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培養綠色轉型需要的技能人才,職業教育應抓好機遇期

2024-09-26教育

對長期深耕校企合作、專註技能培養的職業院校來說,未來會是一個發展機遇期。

隨著經濟下行,就業壓力增大,本科生「回爐」接受職業教育的現象,近來受到熱議。報道顯示,人們之所以「回爐」,或是為滿足入編的技能要求,或希望以訂單班的形式進入國企,又或是為了一門手藝或證書。

但現實中,產業層面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已有相當大的改變。「很多企業已不再招中職生,上崗只需簡單培訓。甚至高職生也很少,機器換人後,數量需求沒那麽多。」另一方面,城市系統日趨復雜精細,風險社會特質顯現,對於有水準的技能人才,包括日常維護、減災防災,乃至照護有特殊需求者,需求是更為迫切的。這也是綠色轉型的需求。

高等教育多年擴張,一般本科文憑在就業市場上的「符號」價值還將持續減弱,其促進階層流動的意義也越發有限。關註職業技能是一種理性的選擇。那麽,哪些核心能力是一項職業技能所必需的?怎樣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人具備這類能力?當下職業教育培養的動手能力,能否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2024年7月-8月,透過對蘇州市職業技術大學、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調研,澎湃研究所研究員嘗試回答以上問題。

產業轉型升級,改變技能需求格局

各行各業都在更新技術套用,無論腦力勞動還是動手操作,都在迎接與人工智能發展、綠色永續的壓力相伴的挑戰。而搭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實踐,必定與這一過程相伴相生。

以高等職業教育來看,近年職業教育改革,許多學生追求繼續升學。即便是在職業教育體系享譽全球的德國,學生與家長同樣比較慎重,不太願意過早與特定崗位繫結。因此,緊跟現實的產業變革浪潮,是職業教育持續保持吸重力、培養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的基礎。

蘇州市職業技術大學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班的教學場所。 王昀 圖

以正處在變革中的汽車工業為例。蘇州市職業技術大學自2020年招收第一屆新能源汽車技術班,2024年6月第一批畢業生共40人,有半數選擇升學轉本。13人從事汽車專業工作,包括設計、制造、測試、保險和銷售等。另有7人參軍或從事興趣相關工作,與汽車專業無關。算下來,進入汽車專業技能崗位的人,大約為四分之一。

相比升學者,更早進入技能操作一線的畢業生,是技能人才金字塔的基石;相比中職畢業生,他們則具備更強的動腦和創新能力。不乏有人來自偏遠地區,英語等學科差得太多,難以升本,還有更大的經濟壓力。考慮到與其花錢進修,不如更早賺錢,跟著產業一線的變化謀求職業發展。具體而言, 轉本科需要讀兩年,而專科畢業後努力工作兩年,在就業市場或更有優勢。 這類例子不在少數。

但從全國汽車專業看,多年來存在一定 資源錯配 。據了解,過往全國高職院校的汽車專業主要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運用技術」,以培養汽車維修類人才為主,學生畢業後進入相關行業崗位,但能堅持留在一線的人是鳳毛麟角。這是因為,其對口崗位往往在後市場,即在汽車4S店修車、更換汽車零件等。 雖然疑難問題也要技術拔尖的維修人才解決,但每個店裏有一兩位這樣的員工足矣。 一般的汽修崗位,對知識要求不高,待遇也不高,相對比較辛苦。加上車市多年行情不錯,大多數人轉去做汽車銷售等工作。

蘇州市職業技術大學的新能源汽車班。 王昀 圖

眼下,隨著新能源汽車在世界範圍的興起,上述就業格局 亟待改變 。中國教育線上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高職院校1560所,有495所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其中多數學校專業培養目標仍偏向維修,但部份學校已將培養目標轉移至 工程設計、產品試驗檢測、生產制造環節

實際上,中國在這一產業鏈上具備相當的話語權,其中存在更多亟待發掘的需求和與之相匹配的套用,相應需要施展的技能也會更多更復雜。

由於汽車專業本身源於機械專業,「機電液氣一體化」, 新能源汽車所需的知識仍在原專業體系之內 。蘇州市職業技術大學的新能源汽車班就設在機電工程學院,是在原有的汽車運用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基礎上建設而來,同時根據現實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 調整教學重點和培養計劃

比如,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汽車,最大區別是沒有了發動機和變速箱,取而代之的是「三電」系統及智能網聯技術。因此,發動機課程不再作為核心課程,變為專業選修課程。而新能源汽車維修中要面對高壓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上崗前必須掌握高壓電安全操作規程,要會使用專用檢測器材和工具對高壓系統進行故障診斷和維修,這與傳統汽車低壓系統維修存在顯著差異;同時,故障診斷與維修的難度與復雜性,隨智能化程度提高而增加,配套診斷器材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也提高了;另外,後市場衍生出充電樁、動力電池回收等配套環節,需要了解充電技術、動力電池回收流程和技術。

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在中車數碼精益研修院,機器人會按指令將工具等送到工作台。 王昀 圖

搭建職業教育系統和中小微企業的合作網絡

那麽,從職業教育層面看,如何跟進現實中的技術轉型,培養未來需要的技能人才?尤其是,如何給要直接進入專業技能崗位的群體,搭建創新發展的階梯,使其能伴隨產業變革成長?

