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高考703分被11所名校拒絕,當初被指「高分低能」的李泰伯,如今怎樣?

2024-07-27教育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隨著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從高考這座獨木橋擠過的莘莘學子,面臨的不單單是對「成績」的高要求,而且還有更多的考驗與挑戰。

也正因如此,這幾年,「高分低能」的話題,成為熱談,歷久不疲。

而我們今天要說起的主人公李泰伯,當年以703分傲人成績,穩坐北京理科狀元的寶座,此後卻被指是「高分低能」,成為不少人口誅筆伐的目標。

那麽在他身上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多年過去,他的人生又在經歷著什麽呢?

我們今天,一探究竟。

01.小小少年,初露鋒芒

李泰伯於1992年,出生於一個北京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當時父母為了給他取名,翻遍了四書五經,最終從【論語】當中選了「泰伯」二字,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

事實上,名字取的飽含深意,而李泰伯的成長之路,也確實不負這份期許。

從上小學開始,小小少年就開始嶄露鋒芒。

在老師眼裏,李泰伯擁有過人的領導才能,不但成績優異,多次被選為班長,而且還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

在同學看來,李泰伯助人為樂,是出了名的「熱心腸」,只要同學向他請教問題,他都一幫到底,甚至還會根據同學們的不同情況,調整不同的教法,簡直比老師都耐心、都全面、都負責。

當然,除了成績好、熱心腸之外,李泰伯的愛好與興趣也很是廣泛。

無論是書法、繪畫、象棋,亦或者鋼琴,他都樣樣精通,甚至還曾經作曲,專門為父親創作過專屬手機鈴聲。

這樣的孩子,哪怕沒有後來的多種榮譽加身,也一定不會是碌碌之輩。

小學畢業後,李泰伯憑借著優異的成績,被人大附中錄取,後來經過三年時光,又順利地從人大附中的初中部,升到了高中部。

盡管這所學校可謂是「天賦紮堆」、風雲人物無數,但李泰伯卻仍然閃耀著奪目的光彩,在「別人家孩子」的這條賽道上,越走越穩。

他不僅擔任班長和學生會主席的職位,而且還是學校誌願者負責人。

空閑之余,他還積極參與一些社團活動和競賽活動。

比如,人大附中的一門選修課【模擬聯合國】,最初就是由李泰伯提出,後來得到師生們的廣泛支持,深受喜愛,被延續至今。

比如,高中三年,李泰伯三次獲得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全國一等獎。

不得不說,這樣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天之驕子。

也正因如此,在高考前夕,北大數學系向他拋來了橄欖枝,只要李泰伯點頭確認,那麽不用參加高考,就能邁入大家心心念念而不可及的高等學府。

這種選擇題,想必大家閉著眼睛,不用思考,都能做出那個最佳答案。

可是,面對無數人夢寐以求的機會,李泰伯卻不假思索的拒絕了,讓人瞠目結舌。

而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做法,也在他今後的人生中多次上演,令人感慨。

02.11次拒絕,被指「高分低能」

對於拒絕北大的邀約,李泰伯既淡然,又篤定,他解釋說:

年輕人應該多接受一些挑戰,我有信心接受挑戰。

這句話若是換做其他人來說,多少有些「不識時務」的味道,但若是李泰伯來說,卻多了幾分灑脫和自信。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有些出乎意料,讓天之驕子的李泰伯,從神壇跌落,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的滑鐵盧。

高考前夕,在順利透過托福、雅思考試後,李泰伯對於國門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留學夢也在心裏生根發芽。

此後,他敢想敢做,直接用英語寫了11份入學申請書,並將其郵寄到了哈佛、耶魯等世界頂尖學府。

可就在他充滿期待之時,上天卻像是給這位天之驕子,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11份入學申請,全部被拒絕。

