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鄉村教育者手記|王玉艷:玩轉數學課堂,讓孩子愛上數學

2024-09-23教育

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鄉村教育者手記」,為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

以下是山東沂南縣第二實驗小學教師王玉艷的教育手記: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的美跨越了國界和語言,它猶如世界上最美妙的旋律,直擊靈魂深處,讓人沈醉其中。數學隨處可見,它時而和藹親切,時而生動活潑,時而讓人心生歡喜,時而讓人捉摸不透。因為熱愛數學教育,我走上三尺講台,成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好的數學教學可以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粒數學的種子,並且生根發芽直至長成參天大樹。而不好的數學教育可能會把孩子的學習興趣扼殺在萌芽階段。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深感責任重大。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我選擇從高效課堂入手。

數學好玩,寓教於樂。在很多學生的眼裏,數學是抽象和枯燥的,他們畏懼新知識的學習,因此我會根據課程特點在課堂上穿插數學遊戲,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教學五年級【可能性】一課時,我把包裝顏色不同的糖果帶到課堂,把一些糖果裝到盒子裏,讓孩子們上台摸糖果並猜測摸到糖果的顏色。我不斷透過改變盒子裏糖果的顏色和數量,孩子們猜測摸到哪種顏色的可能性最大。十幾分鐘的遊戲下來,孩子們對可能性大小的判斷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和認識,接下來的課堂就會如行雲流水般順暢。

數學無形,生活有形。數學中很多課程的理論知識邏輯性很強,不易理解,這時候我會在生活中尋找相關知識的套用,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例如教學【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一課時,人教版課本上的情境是孫悟空的「變變變」使小數點移動改變金箍棒的長短,透過長度單位的轉換使小數變成整數,然後透過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觀察數值變化尋找小數點移動的規律。備課時我發現這個情景設定的長度,學生無法真正感知,只是透過單位轉換感覺到數碼變大變小了,而且簡單的找規律更像是直接把規律告知學生,缺少了真實的感知和探究的樂趣。因此我決定從學生熟悉的元角分入手,找到了幾張面值分別為8分,80分和8元的郵票,透過介紹郵票的發展史和用途激發學生的探知欲。學習任務一為比較面值大小,學生想到了轉換成統一的單位,有的同學轉換成以元為單位,有的同學轉換成以分為單位,不僅練習了上節課學習的單位換算,而且對錢的感知更加具體。接下來透過探究以分為單位的整數之間的倍數關系,等量代換得到以元為單位的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學習任務二去掉單位從數學的角度看0.08、0.8和8,學生想到了從計數單位的累加理解數的意義,更加明確了為什麽0.8是0.08的10倍。學習任務三才是發現規律。這節課孩子們就順利地完成了生活有形到數學無形再到數學有形的閉環。

數學多變,盡情演繹。為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我還會在課堂上滲透一些淺奧練習,有些題意學生理解起來很困難,除了常規的畫圖理解之外,我也會鼓勵學生把問題情境演繹出來,讓數學回歸到現實生活中,演繹後繼續推理,例如在學習牛吃草問題時,演故事時,一些「牛」在吃原來的草,但是還有「草」不斷生長出來,學生就會思考新長出來的草怎麽辦?從而探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與孩子們在課堂上探討數學的過程就是發現數學之美的過程,數學的魅力吸引著我和孩子們一路前行,有時候一節課下來孩子們意猶未盡,他們體會到了數學好玩有趣有用,真正地愛上了數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鞏悅悅 策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