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距離象似性在英語教學中套用的意義與策略

2024-01-24教育

感謝您關註「永大英語」!

距離象似性在英語教學中套用的意義與策略

王 斌 王 俊

摘要: 距離象似性是認知語言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體現在英語語言的方方面面,特別是詞匯和語法層面。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距離象似性理論適當解析語言背後的道理,有利於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理解力和生成能力,有利於提升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但在中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對該理論知之甚少,套用不多。這種狀況若能有所改變,必將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 象似性;距離象似性;認知理據

一、引言

距離象似性是認知語言學中的一個術語。所謂象似性,是指符號在音、形、義等方面與其所指之間映照性相似的現象(王寅,1999)。象似性主要論述語言形式與所指之間的理據性關系(趙艷芳,2002:155)。Peirce根據表征特性,將象似性分為以下三類:影象象似性(如讀音象似、詞形象似)、擬象象似性(如距離象似、數量象似、順序象似)和喻象象似性(如概念隱喻)(張喆,2003)。距離象似性是擬象象似性的一種。所謂距離象似性,是指語言符號之間的距離象似於所要表達的主客觀世界中的概念之間的距離。語言表達成分之間的距離常常能夠反映它所表達的概念之間的距離(Haiman,1985:102)。這是因為,兩個概念越靠近,人們在思維上就越容易將它們放在一起加以思考和認知。或者說如果兩個概念同屬一個意義群,它們同時出現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轉化為語言表達時,語言符號之間的距離也就靠得更近。

距離象似性現象廣泛存在於單詞、詞組、句型和語法之中。它在形式上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詞匯內部詞素之間的距離。這種距離可以體現在拼綴詞、縮寫詞等詞匯當中。以拼綴詞為例,由於兩個單詞經常一起使用,而且說得也很快,就會省去某些音節,通常是斬頭去尾。如motel(汽車旅館)就是由motor(汽車,發動機)和hotel(旅館)拼合而成的。兩個單詞合成一個單詞,使得兩個概念更加緊密,也就合成了一個新概念,這便是拼綴詞形成的認知理據。

二是詞匯與詞匯之間的距離。這種情況很普遍,以動詞為例,包含動詞和動詞詞組與其賓語之間的距離(know somebody認識某人/know of somebody聽說過某人)、動詞與其間接賓語之間的距離(give somebody a book/give a book to somebody)、動詞與其賓語補足語之間的距離(find the sofa comfortable/find that the sofa was comfortable)等。

三是時空之間的距離。時空層面的距離主要透過動詞形態體現,包含心理距離或社會等級距離(I wondered if you could help me with my English./I wonder if you can help me with my English.)、事件的可能性與真實性之間的距離(It might rain this afternoon./It may rain this afternoon.)、記憶重現與現實之間的距離(So Abraham Lincoln stands up in the boat and waves his arms to catch our attention./So Abraham Lincoln stood up in the boat and waved his arms to catch our attention.)和主觀建議與客觀情況之間的距離(It is time that you started off.)等。

距離象似性在中小學英語教材中體現也非常廣泛,教師若能引導學生用距離象似性理論分析語言現象,就能增強學生理解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習的效率。正如 Lakoff(1987:346)所言,學習有理據的東西比學習任意性的東西容易,記憶和運用有理據的知識比記憶和運用任意性的知識容易。但在實踐中,廣大英語教師對距離象似性理論知之甚少,對距離象似性現象敏感性不夠,解釋力欠缺,這種現狀需要改變。

二、距離象似性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套用價值及策略

語言既有任意性的特征,也有象似性的特征。樂觀的語言學家認為大多數英語語言現象都有其潛在的理據。「因此,認知語言學重視理據解釋(程琪龍,2006:66)」。距離象似性理論可以解釋詞匯、語法等方面多項規則的認知理據,將該理論運用於中小學英語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從知識構成的特征和知識掌握的機制來看,掌握距離象似性理論具有以下作用。

(一)拓展學生對語言的宏觀認識

英語知識學習的傳統模式基本都是從詞法到句法、從點到面的大量死規則的逐一輸入。從實際效果來看,這樣大量零散的資訊在學生的頭腦中根本無法聚集起來。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沒有知識的框架結構,學生學習了很多細節的內容卻不知道這些內容應該附著在什麽地方,所擁有的知識是零散的,在整體上的意義就「等於零」。而且,不合理的知識結構或沒有被結構化的零碎知識在實際運用中也是很有限的,因為這些知識是沒有活力的知識。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在認識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其隱含的本質規律,在知曉個別零散知識的基礎上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就能夠幫助學生構成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的立體網狀的宏觀框架,從而擴大學生的認識潛力。本文論述的距離象似性理論就很好地依托一定的框架將眾多詞法和句法方面的細節知識串聯了起來,比如,逗號的功能很多,句子內部的逗號可以反映主要成分與次要成分之間的距離。

【範例 1】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 The novel is well received by the readers, who appreciate its excellent language.

