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安徽農村調研實錄:鄉村全面振興的微觀樣本

2024-03-27三農

屋場在祖堂召開年度收支平頭會 汪建君 攝

編者按:

今年全國兩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代表委員的關註焦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於鄉村而言,鄉村全面振興既是戰略發展重點,又關乎每個人的福祉。各地的鄉村振興進行得如何?還有哪些難點和堵點需要突破?筆者在今年春節期間,實地調研農村的發展情況,希望能夠借此管窺當代中國農村發展的微觀縮影。

筆者的家鄉在安徽望江縣太慈鎮,皖西南長江北岸的一個小鎮。

臘月二十六夜幕初降時分,筆者家鄉的屋場(屋場是方言,一個行政建制村下包含多個屋場,屋場前面通常加上姓氏,比如我的家鄉就叫「汪屋」)微信群裏,隊長在群裏留言,邀請全屋場各家庭代表齊聚祖堂,召開一年一度的「村集體公共收支平頭會」(「平頭會」也是方言稱謂,實際就是結算會),一年來屋場收入了多少,支出了多少,剩下的錢按照屋場人口平分。當天會議,每口人分到了土地流轉收入250元。

同一天,屋場多名在外做木匠、瓦匠的工人一起去安慶市某專案工程部要薪水,臘月年底通常都是工人結賬的日子,但今年結賬尤其難。慶幸的是,他們最終拿到了自己的工錢。

這兩件事情合到一起,基本折射出了家鄉村民的經濟生活。

在城鎮化發展的今天,太慈堪稱典型的人口遷出小鎮,其根本原因在於本地缺少足夠的產業和經濟回報。

透過深入走訪調研,筆者發現家鄉農村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現象或問題:一是農業生產成本高、收入低,導致大量村民更願外出務工,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意願不高;二是大力招引工業企業,但效果未達預期;三是農民向往「進城」,即使無法進入一線城市或省會城市,也要努力去本地城市或縣城。

從目前的工業基礎來看,太慈乃至望江主要還是以紡織、養殖、加工制造業為主,這些產業就業吸納能力和層次有限,收入也不高,導致大量人員特別是男性不得不外出打工,做木匠、瓦匠、裁縫,做小生意,當包工頭等,部份婦女則選擇在縣城或鎮裏的紡織等企業上班,順便帶孩子讀書。

經濟形勢較好時,外出務工收入也較為可觀,人們紛紛回鄉買車、蓋新房,生活水平逐漸接軌城市。但這一兩年,特別是今年春節,大家普遍的感受是「賺錢很難」。

筆者站在家鄉農民的角度來看,進,可在城市謀生存、求發展;退,可在農村享天倫之樂、過小康生活,希望擁有在城鄉之間進退的選擇權。

【現象一】

小農的經濟賬本:耕田種地

不如謀個門衛保安

太慈鎮總人口7.4萬,耕地面積11.31萬畝、林地2.72萬畝,並有9個千畝以上的圩口。核算下來,耕地面積人均占有1.53畝,這與筆者從屋場調研獲得的數據大體相當,人均都在1畝上下,可謂「小農」。

家鄉所謂的「土地」主要包括水田、旱地和宅基地,其中水田人均約為4—5分(備註:1畝=10分),旱地約為2分,也就是生產性土地每人約有6—7分。按照一個三代6口之家算,一個家庭土地占有量大概為3—4畝。

安徽太慈鎮轄區的農業種植物主要是水稻、棉花和玉米三大類,也有一些人會種植少量的大豆和芝麻,但這兩者更多是用於自產自用。

目前一畝田大概能產1100斤水稻,市場價是100元/擔,也就是一畝田創收不足1000元,按照3—4畝/家來算,全部種植水稻大概一年能創收3000多元。

但水稻的種植成本逐年攀高,目前一畝水稻成本約為800元,主要包括種子、農藥與化肥。「其中化肥占了大頭,一畝要攤到五六百元,這幾年化肥價格漲得太高了。」一位留守在家的大叔無奈地表示,「種水稻一年搞下來幾乎沒錢,這還不包含人力成本的投入。」

