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長大後不出色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心軟的母親

2024-09-29教育

文:素箋聊人生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每瞬間,你看到了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母親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在教育子女上,一個心硬的母親,可以成就三代人,一個心軟的母親也許會毀九代人。

一般的家庭,子女與母親的關系自然而然的更加親近,母親在孩子的人生中,也會產生更重要的影響。

而有的母親,在面臨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不斷的讓步,有的子女揚起巴掌反過來卻把母親教育了一番。

母親是教育子女的主角,一旦心軟了,孩子長大後就很難出色了。

1、孩子肆意妄為的背後,

是母親容易的妥協

李玫瑾老師說:父母希望孩子做一個什麽樣的人,就要以什麽方式對待他。

教育最大的騙局,其實就是放養孩子。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了9歲的男孩,獨自開車上路,副駕駛上坐著他的母親。

當交警來到面前時,這位母親還滿臉自豪的問交警:你們怎麽發現我兒子的?

原來,是這位母親放學接孩子時,孩子看到母親開著車,也想開。

母親拗不過孩子,也想著孩子有開玩具車的經驗,不如讓孩子試試。

結果,孩子居然把車啟動了,隨著車子緩緩向前,看著兒子熟練的操作,母親沾沾自喜起來。

即使交警查到,這位母親仍舊沒有覺察到自己的方法有什麽不妥。

有的母親把孩子肆意妄為的行為看成是「活潑」,是「天性」。

看著孩子犯錯,卻不加以制止,也不教育,任由孩子「野蠻」生長。

母親不管教,等孩子長大後,會更加跋扈囂張,到那時候再管,就太遲了。

為了手機,母親心軟

好多孩子除了看手機,就覺得其他事情都提不起他的興趣。

有的母親經常在自己忙的時候,把手機丟給孩子耍一會。

也有的是在孩子「軟磨硬泡」下,讓孩子打遊戲。

甚至在孩子學習放松時,獎勵他玩會手機。

作為母親的我們,肯定覺得這沒什麽不妥。

再後來,孩子漸漸長大了,尤其到了青春期,就有各種辦法偷偷背著你玩。

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由量變引起質變的。

覺得孩子作業太多,母親心軟

孩子尤其到了初中以後,作業就開始變的多了起來。

尤其有的孩子寫作業到夜裏一點多,甚至連抄都抄不完的情況下,母親就開始嘮叨。

嘮叨老師為什麽把作業布置的如此至多。

其實,絕大多數時候,並不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多,而是孩子做作業時磨嘰,再加上平常學習習慣,導致了作業大片的不會。

母親抱怨作業太多,孩子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慢慢的也開始抱怨起各種事情來。

覺得老師不應該批評孩子,讓孩子囂張

我兒子班裏面有兩個孩子上課玩手機,老師把手機沒收了,並通知孩子叫家長過來。

兩位家長來了之後不但不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還要求老師把手機歸還給孩子。

自從那件事之後,老師再也不管孩子在班裏面玩手機的情況了。

在面對教育孩子的問題時,家長甚至反過來再反駁老師,只能讓孩子以後會越來越有恃無恐。

面對同伴欺負孩子,母親讓孩子孤立

孩子之間產生沖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有的母親卻不想讓孩子「吃虧」。

當得知自己的孩子「吃虧」時,母親第一時間就是阻止孩子給這個同伴兒玩。

母親的這種護短方式,只能讓孩子越來越孤立。

心疼孩子做體力活,孩子養成懶惰

現在的孩子不像我們那時候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個個都嬌氣的不行。

不要說家務活或者地裏活了,就連自己最基本的事情,母親都會為他們打點好。

時間長了,孩子只會形成依賴的性格,越來越懶惰。

甚至還挑剔母親為什麽沒有把最好的東西給他。

孩子總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長大了,好吃懶做的性格也就會暴露出來。

2、母親的認知,

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現在的家長,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有所建樹,能成才。

甚至從小學盼孩子上初中醒悟,從初中盼孩子高中醒悟。

在盼啊盼的時間裏,母親卻忽視掉了孩子的自律能力,總覺得撒手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

殊不知,沒有嚴師,哪來的高徒這一說。

母親該如何發展孩子的潛力呢?就四個字「克服人性」。

再心軟,也不能嬌縱;

再愛護,也不能讓他們平庸;

再疼惜,也不能讓他們待在舒適區。

讓孩子去追求練習、提升,這個過程,雖然很痛苦,但是孩子的未來,才不會一直痛苦。

對孩子狠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從短期來看絕對是壞事,而從長期來看絕對是好事。

3、

母親對於孩子,不要心軟,不要溺寵,而應該該狠則狠。

真正有遠見的母親都舍得讓孩子吃苦,表面看是狠心,內心卻是沈甸甸的愛。

母親做到「心硬」,孩子就會很優秀!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