一時間,輿論嘩然。

高分低能、書呆子、活該等字樣、標簽,在網上發酵滋生,也讓李泰伯陷入到了深淵之中。

當初的誇獎之音,有多麽美妙動聽,如今的謾罵吐槽,就有多麽刺耳聒噪。

那時的李泰伯,也確實遭受了不小的打擊。

不過好在短暫消沈之後,他決定振作起來,重新出發。

在質疑和指責聲中,李泰伯認真分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醒後來者不要犯下與自己一樣的錯誤。

從這一點來說,他的心性和抗挫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更要強大。

2010年的夏天,高考放榜,李泰伯以703分的成績,傲視群雄,奪得北京理科狀元的頭銜。

雖然網上仍舊負面聲音不斷。

但畢業典禮上,人大附中副校長沈獻章給出了「才、貌、德三合一的領導級別人才」的極高贊譽,充分肯定了李泰伯的能力。

而北大和清華也在出成績後,第一時間對李泰伯發出了邀請。

但考慮再三,李泰伯最終將目標釘選在清華大學以及香港大學這兩所學府。

香港大學條件十分優厚,只要他來,就能收到64萬獎學金,且一次性支付給他。

最終,李泰伯選擇了香港大學,也迎來了自己新一輪的「開掛之路」.

03.如今的李泰伯,怎樣了?

有人說: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一切的嘲諷、打擊與困難,都是紙老虎。

這一點,在李泰伯身上可謂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如果2010年鋪天蓋地的負面訊息,對大多數人是洪水猛獸的話,那麽對於李泰伯來說,不過是人生的小小插曲。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會使自己強大。

而李泰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真理。

在去香港大學之前,他先是在清華大學電子系委培一年,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追夢新篇章。

港大就讀一年後,李泰伯向麻省理工學院詢問是否有交流專案。

這一次,麻省理工不但給李泰伯提供了全額獎學金,還讓他進入全美最好的「電氣工程與電腦專業」學習,並給他提供了劍橋大學交流生的機會。

後來的李泰伯,以滿分績點,拿到了麻省理工的本科學位,並繼續攻讀電子工程和電腦雙碩士。

事情發生到這裏,有很多人認為,李泰伯已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臉了曾經的無數看客,也讓「高分低能」的評價不攻自破。

但實際上,他的精彩人生,遠遠沒有結束。

碩士畢業後,李泰伯收到無數知名企業的邀請,但他仍然貫徹著「不走尋常路」的做人宗旨,謝絕了這些邀請,然後轉換目標,準備攻讀醫學博士。

而這種選擇,也無疑再次把他置於巨大的爭議之中。

畢竟在我們很多人眼裏,放棄優渥的薪酬與前景,跨專業讀博,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不過對於這些聲音,李泰伯充耳不聞,他一口氣報考了17所世界名校,其中超過半數的名校都願意接收他。

而這一次,主動權到了李泰伯手裏。

他出人意料的婉拒了哈佛、哥倫比亞等名校,而是選擇了醫學界的翹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據說這所學校每年博士招生僅10余人,而李泰伯就是那年的其中之一。

如今的李泰伯,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方法學】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那個飽受爭議的少年,已然成為了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學者。

不得不說,在經歷過「過山車一般」的那個夏天之後,李泰伯確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而現在,他仍舊在為自己的精彩人生,描繪著開掛一般的藍圖。

沒有人知道在不斷逆襲的這條路上,李泰伯到底付出了多少。

但他對夢想的追逐信念,對自我的永不設限,以及淡然、理智的看待成敗,值得我們很多人學習和借鑒。

在回國接受采訪時,被問到當年被11歲名校拒絕是否難過時,李泰伯用「感謝拒絕」淡然的回答。

短短四個字,鏗鏘有力,也彰顯了自身的無限可能性。

其實,無論是失敗,還是被拒絕,都未必可怕,只要我們在人生的灰暗時刻,不向困難妥協低頭,就一定能迎來自己的終極逆轉,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