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畢業典禮「花式整活」:僅此一次的爆改,換一場盛大告別

2024-07-01教育

「這時,傳統的校園秩序被暫時擱置,師生關系的等級森嚴被逐漸撬動。每一個人無論身份如何,都能享受到同樣的自由和快樂,畢業儀式化作了一場貼近彼此的心靈物語。」

「六月蟬鳴又起,青衿之誌可期。」又是一年驪歌未央,

我們看到許多身著畢業服的身影匆忙穿梭於校園,學習著告別與開始。

這一年,撥穗禮上的畢業生「顯眼包」們也又整「新活」,給台上台下的老師同學一些小小的畢業震撼。

(2024屆畢業典禮上的「整活」瞬間)

中國地質大學畢業典禮上,穿著整套「派大星」服飾的博士畢業生現身撥穗儀式,引得台上老師忍不住側目,台下網友銳評「地大果然是物博」;大連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儀式上,一位學生突然掏出香檳杯,邀老師舉杯共飲,老師把酒直接一飲而盡,大家見狀調侃「老師:終於解渴了」。

各式各樣的新奇「整活」,有人覺得可愛,有人覺得「出格」。不容置否的是,出其不意的創意舉動,讓這場畢業盛典格外熱鬧。我們面對這些「可愛」會心一笑的同時,也不由想到:

這樣的告別是否完整?這樣的儀式是否不留遺憾?

離經叛道時:僅此一次的畢業禮

穿戴整齊的學位服和學位帽、集體出席的校領導與老師、秩序井然的撥穗儀式、手捧證書的一幀合照,都是畢業典禮不可或缺的一環。

正是這些莊重的特殊元素,奠定了畢業典禮的嚴肅底色,讓這一瞬間變為絕無僅有的人生時刻。

「撥蘇正冠,撥穗正對」,當流蘇從左側被撥至右側,寓意麥穗成熟、學已有成,也意味著曾經青澀的學子終於熬過為論文和考試奮戰的漫漫長夜,登上聚光燈下的小高峰。

(2023年畢業典禮「花式整活」)

當「顯眼包」們不再滿足於循規蹈矩的流程習俗,便開始探索起了與眾不同的搞怪設定。

在我們的記憶還停留在去年「撥不到的穗」和花式比心公主抱時,今年又「整出了新活」。

學生內建反光板上台合照,眼前一亮以後,#畢業典禮院長爆改成了學長;#女生畢業典禮為校長準備簪花雲肩,帶著這份中式浪漫定格下美好的師生情誼;男生畢業典禮上掏出啤酒請院長喝,院長接過以後用時8秒豪爽吹瓶……

(2024年畢業典禮「花式整活」)

#畢業典禮校長拍照主打有求必應、#校長畢業典禮上大戰顯眼包,

這些話題背後實際上是被打破的畢業典禮框架,清澈的大學生們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離經叛道的嘗試。

梁文道曾說儀式是宣告一個變化的完成。比如畢業典禮是一個儀式,婚姻需要儀式,孩子出生有儀式,這都和人生的變化有關。

作為從學生向社會人身份轉化的特殊拐點,畢業典禮成為了他們特定的出格瞬間和義無反顧的勇敢時刻。

最後限定的學生身份承載著的容錯空間,讓「這一剎那」的他們不必嚴格肅然,而是抓住這一時刻的尾巴跳出常規,做一個無畏的堂吉訶德。看似「不合規矩」的舉動,在這些青春明媚的笑語中變得俏皮可愛,成為定格學生時代的獻禮。

(抖音網友相關評論)

螢幕內的師生見狀心生愉悅,看著台上的摯友說「他幹了自己一直想幹卻又沒敢幹的事情」;螢幕外已經扮演「社會人」多年的畢業生們更是心頭一顫,幽怨到「為什麽我當年沒有」。

或許一直在各式規訓中做著指定動作的我們,都從心底渴望著一個可以離經叛道的瞬間

,做一個能夠不顧現實條框的理想主義者,釋放一切想象力,如玫瑰般熱烈地張揚個性。

有求皆有應:消融界限後的奔赴

特別的慶祝盛典帶給校領導和老師們的是一場新奇的開盲盒考驗,他們有時甚至會緊張到不由後退兩步,但依然逐一配合著同學們的「奇特要求」,和大家一起釋放天性、一同「整活」,形成一幅「他在鬧,我在笑」的溫馨畫面。

這時,傳統的校園秩序被暫時擱置,師生關系的等級森嚴被逐漸撬動。

每一個人無論身份如何,都能享受到同樣的自由和快樂,畢業儀式化作了一場貼近彼此的心靈物語。

(老師們在畢業典禮上展示才藝)

