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277位真人故事
我從小生長的環境只有重重疊疊的山脈和連綿起伏的農作物。可能在城市出生的孩子,做家務只是鍛煉自己的獨立性,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閑暇時可以盡情地玩耍。
可農村出身的我,從小就需要幫家裏做許多家務,包括打豬草、插秧、割稻、種玉米、掰玉米、挖紅薯等,空余的時間才能用來學習。
對此我沒有抱怨,出身是不能選擇的,我能做的就是在可以學習的時候認真地學習,吸收知識。
我想,能走出大山,看一看山的那邊是什麽景色。所以,讀書成了我唯一的出路。而事實證明,知識讓我擁有了思考判斷的智慧,也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祖國的大好河山始終在我心裏)
我是小李,一個80後的貴州妹子,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支撐著家裏的開支,盡己所能地給我們提供學習必備的條件。
我的父母雖然不善言辭,可是勤勞樸實,與人為善。他們的品質影響著我,讓我在求學的路上不斷進步,堅持自主學習。
然而,雖然我刻苦努力地學習,我的求學之路卻並不一帆風順,有許多道不盡的辛酸。
第一次高考,剛剛過了二本線,被一所大學降分錄取,可這並不是我理想的大學,我決定重整旗鼓,再補習一年。
對此,父母給了我極大地支持,我心裏也特別感恩父母。當時,家裏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養的幾頭豬。父母賣了兩頭豬才換來我半年的學費。因為我讀的高中在縣城,每個月還要支付生活費。
(華山,忙著學習,大學期間唯一的一次旅遊)
要讓他們作出繼續支持我學習的決定不是易事,可是他們除了叮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外,沒有再多說什麽。
有了父母的支持,我全身心投入學習,並暗下決心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一定要好好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讓他們安享晚年。
我總結了高考失利的原因,補習的一年裏我不敢懈怠,查漏補缺。幾經摸索,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次測驗穩定發揮,越學越有信心,終於實作了自己小小的願望:「看一看山那邊的景象」。
2009年,我考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坐火車去上學的心情,興奮中夾雜著稍許不安。那時候還是綠皮火車,速度很慢,車廂裏坐滿了人,連走廊上都站滿了購買站票的人。
列車載著滿車的人,載著我的大學夢,一路駛出貴州,穿過秦嶺,經過22個小時來到了西安。火車的轟隆聲,秦嶺隧道的回聲,陜西遼闊的平原,威嚴的歷史城墻以及美麗的校園都讓我興奮不已。
(學有所成後到處去旅遊:鐘樓駝俠)
但是,來到這個離家1300多公裏的陌生城市,即將開啟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讓我心裏有些隱隱不安。
既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也對即將面臨的境況充滿了擔憂:在新的學校,我會適應嗎?和同學們相處得愉快嗎?
一切都是未知數。可是我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不管遇到什麽,發生了任何事情,我都會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把知識牢牢地抓在手裏。只有這個才是我能夠全然做主的,也是可以改變我命運的唯一法寶。
我的母校是教育部直屬、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我很幸運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
大學並不是學習的終點站,而是另一段路程的新起點。在完成本科學習之後,我選擇了繼續求學,在本校完成了研究生學習。
(荷蘭的郁金香)
2016年,作為一名優秀碩士畢業生,我畢業了。
透過研究性學習,我對科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碩士畢業後,申請到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攻讀博士。
科研之路曲折坎坷,但我始終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出國求學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英語。我們初中才開始學英語,應試的部份較多,跟實用性比起來,基礎相對薄弱。而英語出國 的套用難度和四六級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雅思是出國英語裏面相對簡單的,但是對於我來說還是相當吃力。
花了大半年時間學習和考試,總是在考試、沒過線,繼續學習,再考,反復幾次終於過線6.5分。
透過的那一刻,真的淚如雨下,太不容易了。
隔行如隔山,博士期間換了研究方向,雖然都是在系統藥理學領域,但是對蛋白質組學完全沒有概念的我,猶如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頭緒。
(我在塞納河畔)
而英語攔路虎並沒有隨著透過雅思而消失,剛開始讀一篇英語文獻需要好幾天,有時候需要讀幾遍才能領悟透徹。
在荷蘭,一切交流都需要英語溝通,剛開始是真頭痛,聽不懂對方說什麽,自己想表達的話也說不出來。好在自己臉皮厚,不懂就問,就這樣科研和生活磕磕絆絆地往前推動著。
我很幸運,這一路有我的愛人相伴,共同面對科研和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我們在大學時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吸引了彼此,很自然就在一起。碩士畢業後,我們就進入了婚姻的殿堂。3年後,有了愛情結晶,生活更加有意義也更加忙碌了。
