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人帶娃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了,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尤其是條件一般的家庭,年輕人背著房貸、車貸,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只靠一個人上班,日子會過得非常難。
所以我們常常說:有老人帶娃是年輕人的福氣,可以安心工作,可以減輕家庭負擔。
有文化,讀書識字的老人帶娃,可以教給寶寶識字,讀書,念兒歌,教育守規矩,懂禮貌,在老人面前,孩子還聽話懂事。
沒有文化的老人帶娃的標準就是:吃飽就行,活著就行,自己還想著去散散步,跳跳廣場舞,帶孩子就像養個小寵物似的,當然不會累!
最根本原因:老人不需要承擔孩子成長的結果,他們也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
小孩子一般比較饞,喜歡吃零食,只要吃起來,往往比較安靜,不鬧騰。老人在家,孩子看見吃的就控制不住,老人管也管不了,孩子胃口越來越大,本來苗條秀氣的孩子吃成「小胖墩」,想減下來就難了。老年人卻認為孩子胖點兒好,胖了才能體現自己帶的好。
因為孩子不管怎麽成長,例如:打架、不成材、個矮、肥胖、懶、拖延癥、玩手機等等,老人都不用為孩子兜底,而媽媽需要為孩子兜底。
比如朋友的孩子個子矮小,體重超標,語言發育遲緩,專註力太差,做事磨蹭,她都會焦慮得睡不著覺,經常帶去醫院做各種檢查。
但是老人並不覺得這些是什麽問題,覺得純屬她自己瞎想。因為他們不需要為孩子的未來考慮,考不考得上大學,交不交朋友,他們不會去考慮這麽長遠。
古話都說了:子不教父之過。責任不在老人身上,他們當然不會崩潰。
爺爺奶奶只需要照顧孩子的生活,不必糾結孩子的習慣養成、性格養成、學習計劃……而媽媽要考慮的就太多太多了。
在有些老人心裏,帶孩子本來就是年輕人的義務和責任,只是礙於情理和面子不得不幫子女帶娃。看起來是幫兒女帶娃,但到底是心不甘情不願,連帶著也不太喜歡孩子,最終委屈的是孩子。因為老人心裏不願意帶娃,他們會認為孩子是麻煩,是負擔,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老人可能直接給孩子一部手機,只要孩子安靜聽話就行,時間久了,受傷害的還是孩子。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不僅要有愛,更要有智慧。年輕人要肩負起身上的責任,不要隨便把孩子丟給老人。帶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造成傷害。
要知道孩子的能量是向上的,而老人的能量是向下的。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體力活,老人帶孩子很容易體力不支、情緒崩潰。進而產生體力下降帶不動的偷懶式騙娃、沈默式帶娃,或過度縱容的溺愛式哄娃的現象。
電視台記者曾經做過一期關於「怎麽看老人應不應該幫忙帶孩子?」的街頭采訪。一位蘇州老人的回答,讓人眼前一亮。她在接受街坊的時候說,年輕人選擇拼事業,是為了全家人更好的生活,這時候我應該幫孩子解決後顧之憂。平時我也喜歡跳舞、打麻將,但周一到周五不去,這個時間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記者又問「怎麽看待孩子跟老人親,不跟父母親的現象?」老人也很淡定地說,孩子父母下班回家了,只要孩子沒睡,就讓他們輔導管教,我只管帶小孩,教育的事情,盡可能讓父母來,這是他們的責任。父母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老人負責孩子吃穿,家庭壓力也會減少很多。如果全部交給老人,遇到問題互相推諉,老人吃力,孩子也受罪。
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三代人共同努力,選擇正確的育兒方式,做高層次的父母,大格局的老人,才能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就像書中所寫:
「最愛這人間煙火,家人閑坐,孩子嬉笑,燈火可親,三代同堂,留下每一代人的身影。」
希望每一盞燈下面都是子孫承歡膝下,全家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