【問題】兩個例句都含有定語從句。在教學定語從句時,教師一般會解釋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特征和區別,同時指出在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中,通常會用逗號將定語從句與先行詞分開,至於為什麽要用逗號則大多不加說明。

【建議】首先,說明兩種定語從句的特征;然後,闡述逗號使用的理據。

在第一句中,who引導的是限制性定語從句,是限定先行詞person本質特征所必不可少的部份,如果去掉從句,則主句意思不再完整。由此可見,從句與先行詞概念之間關系較緊密,距離較近。相應地,先行詞與who之間無逗號分隔。

在第二句中,who引導的是非限制性定詞從句,並不是限定先行詞the readers的身份所必不可少的部份,只對其作補充說明,去掉後不影響全句意思的完整性,轉譯成漢語時一般將其譯成並列結構。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與先行詞之間用逗號隔開,距離上相對來說遠了一點,這實際上就是兩者在語意上不夠緊密所致。

【範例 2】I woke up to find everyone gone. 我醒來發現人人都離去了。/ He dropped the glass by mistake, making it broken. 他不小心摔了玻璃杯,將其打碎了。

【問題】以上兩個例句中的後半部份都是結果狀語。在教學這一語法知識時,不少教師僅僅指出以上兩個例句中的後半部份都是結果狀語,同時指出現在分詞做結果狀語時表示自然而然的結果,且有逗號與句子的主要成分隔開,至於現在分詞做結果狀語時為什麽前面加了逗號,卻沒有給予解釋。

【建議】為什麽第二個例句中的結果狀語前加了逗號,而第一個例句中的結果狀語前沒有加逗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距離象似性理論中找到答案。

眾所周知,分詞做結果狀語多表示自然而然的結果,這種結果是多數人可以預見的,因而可說可不說,換句話說,它與句子的主體部份關系並不緊密,逗號可以將這種關系很好地反映出來,就跟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也習慣用逗號將其與主句隔開一樣。而不定式做結果狀語時一般表示出乎意料的結果,這種結果一定得說出來他人才能知曉,即這種結果狀語與句子的主體部份關系比較緊密,不宜用逗號隔開。

此外,稱呼語或插入語與句子的主要成分之間、同位語與其修飾的成分之間也常常添加逗號,也是前後關系較為松散所致。

當然,還可以運用其他理論來建構語言框架,如利用隱喻、轉喻、提喻知識將一詞多義的各種形成機制聯系起來,利用英美人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將英語裏大小地點的排序(小地點在前大地點在後)、長短時間的排序(短時間在前長時間在後)、說明文的行文順序(先總後分)等規則統領起來,等等。

(二)增強對語言規則的解釋力

學生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常常會碰到具體用法與規則不相符的現象,由於找不到合理的解釋,往往將其歸結於「慣用」。而且,因為缺乏對語言體系主動的認知體驗,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就難免會出現濫用或誤用的現象。

【範例 3】The man at the gate is her father.

The man at the gate is ________________ hers.

【問題】這條同義句轉換練習出自一本七年級的習題冊,所給的答案為a father of。顯然,這是一種過度概括,是對類似「my pen寅a pen of mine」結構的負遷移。很多教師和學生可能也覺得原題欠妥,但說不清道理。

【建議】幫助學生弄清所屬關系的類別對理解類似語言現象很有幫助。所屬關系,或者說領屬關系包括可分割、可讓與的領屬關系和不可分割、不可讓與的領屬關系。範例中a father of hers這個說法之所以不可接受是因為「她」和「父親」這一領屬關系是不可讓與的,即兩者關系非常緊密,而a father of hers中的of將兩者隔開了,使得兩者關系變得疏遠,只有father緊靠her,方能顯示兩者的緊密關系。