首先, 職業教育方面,不可對別校的辦學經驗照搬,不可全國相同專業都用同樣的課程體系 。必須緊密結合當地政策導向、產業環境、區域高校資源、校內軟硬件條件等,明確相應需求,結合自身師資及硬件條件,培養社會所需的工程技術與技能人才。即依托當地產業集群,辦出自身特色。比如,包括蘇州在內,江浙滬汽車產業對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旺盛,蘇州市職業技術大學的新能源汽車班,特色就是培養工程設計、試驗檢測、生產制造類工程師。

其次, 以上述條件為基礎,在實訓方面,職業技能格外需要邊做邊學,在具體操作中體會和思考,解決眼前可見的問題。 由校方搭建的產教融合支持系統,無法被目前的網絡課程替代。但在硬件器材等方面,產業方面的更新速度極快,學校難以投入大量資金,與其保持一致。這需要及時與本地相關行業企業進行連線,讓學生能更多去現場實訓。

由此,產業集群的環境十分關鍵。比如,蘇州制造業發達,新能源汽車班的學生便於進入相關鏈條,嘗試相關工作。有老師 運用興趣社團的形式 ,比如學習汽車設計軟件等,並以自己的工作室為平台,吸引對此類工作感興趣的同學,在日常機械類課業的基礎上,發掘與企業實務相關的技能潛力。比如,面對企業需求,考慮進行適宜的設計,結合電路設定和新材料的運用,去解決汽車零部件的問題。

當然,根據不同產業類別,職業教育也有不同策略。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依托中國中車,組建了 行業導師庫 ,從企業直接聘請成熟的技術能手擔任專業教師,師資可以在校企間雙向流動,最新技術可直接套用於教學和科研實踐。

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一次特訓營後的桌面。 王昀 圖

值得註意的是,職校還需要 與集群中的小企業建立聯系 。大多數學校樂於與大企業合作。但大企業的生產線上,工作往往相對重復,對一些學生吸重力較低。同時,學校對大企業的畢業生供給較大,後者招聘數量卻有限。上述新能源汽車興趣社團的實踐,是透過優秀畢業生網絡,與行業相應典型企業的真實需求連線。比如, 其中有一位畢業生,輾轉過幾個小公司,如今專門為大公司設計汽車座椅,月薪穩定在18000元左右

當然,倘若普遍鋪開與中小微企業合作的模式,校方也會承擔一定的信任風險。比如,常見諸報端的、學生被帶去充當流水線勞動力的情況。大企業比較規範而不致出問題。但不能為了回避管理上的風險,而放棄真實的教學需要。 立足基於本地產業集群 ,這一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可以 搭建中小微企業的認證網絡 ,比如,創始人滿足一定資歷、企業執行滿足一定條件等。還可 搭建中小微企業多領域技術服務平台 ,如產學研協同中心、市域聯合體等,對平台提供一定經費支持和政策保障。政府提供政策保障,高職院校提供技術支持,企業提出技術需求,組織校企對接交流活動,並進行必要的規範管理。反過來,與職業學校的這類合作,也可增強中小微企業自身的信用,甚至有利於ESG方面的評分,更易成為全球企業的供應商。

最後, 這類實踐還需要其他方面的系統支持。比如,產學研應當緊密結合。 在上述興趣社團的經驗中,基於中小微企業的命題,師生團隊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果,解決了問題,或得到了一些教訓。但相應的研究和發表,就較難實作。這導致這類成果很難被看到,難以取得規模化的進展。針對這類情況,教育部、江蘇省近日啟動共建的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是非常值得關註的一個方向。

實際上, 當下職業學校的師資力量大大增強,許多青年教師是工科博士,很適合進行這類工程套用的研究。 但大家通常背負以論文、專利與縱向專案為主的考核任務。同時,職業院校由於科研條件有限,不易發表較高級別的論文、申報基礎性研究的省級或國家基金專案等,更難拿到國家層面的重大課題。倘若青年教師以後者為目標,就更難把時間精力分給真正面向工程套用的研究。另一面是,存在需求的中小微企業,又在提供橫向課題方面異常謹慎,難以提供資金支持研究。

總之,現實中職業學校的科研,存在與現實套用脫節的情況。 如果大家所做的研究只以完成考核任務為導向,無法與現實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會缺乏工程意義,甚至導致高職在教學方面的偏頗。

高職院校的論文寫作和工程套用,連線應當更為緊密。從工程套用中提取科學或技術問題進行總結並深入探究,才會對現實的工作更有意義。由此, 要鼓勵職業學校的科研工作,緊密結合現實的產業套用過程,就需要改變單一的論文發表指向,根據產業技術本身的情況去制定考核方向。 同時,針對與中小企業合作的過程和成果進行研究,應為其提供基金支持。

需特別關註典型的綠色技能

近年來,職業教育有了更多綠色的意涵。但大多是對自上而下的能源轉型、綠色金融等工作的響應。實際上,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與減緩,是身邊極為緊迫的工作。其中有更多技術套用和創新需求。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展廳中,陳列著諸多纖維材料,包括碳纖維等。 王昀 圖

職業教育的平台上,還有更多具備創新潛力的環節。比如,材料方面的創新是重要的趨勢,而職業院校在產品的小試、中試等方面具備更大的便利,甚至能孵化創業團隊。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喬誌勇團隊研發的生物可降解水溶性聚乙烯醇(PVA)薄膜、以竹代塑產品等便是例子。

另外,職業教育以校園為實際的套用場所,搭建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系統,讓各種職業角色在其中運作起來,創設真正的綠色校園,或許是更理想的願景。

從職業教育本身看,一個人能在這類學習和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愉悅,那麽往後就能夠更好地迎接產業變革的挑戰,並具備理念和方向性的堅持。趁著產業變革,需要建立 和產業發展充分互動的機制 ,吸引人才繼續在這一方向上流動。

------

城市因集聚而誕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環境、習俗風氣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觀察,聚焦公共政策,回應公眾關切,探討城市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