當老師不再只是出現在參考文獻中的「大牛引註」和校園新聞中的嚴肅符號,而是成為對學生們有求必應的絕佳密友,

彼此之間的界限似乎在這一刻消失,唯有滾燙的誠摯祝願。

不僅學生,學校和老師在典禮上也「各顯神通」,卷出了新高度。前有湖南科技大學校長雙手舉著學校專屬學術權杖徐徐入場,今有華中農業大學校長親自駕駛拖拉機「大黃蜂」引領畢業巡遊隊伍祝賀同學們畢業快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脫稿演講大秀本校畢業生研發的空中成像神器。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與畢業生們的互動)

畢業典禮不再是只有領導講話、機械議程的千人集會,而是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的師生慶典。

「校長也有自己的簽售」,他們不再是一動不動的打卡景點、流水線上的合照樣版,全然擁抱學生們的年輕文化時,他們或許有些生疏、蹩腳,但與大家親密無間、不掃興的校長實際成為了最好的招生簡章。

出於身份秩序、出於代際差別的壁壘在溫柔註視與熱情加入中消融,種種看似「與身份不符」的行為,卻成為了青春電影裏永久存檔的浪漫畫面。

最後的畢業典禮,化作了一場彼此走進的雙向奔赴。

(和導師一起拍畢業轉場)

唯有身處校園,

作為學生的我們還未成為成熟的大人,青澀的「越軌」才能夠被如此縱容與呵護。

在未來,我們無數次回憶起「這一剎那」,想到的或許會是「誰還把我當小孩」。

而當老師們向孩子們投去親切與好奇的註視時,或許越過一張張清亮活潑的臉龐,他們也照見了那時年輕的自己。在與年輕文化的碰撞中,依然能捕捉到的是同樣的炙熱與果敢。

誠然,青春與叛逆、出格不能劃上等號,但青春總能與無限可能與無盡想象緊密勾連。

面對稚嫩的創意巧思和奇特行徑,愛與包容成為了最好的回響。

人生必修課:一場場告別與轉身

社會學者韓炳哲認為:節日是不會消逝的時刻,它是一種特殊意義上的「神聖時間」。在某種程度上,畢業典禮正是一個獨屬於畢業生的特殊節日。

具象的青春時刻都被濃縮在了這一特殊瞬間,成為大家永不磨滅的集體記憶。

所以每當【鳳凰花開的路口】【紀念】【起風了】等旋律唱響,總會喚起我們對於學生時代無法革除的戒斷反應,讓我們再度回到青春歲月的平行時空,開啟記憶的回溯旅程。

(畢業生們的畢業寫真、畢業紅毯和中式簪花)

畢業典禮是一場「我是主人公」的儀式,也是一場盛大的告別典禮。

無論是簪花還是走紅毯、拍寫真,大家各出心裁但都是想要留下學生時代最美好的一瞬。就像缺失的畢業照無論跨越多少時光也要再穿上畢業服完成畫面定格,不留遺憾。

那怎樣是不給青春留下遺憾?怎樣才是完整的告別?

也許當下的年輕人想的是用一次熱烈與勇敢盡力回應內心的願望,讓不一樣的瞬間成為人生永遠的一幀定格。

(@不思蜀也的解釋影片)

這位穿著派大星服飾上台,唯一的海洋生物物種博士畢業生在後來的采訪中說,如此搞怪的畢業亮相其實也是為了給自己喜歡海綿寶寶的摯友一個驚喜,彌補當時未能參加好友畢業典禮的遺憾。

於是,地大便是培育他們成長的比奇堡。

在畢業典禮上拿出香檳杯,與老師共飲的畢業生在自己的影片賬號裏也說起了自己的用意。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說「在歡慶的時刻、友愛的時刻和熱情的時刻,我們就要飲酒。」

他便想用舉杯的時刻、會飲的精神,抵抗生活的機械和緊繃

海子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告別是通向成長的苦行之路。」

由此,盛大的畢業典禮不僅是集體記憶的重要時刻,是獨家記憶的絕無僅有,更是我們在跌跌撞撞中努力學會告別

,整裝以待赴往下一個人生階段。

(宮崎駿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說起告別與落幕,似乎聽起來總是讓人充滿惋惜、遺憾,

但新近的畢業生們用形形色色的「花式整活」,把離別的傷感化作了夏風中的笑語,鐫刻為畢生難忘的高光時刻。

就像讓朋友為自己記錄下的直拍影片,也許會壓在相簿「箱底」,也許會被不時翻出來回味遙想。對於畢業瞬間的回顧不過是我們學生時代所有碎片的回憶視窗,我們或把它們深藏於心底,或常常憶起以重拾赤誠與勇氣。

而其實不管如何,好好說過了再見的我們,也許路途有點艱辛,有點孤獨,但我們擁有未來。

(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1] Vista看天下,【風頭壓過清北,大學生最近爭相讓母校畢業典禮「癲」出圈】

[2] 浙江宣傳,【畢業典禮「整活」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