讀博士本身就充滿了挑戰,還要照顧寶寶,雙重挑戰讓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懷孕期間沒有經歷孕吐的苦惱,孩子出生之後經過短暫的適應期後也很乖,不哭不鬧,吃飽了、玩夠了就睡覺。
(西西裏島的海邊)
荷蘭的寶寶托育相對比較完善,托兒所可以接收2個月-4歲的寶寶,而且每個托兒所都是透過考核資質才能開辦的,工作人員也是經過專門培訓,透過考核的員工。這使得我們可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托兒所,讓我安心地去學習和完成博士學業。
讀完博士後,我們暫時回到了中國。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比較困難的時期,感覺各方面都不是很順利。
生活中種種的壓力令我喘不過氣來,於是,我停下腳步尋思接下來的路要怎麽走。可是學習任何時候不能停,學而有備,等到需時必有用。
時光在生活、家庭、學習的縫隙裏穿行,走過初始的跌跌撞撞,我已經應對自如。
我越來越自信,也更加了解和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還沒有面對困難就退縮逃離了。求學的過程錘煉了我的堅定的意誌和堅韌的性格,無論做什麽都不輕言放棄,不達目的不罷休。因為我始終堅信堅持下去,才能有機會看到曙光。
(羅馬鬥獸場)
2022年,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包括自身的優勢和孩子的教育問題等。我老公去波士頓尋找合適的發展機會,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各方面都適合他的工作。我們緊跟其後,一起到了波士頓生活。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所以不管有多麽困難,我們始終把孩子帶在身邊。
頻繁搬家,對孩子來說,他能接觸不一樣的人,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是常常需要換玩伴。
剛來波士頓那會,我又經歷了一次手忙腳亂的過程。在國內生活的那一年半時間裏,雖說孩子也是由我們自己在帶,不過公公婆婆負責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生活壓力沒有那麽大。
到了波士頓以後,又回到像在荷蘭求學時一樣,一邊要照顧孩子,一邊要安頓工作。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經過了最初的調整階段,我們慢慢走上了正軌。
(一家三口在紐約時代廣場)
雖然在國外生活了好幾年,但是我還是更喜歡中餐。這邊的食物不合口味,關鍵還賊貴。我們大部份時候都是自己做飯。身邊的朋友總會開玩笑說:「出國學習好不好不知道,廚藝是百分百提高了。」
與讀博期間帶孩子相比,孩子在慢慢長大,可以放心送托了,我也有了更多時間和空間。
在正式開始下一個工作之前,我依然保持學習。我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有那麽一段時間,在家裏照顧孩子,負責家人的生活,總有一種和社會脫節,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的階段。
我也如此,在職業空檔期,內心止不住地焦慮,總是在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心掙紮之後,我發現保持學習,讓自己忙起來能緩解對未來的焦慮,也只有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在下一個職業階段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現在是人人自媒體時代,機緣巧合下我開始做自媒體賬號。眾所周知,選擇方向是賬號的關鍵。
(波士頓一角)
我至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開口說英語是碩士期間。當時,實驗室來了一個巴基斯坦的小夥,我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才鼓足勇氣和他說了幾句「蹩腳」英語。他很熱情,也沒有把註意力放在我的英語水平上,隨後我們就開始了愉快地交流。
我很感謝他,他的隨和幫助我迅速開啟了英語日常交流的大門。 有時候,人一旦開了口就打破了自己的壁壘,原來我已經具備了跟別人自如交流英語的能力。這讓我產生了莫大的自信。
這讓我覺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為別人做些什麽,讓更多人接觸到生活化的英語對話,讓更多人能夠輕松地學習英語這門語言。
所以,我的自媒體是以幼兒和父母對話為主要內容的平台。寓教於樂是我的原則,我會選取能讓人在開懷大笑裏不知不覺地掌握英語日常表達,並且能反映一些育兒觀點的影片,利用碎片時間轉發到我的賬號上。
做自媒體只是出於一種學習和分享的樂趣,是生活中的一味調劑品,我工作的重點還是要回到本職工作上。
(威尼斯)
知識就是力量,而且力量無窮。 我很慶幸自己有機會能夠接觸科研,並在癌癥基礎研究領域探索。癌癥是整個人類的難題,很多兢兢業業的科學家終其一生才能研究透徹其中一小個知識點。我很榮幸能夠成為探索這一事業中的一員。
知識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讓我有機會去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人文,去感受不一樣的風景。我很感激努力向前的自己。
回顧我的過去,不管是什麽角色,求學者、妻子、母親,還是職場人,我相信學習的自驅力才能真正使我們進步。如果說學習只是為了完成某個任務,為了達到家長和領導的要求,是沒法達到預期效果的。
我從最初的只是為了看一看山那邊的風景,一路成長從貴州走到陜西,走到荷蘭,最後再來到波士頓,一路充滿了坎坷和挑戰,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但是關關困難關關過。
我會在這條路上砥礪前行,始終不忘初心。
(歡迎關註我的賬號)
【口述: 小李】
【撰文:心弦】
【編輯: 曉柒】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註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