棉花與水稻的情況大體相當,目前質素好的、開得比較飽滿的棉花,市場價大概能賣到350—360元/擔,差一點的大概也就280—300元/擔。但是棉花的成本要高於水稻,每畝大概為1000—1200元,主要是棉花用農藥較多。

玉米是目前農民種植的首選,相比於水稻、棉花,玉米的種植成本更低,大概400—500元/畝。「但總體而言,種植農業都談不上賺錢,最多算是在家糊口」。

一些留守在家身體健朗的老年人,哪怕七十多歲,寧願去縣城謀一份保安門衛的工作,也不願在家從事農業生產。「在望江一個學校裏當保安,一個月1000多一點,一年下來也有一萬三四,比務農強太多了」。

筆者發現一些老年人對這類工作樂此不疲,年三十幹到下午四五點,回來吃個年夜飯,大年初一又回去幹活,依舊樂在其中。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在縣城某個單位謀到了一份清潔工工作,30元/天,開心得不得了,還擔心新的一年工作被別人搶了去。

這樣的局面不禁讓筆者慨然,在中國經濟生產史上延續上千年的小農生產恐怕不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所需,農民用腳投票,逐漸主動地摘去小農戶的帽子,湧向工業化,擁抱城鎮化大潮,這是農業價格和市場機制下的「行為自覺」。這也意味著,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要考慮的一個基本村情是,至少從筆者家鄉來看,小農生產幾乎很難成為振興鄉村的抓手和支點,這一形勢已表現得十分明朗。

【現象二】

農業大戶的內心期待:希望能

有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

如上述分析,「小農生產」幾乎已被農民放棄。依靠機械化進行大規模種植、養殖,成為農業發展的新方向。

太慈鎮濱江臨湖,從地理條件來看,既有武昌湖等帶來的水源優勢,也有丘陵地貌造成的一些不足與不便(旱地不平整,沒法大規模操作,流轉也就比較困難)。臨近湖泊地區,往往能形成大面積的水田,方言稱之為「圩」,比如,家鄉屋場後就有紅旗圩,毗鄰武昌湖大壩,占地面積80多畝;屋場前有湖團圩,面積更是達到了120多畝。

這兩片圩口也是村民集中流轉的土地,種植大戶往往承接下來進行「稻蝦輪養」,也就是每年2—3月(即今年春節期間)撒龍蝦種,預計5月養成售賣;從6月開始下播水稻秧,再到9—10月進行單季收割。

據筆者調研了解,這幾年承包大戶同樣沒賺到多少錢,核心原因還是成本高、產出低並且充滿不確定性。「我去年放了40—50畝龍蝦種,但最後沒養成多少,龍蝦死了很多。」一名承包大戶表示。

另一名種植大戶向筆者分析了種植成本,「圩的承包,要向村裏繳納承包費,前幾年是400元/畝,去年漲到410元/畝。播種之前機械化犁田120元/畝。水稻到季機械化收割100元/畝。農藥、化肥現在價格也很高。如果養殖龍蝦,還要請人放籠、看護,140元/天。此外,還有水質去汙、水電費等各項運作維護費用,加起來也就搞不到多少錢。」

據了解,目前對種植、養殖大戶來說,一筆大的收入在於國家有相關補貼。一名村裏的負責人說,「國家對糧食安全是非常重視的,所以現在很鼓勵承接規模化務農。承包100畝應該有5萬元左右的補貼。」

臘月二十六,家鄉屋場每家每戶都分到了土地流轉的租金費,250元/人,人口多的家庭甚至分到了兩三千。對外出務工的人來說,這點錢不算什麽,但也聊勝於無。而對很多上了年齡的農民來說,則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不少老人表示,「土地流轉、農業承包的政策好,國家的土地沒浪費,糧食安全保障了,承包大戶賺了大頭,我們每人也分到了一點甜頭。」

然而,站在農業大戶的角度來看,仍舊感覺目前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希望國家能有更多的扶持政策或幫扶措施,只有規模種植獲得更大的經濟回報,才能吸引人們持續做下去。

