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去武漢鄉下改造「夢中情房」!新居民給村子帶來馬術、書畫院、鳥舍等新業態

2024-09-30三農

「回武漢鄉下,改造院子,實作瓜果自由,打造田園生活!」博主張益達的社交賬號僅釋出了幾條影片,立刻吸引了網友關註和評論,「好想快點退休住進去」「想給爸媽準備一套」「在哪?想去!」張益達回復稱,在江夏熊家灣。

影片裏,原本荒蕪的二層小樓被改造成了明亮舒適的中式田園院落。紅磚、石塊、木柵欄圍起了一大片私家小院,院裏有草坪、鵝卵石砌成的小池塘,茅草和木頭搭起的涼亭。屋子開有格柵大窗,通風和視野極佳。與院子一起的還有田園生活的標配:菜地、大鍋竈、果園,遠處還有碧綠的田野和山巒剪影。

圖/受訪者社交賬號截圖

8月12日,博主張益達接受了九派新聞的采訪,他稱他的公司負責改造農村小院,而他負責營運工作。目前熊家灣這邊的改造還未完工,在新洲區的專案已經有住戶住了一年有余,90後的他並沒有住進去,他稱「主要的住戶是對鄉村生活有情懷的城市居民」。

2023年12月,新洲釋出曾報道過新洲區鳳凰鎮三叉路村細李灣的「共享村落」,也由張先生公司負責改造。現在該村風景如畫、屋舍儼然,吸引了許多人前去居住,復活之後的「老屋」,讓村灣煥發新活力。

【1】城市居民來到農村當「新村民」,種菜種豆吃大鍋竈

張先生如今在影片上釋出的房屋位於江夏熊家灣毗鄰梁子湖,周邊風景優美。「但是村子大部份人都搬到鎮上或者遷出了,房屋空置率很高」,於是公司聯合當地一起對部份老屋進行改造。

新洲細李灣的改造背景比較類似,據新洲釋出報道,因村莊缺乏產業,該村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就業,灣內人口空心化嚴重,80%的房屋常年空置,村灣資源出現了極大的浪費,且房屋大多為土坯房,始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不適合現代生活居住。

張先生介紹,公司來租這些房子,村民可以收到租金。經過公司改造、新居民入住之後,會帶動當地村民的農作物、土雞蛋等的售賣。隨著「新村民」和公司自營業態的流入,當地家政、餐飲等消費也會被帶動起來。

他所說的「新村民」,和本地村民不同,他們願意從城市來到農村生活。在張先生眼中,「新村民」往往是經過了城市生活的積澱,領略了不同地域文化之後,仍然選擇愜意田園生活的一群人。

在距離武漢市區約一小時車程的新洲區鳳凰鎮三叉路村細李灣,已經有這樣的新居民住上了改造後的村舍。這裏的風格更加古樸,黛瓦石墻,老屋幢幢,很有古屋的特色。

圖/新洲融媒

據新洲釋出報道,這裏的租戶大多為武漢市退休、離退休幹部職工。村落設定有共享食堂、湖邊茶空間、康養雲房、休閑廣場、領用菜園、國學院館等共享服務空間。

張先生透過和他們的相處,觀察到他們對生活的追求更加回歸自然,在鄉村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有的人想自己養蜜蜂,喝自己釀的蜜,有的人還想自己種豆子磨豆腐,還有人想自己種稻谷,不打農藥的那種」。

新洲區鳳凰鎮三叉路細李灣。圖/受訪者提供

【2】改造「夢中情房」,吸引各類「新村民」返鄉創業及養老

張先生說,他們的客戶當中,80後占主力,「三成人是為了養老,或者為養老做準備;四成人是為了休閑;剩下的就是一些創業的新青年和公司自營業態」。

比如有的年輕人會回村裏做工作室、民宿和創業,公司則會配套建食堂和咖啡館等等。

在新洲的巴徐村徐治灣,竹林、田野,小河裝點著古樸雅致的村落,這裏吸引了不少人創業。一位新居民兼攝影從業者巧玲姐告訴記者,「村裏的經營業態比較豐富,有馬術、攝影工作室、民宿、書畫院、研學、鳥舍,除了服務新居民,周末還會有遊客前來。」

大家在鄉道上騎馬。圖/受訪者提供

大家一起畫畫寫字。圖/受訪者提供

大家一起吃飯。圖/受訪者提供

巧玲姐說她長期住在村裏,她感覺新居民們興趣愛好比較同頻,大家還會經常一起聚餐,舉辦各種活動。

新洲鳳凰鎮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將依托細李灣現有資源,進一步完善小院的基礎設施,吸引各類「新村民」返鄉創業及養老,讓「沈睡的資產」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

張先生提供的「新村民招募」文案顯示:邀請「新村民」到熊家灣搭夥過日子,民房為獨立的一宅一院,根據房屋面積不同,價格在一年5000元、6000元、8000元左右。據了解,為了「新村民」安心居住和養老,目前采用20年長租的形式。

熊家灣設計草圖。圖/受訪者提供

張先生介紹說,公司計劃在武漢周邊多改造這樣的村落。這些村子需要距武漢市區車程1-1.5個小時之內、房屋基礎條件不錯,且當地有意願改造,還會考慮到周邊市集、農田、風景、醫療等因素。然後再進行洽談、改造、營運。

據新洲釋出報道,新洲細李灣村民郭爹爹是本村村民,由於房屋年久失修,就跟隨兒子在邾城居住,家中老屋一直閑置,得知村裏要打造「共享村落」後,他也出租了自己的老房子。「我們的老房子都被公司租去了,既可以透過房屋進行入股分紅,還能在裝修建設中投工投勞,增加額外收入。」

熊家灣道路建設中。圖/受訪者

當問到村落有沒有計劃為養老做醫療配套時,張先生說只能在選村子的時候就考慮到這個條件,例如熊家灣這個地方就靠近醫院,目前很難在這方面做投入。

不過張先生自己並沒有住進去,「我可能還沒到那個時候,明年考慮讓我爸媽也體驗一下」。

九派新聞記者 陽丹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