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認準了咖啡這個行業,我就想長期幹下去」

2024-07-25三農

董誌雯 付曉晴

接受采訪時,胡樹林正忙著給第8屆中國—南亞博覽會布展。「這次雲南省內各咖啡主產地將在咖啡產業館集中亮相。」

胡樹林的老家在雲南省保山市。頭頂是巍峨的高黎貢山,腳下是奔騰的怒江,高海拔、好生態,造就了雲南省保山市小粒咖啡的獨特品質。

胡樹林在咖啡豆生產基地

這個種咖啡的好地方,也是怒江雪林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樹林的家鄉。2009年中專畢業後,他返鄉創業,之後牽頭成立怒江雪林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從賣豆、制豆再到種豆,見證了當地咖啡產業的發展。

回憶起當年,起初家裏是反對他創業的。胡樹林的堅持讓父親同意他試一試。

保山小粒咖啡自20世紀50年代傳進芒寬種植以來,一度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受市場銷路等外部因素影響,芒寬小粒咖啡品質雖高,但銷路受阻,種植面積一度銳減,經歷了漫長的低谷期。面對困難,胡樹林牽頭成立合作社,拉著農戶抱團取暖。

胡樹林在研究新鮮采摘的咖啡豆

在價格谷底苦苦支撐了6年後,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再次起飛。隨著國內咖啡連鎖門店逐漸向更多城市延伸,越來越多人有了品飲咖啡的習慣,胡樹林牽頭的合作社銷售額也慢慢爬升。

掛耳咖啡、即溶咖啡、精品咖啡豆……如今合作社的主要收入來源,已經不再是最初轉售的咖啡生豆。

長期以來,雲南咖啡價格跟著國際市場走。雲南商品豆種植成本相對較高,當咖啡期貨價格低時,國際采購商傾向於采購種植成本更低的大產區商品豆。

胡樹林想到了一條新路子:外貿公司不收,咱就內銷!

最初的客戶,主要是咖農的客人。家中來客,咖農會給客人煮上一杯自己種的咖啡,臨走時再給客人送上幾袋。上門要貨的咖農越來越多,胡樹林順勢印制包裝,靠著這種熟人傳播,加工的咖啡豆慢慢有了穩定的客源。

看到希望後,胡樹林先是帶著產品去趕集,後來又沿著怒江河谷到商超推廣。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他現磨咖啡豆請商超工作人員品嘗:「支持下本地咖啡吧,只要店裏擺上我們的產品,賣完了再付款都行。」剛開始一個店每月只能賣出三四包咖啡,現在已經是成箱成箱地賣。「最盼的就是接到補貨的電話,巴不得天天出去送貨!」胡樹林說。隨著怒江沿線旅遊開發不斷推進,合作社的咖啡還成為特色旅遊產品,被更多遊客帶到了大山之外。

和農戶間探討咖啡豆

近年來,得益於咖啡價格的回升,以及保山市對咖啡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咖啡收購均價持續攀升。據統計,芒寬鄉目前咖啡種植面積約3.27萬畝,年產咖啡約1.4萬噸,年產值也從過去的6000多萬元,增長到現在2.8億元,咖啡樹成了當地老百姓增收的搖錢樹,咖啡豆也成了農民致富的「小金豆」。

熟透的咖啡要經過人工采摘、背運、篩選、脫皮、晾曬、烘焙等一系列工序,才能走到消費者面前,這是時光與自然的饋贈,更凝結著咖農咖商的汗水與堅持。

「頭幾年,咖啡價格一直起不來,很多咖農只能含淚鏟掉咖啡樹,種植其他農作物。現在咖啡價格好了,很多農民開始恢復種植咖啡樹。以後,咖啡銷售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我最擔心的是咖啡的品質該如何保障。」胡樹林說。

在胡樹林看來,要想做精品咖啡豆,必須從源頭把關。曾經不善於種豆的胡樹林,2020年開始再次回歸咖啡園,除草、施肥、試種新品種,重新學習種豆。胡樹林說:「認準了這個行業,我就想長期幹下去,沒有一定面積的自有基地,就沒法保證高品質的原料,沒有足夠的高品質咖啡,就沒法開啟精品咖啡的市場。」

胡樹林的想法和實踐,跟雲南省發展咖啡產業的思路不謀而合。2022年,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工業和資訊化廳印發【關於推動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幹政策措施】,明確到2024年,實作全省咖啡豆精品率達到30%、咖啡精深加工率達到80%,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產區。

「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咖啡種植和改良技術,在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發展綠色有機高品質小粒咖啡上不斷尋求突破,同時,也要走出去,用實際行動去講述保山小粒咖啡的故事,拓寬保山小粒咖啡銷售渠道,提高咖啡種植效益,實作咖農、經銷商、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的多方共贏。」

「上海咖啡行業的繁榮為保山小粒咖啡這類特色產品提供了豐富的銷售和發展機會,讓世界感受到來自雲南的好咖啡。」在胡樹林看來,上海是咖啡文化的先行者。對於未來,胡樹林信心滿滿:讓保山小粒咖啡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圖片均由采訪對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