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王海霞:旗艦計劃受挫凸顯「印度制造」之難

2024-06-01三農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日前分析印度「生產關聯激勵計劃」所涉五大行業的出口數據,得出結論說這個「印度制造」旗艦計劃未能達到莫迪政府預期,「開局不利」。印度總理莫迪就任伊始即提出「印度制造」戰略,希望將制造業占GDP的比重提高至25%,將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業中心。隨後,該計劃又升級為「印度制造2.0」並強調要將印度打造成「自力更生」的經濟強國。盡管如此,印度制造業過去十年尚未實作快速增長,印度能否把握相關機遇受到質疑。

與傳統工業化國家不同,印度多年來形成了以軟件外包服務為主要增長動力的經濟發展模式,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約為48.4%,工業占GDP的比重僅為25.7%。該模式難以充分利用印度最大的要素稟賦優勢——廉價充沛的勞動力。由於軟件業吸收就業能力有限及制造業不夠發達,印度長期面臨「有增長無就業」的問題,經濟發展不夠均衡、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面向海外市場的軟件服務業對印度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也較為有限。因此,印度越來越希望透過促進制造業發展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並創造更多就業。部份國家尋求產供鏈多元化以及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要素價格更低的新興工業化國家轉移等,也被印度政府視為外部機遇。

為此,印度政府一方面推出產業扶持政策,透過「生產關聯刺激計劃」等支持國內制造業發展。2020年3月以來,印度先後將手機制造和特定電子元件、原料藥和中間體、汽車和零部件、紡織等十多個產業納入「生產關聯刺激計劃」,透過提供政府補貼鼓勵相關領域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改善物流條件。2023—2024財年,印度資本性支出占GDP的比重預計達3.3%,明顯高於1.7%的長期平均水平。印度政府還透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限制部份制造業產品進口,以保護國內產業發展。另外,為增加制造業產品出口,印度近年來積極推動與澳洲、阿聯酋、以色列、英國、歐盟、海灣合作委員會等經濟體的自貿協定談判。

盡管如此,印度制造業發展總體進展仍然相對有限。十年來,印度商品出口額占全球商品總出口額的比重雖略有上升,但仍徘徊在1.8%左右。相關分析顯示,除了手機和電子行業,印度其他主要制造業領域的出口增速普遍低於GDP增速。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印度制造業占GDP的比重甚至由2014年的15%降至2022年的13%。近些年來,手機制造被不少人視為「印度制造」成功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摩根士丹利稱,印度占全球電子產品出口的比重過去十年由1%上升到3%以上,其中手機出口額增至2019年的3倍。不過,在出貨量增長的背後,印度手機制造仍以進口零部件進行組裝為主。印度央行前行長拉詹直言不諱地指出,印度政府根據手機銷售額增量提供4%—6%的補貼,導致外國企業因有利可圖而在印生產,這實際上等於是在「購買就業」。如此看來,印度手機制造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有限,難以證明其總體制造業發展已經有所突破。

那麽,為什麽印度制造業發展「雷聲大雨點小」呢?首先,印度政府部份扶持政策的實際效果低於預期。一些印企抱怨稱,印度政府「生產關聯刺激計劃」補貼的申請要求和標準不易滿足,一些專案遲遲無法申請到政府補貼。英國【經濟學人】在分析中稱,莫迪政府最初宣布的260多億美元補貼迄今僅發放了大約10億美元。

其次,印度國內政策環境趨向保守。為保護國內產業發展,印度平均關稅水平過去十年間由13%增至18%。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制成品的生產動輒需要來自不同國家的成百上千家廠商供應零件。而印度較高的關稅水平顯然加重了相關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意願;政府政策的不穩定性以及稅務部門的騷擾,也令企業遭受損失;印度限制「陸地接壤國家」投資或參與政府招標等政策,同樣不利於制造業發展。

再次,印度難以形成高效的制造業生態系。制造業產品的一級或二級供應商往往是中小企業,但在印度,相關零部件可選擇的供應商相對較少而且經常難以保證產品質素。印度政府的優惠政策主要服務於大企業,很多中小企業處境艱難,無力提高產品開發或質素控制能力,導致返工和退貨成為常態,生產率和品控水平都進一步下降。前面提到的限制「陸地接壤國家」投資等政策,也不利於印度制造業生態系的形成。

最後,對於制造業發展較為重要的經濟改革陷入停滯。印度政府這些年來更多地是透過增加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卻忽視了進行更深層次改革的必要性。制造業發展需要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等因素密切結合。停滯不前的勞動法和土地法改革、糟糕的基礎設施狀況等仍然讓潛在的對印投資者遲疑。

旗艦計劃受挫表明「印度制造」道阻且長。對印度而言,實作制造業長足發展的當務之急在於開放包容的心態以及能夠有效改善營商環境的經濟改革。面對來自越南、泰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競爭,印度過度依靠產業保護政策難以在制造業發展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在「自力更生」之前,印度經濟應該先擁抱「全球化」。(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