今年2月初,中央一號檔明確提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聚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從筆者調研來看,家鄉這些養殖/種植大戶,最有希望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他們已經高度使用機械化耕種,甚至在水田養殖基地,還安裝了遠端監控器材,「數碼化農業」初見模型。筆者認為,要想進一步鼓勵大戶種植的積極性,除了滿足上述他們提出的一些期望,還可以從「社會化服務」角度進一步予以支持,包括機械化、數碼化器材利用,乃至科技助農等方面加力提效。

【現象三】

農村產業重構:一邊農民外出

當農民工,一邊積極培育本地產業

2024年中央一號檔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中央一號檔的核心關鍵詞,可以提煉為「發展鄉村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從太慈鎮當前的實際情況看,一方面,無論小農還是大戶,都很難賺到滿意的收入。絕大多數農民放棄農業生產,不當農民,選擇外出做農民工。另一方面,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下,本地逐漸培育起一些產業基地,如蔬菜、采茶、菌菇基地,依據本地特色農產品,啟動企業化經營。但據筆者調研了解,目前的經營情況不算理想。

家鄉屋場目前總人口約310人(僅限於屋場本土,不含遷移到外地的),春節期間,基本全員返鄉,而在平日僅100多人,約2/3奔赴各地做木匠、瓦匠、裁縫、保安、保潔、理發師等活計,少數人則在外地開飯店、包工程。近幾年,隨著互聯網新經濟發展,少量80後、90後建築工人轉型做淘寶、拼多多電商生意,在望江縣城賣童裝,可算是村莊興起的一種新興職業。

無論在本地縣城務工,還是去其他城市,人們的目的都很簡單:賺到錢,過上更好的日子。但從今年春節觀察看,由於太慈大多數人都是從事建築行業,受房地產影響,幾乎無人不嘆息「年不好過」。許多同鄉表示,「現在農民太難了,在家裏掙不到錢,在外面也越來越難。」

另一頭,農村新興的產業基地也正悄然興起。2020年,在太慈二房嶺成立的一家農副產品配送公司,以種植、銷售蔬菜農作物為主業。目前,吸納本地就業約80人,多為55歲以上中老年人,薪酬每月2000—3000元,零散工人按天計算,80元/天。公司目前的客戶主要包括海底撈、老鄉雞等。但一名村幹部向筆者介紹稱,這些品牌客戶對蔬菜質素、綠色天然化、供應鏈保障能力要求較高,這家蔬菜產業基地的供給能力無法完全達到客戶的要求和標準,導致壓力較大。這幾年,承包老板已經換了好幾批。

簡言之,當下的家鄉農村,產業正在發生綜合演變,一方面不願種地,大量農民外出謀生,搖身一變成為農民工。與此同時,家鄉農村也在興起一些基於本地農產品的產業公司,雖然規模不大,工業化程度仍舊偏低,卻瞄向了城市裏的客戶市場,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本地就業,特別是中老年和婦女就業,這也是值得關註的一個全新現象。

筆者認為,這樣的農業發展是未來的方向,即走向精品農業、特色農業。今年中央一號檔也指出,推進農產品生產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協同發展,促進就近就地轉化增值。推進農產品加工設施改造提升,支持區域性預冷烘幹、儲藏保鮮、鮮切包裝等初加工設施建設,發展智能化、清潔化精深加工。盡管目前,家鄉的農業產業化程度還不高,吸引的勞動力還是以本地中老年人為主,但「精良制作,特色農業,面向城市」的路徑,在筆者看來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現象四】

農民意願強烈:不去一線城市

或省會,也要努力進城

雖然人們嘆息形勢嚴峻,但過完春節外出務工,還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這或許也從側面反映出農村實作就業,目前還是能夠得到保障。即便不能在新一年及時就業,人們也能接受在家待業一段時間,陪陪家人。

不管是太慈鎮、望江縣官方,還是農民自身,有一個共識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政府在不斷推進「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以做多、做大鄉鎮產業。拿太慈來說,透過引進邁思光學、潤橙科技、池程光學等,塑造了眼鏡生產加工全鏈條,努力打造「眼鏡小鎮」,創造特色產業,為願意留守原生的部份人士提供更多就業、創收選擇。

