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高考誌願塵埃落定之後,如何沖破迷茫?這5本書告訴你

2024-07-04教育

高考結束,誌願也填完了。或許有些朋友陷入了迷茫之中。

畢竟在高考之前,人生有是一個明確的大目標,可以心無旁騖地朝前沖。但在高考之後,面對可能將進入的不那麽理想的學校和專業,面對不那麽確定的未來,可能就會感到迷茫。

迷茫的時候該怎麽做呢?——靜下心來讀書。

人生就是由一個個「考試」組成的,高考只不過是其中的一次。

當高考誌願塵埃落定之後,一生的學習才剛剛開始。

01 【年輕人,你就是想太多】

思考並不是壞事,但過度的思考,常常會成為行動的絆腳石。

日本著名生活美學大師松浦彌太郎在【年輕人,你就是想太多】這本書中說:「坐而思不如起而行。」

總希望能找到一些新奇的想法,一勞永逸地解決自己眼下所有的問題,往往想得再多,也沒結果,不如立足於眼下自己能做的事情,先做起來再說。

松浦彌太郎高中輟學,成了無所事事的浪蕩青年,做過建築工地的工人、服務員、發傳單的、搬家工人、售貨員、清潔工......後來,他從擺書攤起步,到後來開書店,成了文藝青年們的偶像。

在這本書中,松浦彌太郎就寫了自己如何透過行動,走出人生的泥潭。

行動會抵消焦慮,讓未來變得可期,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哪有時間讓你焦慮,如果不勇敢走一下,哪裏能找到通向遠方的路呢如果不勇敢走一下,哪裏能找到通向遠方的路呢?

在年輕的時候,世界上有很多事,是以當下的視野所看不清楚的,不如先站起來走兩步。

02【費曼學習法】

中學時的學習方法,就是背書、刷題、考高分,到了大學,這樣的方法該改改了。

建議在今後的學習中,采用「費曼學習法」,也就是學新知識的時候,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老師,一邊學一邊向別人教授這門知識,能夠讓他也可以輕松聽懂學會,這樣你的學習效果也會很好。

很多純靠自己智商考上大學的人,不主動思考練習的人,在學術領域可能會取得好的成就,但是在參加工作後都會遇到不小的困難,很難和人交流合作,因為他們不知道怎麽把一件復雜的事情說簡單,傳遞給別人。

一般人接觸書本和知識,就只是接觸下,然後忘了,但如果用費曼學習法,想我要去把這個知識講解給別人,去炫耀,我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式?這樣你的大腦就會自動解碼,消化,吸收,記憶,長期儲存這個知識。

03 【無聲告白】

「聽話」,是中國式家庭教育最重視的一個品質。但如果什麽都聽父母的,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孩子的自由意誌。

孩子平時吃什麽,穿什麽,都由父母來安排,然後幫孩子填高考誌願,給孩子安排穩定的工作,介紹他們覺得合適的相親物件……

而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怎麽樣呢?可能看起來過得還不錯,但卻沒有了自我,一輩子都覺得缺了點什麽。

【無聲告白】這本書,講的就是一個「父母過度期待和幹預孩子生活的」家庭。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華裔女作家——伍綺詩,講的也幾乎是伍綺詩自己的真實人生經歷。伍綺詩的父母都是科學家,她還夢想成為一名作家,但很長時間裏寫作只是她的業余愛好。她解釋過,這是因為「我來自一個非常講究實效的移民家庭」。

伍綺詩這樣寫道:「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定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活在別人的期待裏,無論你做得再好,都無法滿足別人,就如書中寫的:「你永遠得不到想要的,你只是學會了如何得過且過而已。」

這本書會提醒我們,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活在自我的規劃裏,哪怕做得失敗,也是屬於「我」的不悔人生。

04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洛克菲勒家族卻經受住了考驗。

但是在國外,有一個傳奇的家族卻經受住了考驗。它就是赫赫有名的洛克菲勒家族。100多年來,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這與代代相傳的家庭教育分不開。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的作者約翰·D·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第一個億萬富翁。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慈祥、教子有方的父親。

洛克菲勒認為,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和良好的生活習性。想要獲得財富,應該先讓自己養成良好的品格,要努力去擁有健全的人格,強大的內心,懂得不懈努力,還有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這樣的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書中說:

「我們不能左右風的方向,但我們可以調整風帆,即選擇我們的態度。」

「起點可能影響結果,但不會決定結果。」

「成功的人只是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所作所為的平凡人。」

……

希望讀了這本書,你也能獲得精神洗禮,找到人生前進的驅動力。

05 【不喪】

如果你每天都喊著自己很喪,那麽不要著急,大多數成功走出低潮期的人,都具備「耐心」這個特質。

【不喪】的作者,丹尼爾·奇迪亞克,從一度想輕生,到浴火重生,再到享譽世界暢銷書作者,他的人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一個能從低潮期走出來的人,不一定是經歷了什麽事,或者是想通了什麽,才能重新振作起來,有的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對自己耐心一點,哪怕是遇到了困難也要負重前行,即便只是前進一厘米,也是進步。

又或者只是在原地等一等,休息休息,就能迎來轉機。

人生緩緩,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