著科技成果進村入戶、幫助農民齊心致富。

凸顯成果價值和能力貢獻

「當得知學校實行職稱評價改革後,我非常欣喜。我發現以往的‘必須發論文’變成了‘不是必須發’,又增加了專利轉化套用、技術開發推廣、社會服務等不同業績選項,不再‘以數量論成就’,成果價值和能力貢獻得到了凸顯。」何雄奎說,「學校在職稱評審中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審制度,引入校外同行專家等多元評價主體,綜合考察教師學術水平、成果創新價值和實際套用價值。這樣的改革,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發展規律。」

記者采訪發現,中國農業大學結合學校農科特色,構建職稱分類評價體系,支持教師分類發展,讓高貢獻、高業績、高潛力的教師都能得到展現的機會。此舉發揮了職稱評定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激勵作用,鼓勵教師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潛心研究。

何雄奎日常從事的,是農業機械化工程、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多屬於技術開發,比如他牽頭在北京平谷峪口鎮西營村建設的未來智慧果園鄉村振興示範專案,使得當地果品質素大大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提升32.5%。以往,此類成果在職稱評審中的權重很難與理論研究突破、發表重磅論文相比。正是得益於學校職稱評審改革工作,何雄奎憑借在農業無人系統關鍵技術突破、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其產生的經濟社會價值,於2022年獲評二級教授。

目前,中國農業大學仍在持續深入推進教師職稱分類評價改革。根據自身農科特色和獨特使命,學校還專門開設了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型研究員崗位,為主要從事技術開發、套用推廣等研究的教師開辟專門發展通道。

鼓勵教師紮根一線搞科研

作為農林水學科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直在探索推進教師職稱評價改革。

2008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首輪崗位聘用中率先設立科研推廣型崗位。此後,學校不斷完善教師職稱評審辦法,在職稱評聘和崗位晉級中單列「推廣系列」,單設標準、單列指標、單獨評審;同時,暢通科研推廣崗位教師發展通道,打破崗位壁壘,可以「先轉後評」,也可以「先評後轉」。

一直致力於白菜新品種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師惠麥俠,走的就是「先轉後評」的路子:從教學科研崗位轉到科研推廣崗位。她依托太白蔬菜試驗示範基地,審定(登記)大白菜新品種10個,新品種和新技術套用覆蓋整個太白蔬菜產區,年輻射推廣15萬畝以上。2020年,惠麥俠晉升為推廣研究員。

長期從事小雜糧優質抗逆高效栽培生理與技術的教學科研崗教師高小麗則屬於「先評後轉」:她建立了「戶—村—鄉」良種繁供模式,新品種新技術年累計輻射推廣120萬畝。2022年,她晉升推廣研究員後,又轉為科研推廣崗位。

「學校很支持我們深入一線開展科技推廣工作,在制定科技推廣人員評價標準時,充分考慮我們的工作內容,還把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表現作為科研推廣型教師職稱評審首要條件。」惠麥俠說。

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推廣型教師須在本單位舉行一次推廣業績匯報,評價結果達到良好以上方可參加職稱評審。評價采取推廣業績展示、個人述職、推廣業績考評、校外同行專家評審等多種方式結合,構建形成了「問東家、問專家、問大家」的評價機制。學校還建立了綠色通道,對於推廣業績和學術成果突出的教師,可突破任職年限、學歷等資歷限制申報職稱。

「比方說,我校張興華老師長期開展原創性玉米種質創制研究,負責多個玉米試驗基地和新品種示範園,主持或參與育成玉米新品種35個。撲下身子,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這樣的人才一定要認可,讓服務鄉村的貢獻被看見!2023年,他破格晉升為研究員。」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了解到,在這樣的激勵政策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科研推廣型教師長期紮根科研攻關與農業生產一線,致力於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提升,為強農興農灑下汗水、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