同樣,a head of hers這一說法也不可接受。因為人的身體部位是不能分割出去的,只有將her與head置於一起,才能顯示其關系緊密的特點。

至於my pen,則完全可以轉換為a pen of mine,因為 「我」與「鋼筆」這兩個實體間的領屬關系可能只是暫時的,「鋼筆」可以轉讓給他人。

上面的例子似乎說明,與說話人關系越密切或者說領屬距離越近的事物所用的表達就越短;相反地,和說話人關系越疏遠或領屬距離越遠的事物,所用的表達就越長。

【範例 4】a singer and a dancer/a singer and dancer

【問題】只是告知學生兩個名詞前都加了冠詞表示兩個人,如果只在第一個名詞前加上冠詞則只表示一個人。至於為什麽,一般不加解釋。

【建議】上述語言現象也可透過距離象似性來闡釋。兩個例子中,前者中的「singer」和「dancer」的形式距離比後者的形式距離要大,因為前者多了一個不定冠詞a,因此它所體現的概念距離也比後者的概念距離要大。前者所表達的是「一個歌手和一個舞者」,即兩個人,而後者所表達的意思是「一個歌手兼舞者」,即一個人。兩個人之間的概念距離顯然要大於一個人。

這樣的解釋增強了語言的可理解性,且使解釋和理解精確、有力、一致。

(三)培養學生的語言生成能力

在大量具體語言例項中抽象出一般性的規律,揭示語言的認知理據,有利於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進而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範例 5】shoot something/shoot at something

【問題】只告訴學生前者表示「射中或者射死……」,後者表示「向……射擊(未必射中)」,這種簡單告知的方法只能使學生陷入死記硬背的境地。

【建議】如果讓學生明白了一定的道理,就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遷移運用能力。英語中有這樣一條概念隱喻:CLOSENESS IS THE STRENGTH OF EFFECT「距離是表達效力」,即距離近效力強,距離遠效力弱。及物動詞後面直接跟賓語時,動詞與賓語的距離較近,這時動詞對後面的賓語作用力較大,控制性或者計劃性較強。不及物動詞加上介詞後再跟賓語,動詞與賓語之間多了介詞,動詞與賓語的距離相對較遠,這時動詞對後面的賓語作用力變小,控制性或者計劃性變弱。

學生明白了上面的道理,理解其他類似的動詞短語就容易多了。例如:search somebody/search for somebody

前者動詞search緊靠賓語,暗示賓語在場,表示的是對可見的人進行搜查,如搜身;後者動詞不緊靠賓語,暗示賓語不在場,所以表示對不在場的人進行搜尋。

【範例 6】This medicine will help you to sleep./My little son helped me (to) clean the room.

【問題】部份教師會告訴學生help後面接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補足語時其不定式符號to可有可無。然而,事實上並非完全如此,有些情形下,不定式符號to不能省略。

【建議】可向學生做這樣的解釋:知覺類動詞hear、listen to、watch、see、look at、observe等後跟動詞不定式做賓語補足語時,不定式前一般不帶符號to,因為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拉近了與現實的距離,省略to使知覺動詞與動詞不定式之間的距離得以拉近。

依據這一解說,在教help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這一結構時,就可讓學生先觀察上面兩個例句,引導學生分析是否使用不定式符號to的認知理據。

第一句話中主語medicine是無生命事物,不可能親力親為地直接參與sleep這個行為,只能是間接地起某種程度的促進作用,也就是說兩者關系不那麽緊密,to的存在印證了這種關系。第二句話中的主語my little son可能自己參與打掃衛生了,也可能只是傳遞工具,甚至可能只是指指點點,這裏就有一個參與度的問題了。省略「to」的時候,主語和不定式中的動詞的距離近了,暗示主語可能親自參與了不定式所表示的動作,而在保留to的情況下,主語和不定式中的動詞的距離遠了,暗示主語沒有直接參與不定式所表示的動作。

(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的四個核心素養之一(教育部,2018:4),思維品質培養的目的在於提高其在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出的能力和水平。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背景下,教育承擔著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作為創新型人格內核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葉映華、尹艷梅,2019)。