農民自身則基本在兩個選擇裏搖擺:一是透過在外務工賺錢,回到農村老家重建別墅式、現代化新樓房;二是在望江縣城或安慶市購置房產,既能實作1小時左右回歸鄉村,也能確保本地鄉音、鄉情和本土風俗文化,更重要的是能讓小孩在縣城或市裏接受更為優質的教育。

從鄉村看,後者是更為普遍和主流的選擇。僅這幾年,家鄉屋場就有五六戶人家在望江或安慶買房。春節期間,多名90後同鄉告訴筆者,計劃新的一年在望江買房。

這也清晰地表明,他們雖然生活在鄉村,其內心真正的渴望和追求到底在哪裏——如果無法從自身一代一步到位進入省城或其他一線大城市,那麽,本地城市、本地縣城,將被視為大多數人的目標選擇。

春節期間,筆者走訪了望江縣城最新開發的蓮花湖公園。置身其中,碧波蕩漾,柳葉飄拂,跑道、草坪、觀景台,一應俱全。周邊既有優質學校,又有大型樓盤社區。筆者一下子就能明白為什麽這麽多年輕同鄉,願意或計劃到縣城買房。因為這裏既能為子女提供相比於農村更好的教育,又能感受到溫馨幸福的舒適生活,還離農村老家不遠,家中老人即便來到縣城,也不會有漂泊感、陌生感,隨時都能和農村老家建立聯系,下鄉互動。

在筆者看來,這些現象的背後折射出當下農民在「進城」與「留守」之間的均衡拉鋸。農村賺不了錢,農民家庭的主體收入依靠進城務工或經商。但前面提到,農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希望在城鄉之間做到進退有據。目前來看,要想實作這樣的均衡還存在一定難度。

那麽,鄉村全面振興的著力點該放往何處?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教授提出,鄉村建設的重點不在經濟,而在文化。鄉村全面振興的目的不是讓農民留守農村,在農村發財致富,是將鄉村打造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和蓄水池。實際上,這也是表達「農民希望在城鄉進退有據」的同一個內涵。

三點思考

透過以上對家鄉農村正在發生的現象的調研與剖析,筆者認為,目前家鄉農村主要存在「農業不賺錢、農村難招‘工’(含工業產業與高質素產業工人)、農民想進城」的現象或問題,其背後反映了當代農村的經濟產業發展情況,以及農民真正的精神世界與內心追求。

基於此,筆者提出三點建議:

一、小農生產已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與需求,政府理應有更為立體、有力的政策舉措,比如便利土地流轉程式與手續、提高農業承包補貼標準、確保大戶農業收購底價等,以進一步扶持規模化農業生產,進一步激發生產大戶的熱忱與信心;與此同時,組織更多的縣鄉力量,給予大戶更多資源性服務,包括數碼化技術的利用,以及科技助農方面的支撐等。

二、農村發展不能一味冀望從外面引進工業企業,僅靠引進工業做大農村/鄉鎮工業規模,對鄉村振興而言或是緣木求魚;農村地區,在地理位置、區位環境、交通條件、產業人才等綜合方面都難以形成對「強工業」的吸附力,以己之短求其所長,效果自然不佳。農業,特別是特色農業、綠色農業、深加工農業仍將成為全面振興鄉村的核心基礎與根本支撐。在農村的發展規劃裏,應當考慮農村能為廣闊城市市場提供什麽——特色/精良農產品消費,可以視為一條選擇路徑。

三、要重視農民希望進城的樸素情感與真摯心願,這意味著鄉村全面振興,抓手和資源不能只是落在純粹的鄉村,因為真正長期留守在鄉村的人越來越少。鄉村全面振興應該更加重視縣域經濟發展,實作「縣城—鄉村」一體化,打通縣城—鄉鎮—鄉村連線的新路徑,做到「城鄉可進可退」、「晝進城,夜回村」,家庭生活與事業發展兩不誤,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便將大幅提升。

筆者相信,隨著鄉村全面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未來我們的農村、我的家鄉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宜居,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