【範例 7】go to bed去睡覺/go to the bed到床那邊去

【問題】很多教師在教授這兩個短語時采用的是告知的方式,即直接告訴學生兩個短語的含義,然後要求學生熟記,結果使學生再次陷入機械記憶之中。

【建議】部份學生思維過程呈現這樣的認知特點:思維冷漠、思維妥協、思維順同和思維固著(葉映華、尹艷梅,2019),這與教師長期采用告知的教學方式不無關系。要打破學生的慣性思維,就必須為學生搭建質疑、析疑和解疑的平台,引導學生探究不同的、多樣的答案。有些教師在教授範例中的短語時可能還會再呈現一些類似的短語,如go to school(去上學)/go to the school(去學校)、in prison(在坐牢)/in the prison(在監獄),然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比較、思考、討論,來弄清短語中有無定冠詞the的區別。通常情況下,學生應該能認識到一些場所名稱前不加冠詞時並不強調場所本身,而是強調場所的「功能」。由於「功能」是抽象的概念,是不可數的、非確指的概念,故不需要在其前面加上冠詞。當然,對於具有批判性思維的學生,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嘗試運用距離象似性理論來解讀上面的語言現象。對比I went to bed和I went to the bed,不難發現,在前面的句子中,主語I與bed之間的距離更近,暗示I與bed的關系更緊密,如果關系稍遠的went to the bed表示「去床那邊」,那麽關系更近的went to bed則應該表示「上床睡覺」的意思。這種基於問題解決的認知過程便是批判性思維的特征之一。

【範例 8】What would life be if we had no courage to attempt anything? 如果我們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勇氣嘗試,人生還有什麽意義?

【問題】例句中的謂語動詞使用了虛擬語氣形式。在教授虛擬條件句時,多數教師習慣列出虛擬語氣在不同時間條件下主句和從句中的動詞形式,然後要求學生熟記。但不少學生記憶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根據某種認知進行合理的推理,而只能逐一死記。

【建議】英語中用過去時表示現在情況的例子很多。例如「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這句話中的could實際上是can的過去式,這裏將現在時改為過去時使得語氣更加委婉。這樣的時態變化拉遠了事件的時空距離,體現了問路人與陌生人之間所存在的心理距離。其實,在Langacker看來,過去時態反映的與其說是一個時間概念,不如說是一個空間概念,這個空間主要指主觀的空間,即心理空間,所以過去時態實質上反映的是空間的距離性問題(Langacker,2004: 26)。

在教授虛擬語氣時,教師可以透過類似上面的例句來引導學生感知、思考、聯想、理解虛擬語氣中動詞形態變化的規則。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味虛擬條件與客觀存在之間的距離,啟發學生認識到這種距離也可透過拉開時空距離的方式,即透過改變動詞的時態形式來體現,如例句中從句部份原本該用一般現在時改用了一般過去時,主句中原本該用一般將來時改用了過去將來時。如此教學顯然能夠增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而學生對所學內容增強了可理解性和創新性,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必將顯著提高,從而全面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三、結語

距離象似性理論為語言符號與其所指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嶄新的、有力的理據。揭示相關理據能夠增強學生對語言現象的解釋力,提高遷移運用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關於語言知識的宏觀框架,提升語言學習能力。但實踐中教師普遍存在著對語言認知理據的教學認識不足、理解不深、方法不當、效果不佳等問題。教師如果希望切實提高教學的效益,就應該設法揭示語言形式的認知理據,具體可從語言、認知、客觀世界這三者相互作用中尋找語言現象產生、發展、消亡的動因。當然,有的語言形式看上去是任意的,但事實上可能是有理據的,只是人們還沒有完全從認知角度撩開這些語言形式本不很透明的面紗,因此,需要人們持續不斷的探尋。

參考文獻

[1]Haiman, J. Natural Syntax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I (認知語法基礎I)[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4]程琪龍. 概念框架和認知 [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5]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6]王寅. 濾減象似性與語言符號象似性 [J]. 外語學刊, 1999(2).

[7]葉映華,尹艷梅. 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認知特點及培養策略探析[J]. 教育發展研究, 2019(11).

[8]張喆. 語言符號象似性的定義及特征 [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4).

[9]趙艷芳. 認知語言學概論 [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y of Distance Iconicity’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Wang Bin Wang Jun

Abstract: Distance iconicity is one type of iconicity, and embodi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language, especially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The mastery of distance iconicity helps students to enhance language sensitivity, explanation power and generative capacity. It also helps students to improve thinking quality, learning ability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If such state is changed, it will lead to great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iconicity; distance iconicity; cognitive basis

(本文首次發表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