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原生家庭會影響一生嗎?

2024-07-25教育

近期,位於暑期檔票房前列的電影【抓娃娃】讓原生家庭教育廣受熱議。電影中的孩子馬繼業所遇到的人、所經歷的事,背後都有父母精心安排的痕跡。有人覺得這個家庭培養出了一個好孩子,也有人「細思極恐」,認為原生家庭環境給孩子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創傷。

原生家庭本指子女在成年、成家前與父母等親人一起生活的家庭,是人們最初的成長環境,影響性格、習慣和觀念等的形成。關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有句「經典回答」: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某社交平台上,「原生家庭會影響擇偶標準麽」「原生家庭很糟糕是什麽體驗」「原生家庭能不能決定一生」等話題都有破億的閱讀量。有人得到家人理解與支持,也有人深受其苦,覺得「原生家庭像一件濕透的棉襖,壓得人喘不過氣」。為何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熱衷於探討原生家庭?它真的能影響一生嗎?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一個人成年或成家後的言行舉止,很大程度上是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經驗獲得、習慣養成、觀念形成的投射。因此,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三字經】傳誦「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透露出家庭氛圍對子女成長的相關性;在傅聰身上,能看到【傅雷家書】「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等教誨的作用;讀罷袁隆平【媽媽,稻子熟了】一文,不禁被一位母親對孩子的關愛與引導所觸動……

原生家庭給予的教養和溫情是個人發展和生活幸福的源泉之一。如今,「家和萬事興」「我愛我家」「幸福一家人」等是不少人的家庭群名「標配」,反映出人們對美好家庭的向往。但也有不少年輕人提到原生家庭,持抱怨、批判態度,認為它帶來生活和心理負擔,甚至一生都難以擺脫。主要有以下三種看法。

比如,帶來了痛苦焦慮。 提到家人,有的人想起的溫馨片段寥寥無幾,反而容易想起家庭不和諧時的種種場景;有的人想孝順一回,給家人買禮物或帶家人出遊,卻遇到「掃興式父母」,好心情瞬間跌入谷底;有的人即使與父母相隔千裏,也逃不開催婚、催生、催考證等「催」式關愛帶來的窒息。

比如,造成自己性格缺陷。 在一些人看來,討好型人格是自小沒有得到足夠的愛意;不夠自信是長期遭受了「打壓式教育」;缺乏主見、自理能力差是父母控制欲強;貪小便宜是家人愛斤斤計較、自己沒學會分享……

比如,影響了個人生活。 有人認為,職場步履維艱,有家庭不能提供眼界和資源的因素;婚戀不順,是父母感情不和或離異,影響自己的愛情觀、擇偶觀,連帶著給相親市場上的自己減了分;生活中手忙腳亂,是長輩沒能搭把手,為孩子分擔一些。

不論古今中外,原生家庭都會影響人的所思所想、言行舉止,子女與父母等家人存在觀念差異也在所難免。那為什麽如今對原生家庭的討論呈火熱態勢?

在對比中看見「別人家的父母」。 走南闖北的豐富經歷、互動熱鬧的社交網絡和朗讀程式物故事的影視作品,讓年輕人看見多樣的家庭相處模式,難免將別人家與自己家進行對比,有人意識到自己的幸福,也有人發現從未擁有夢想中的家庭。某社交平台上,話題「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樣的體驗」的瀏覽量超千萬,熱評中被溫柔以待的孩子、充滿尊重的教育方式、家庭能給予的能量,戳中不少網友的淚點。有人覺得自己「偷窺著他們原生家庭的幸福」,也有人說:「正是看到溫暖的家庭是什麽樣的,才意識到自己曾經歷了什麽。」

社會發展造成代際觀念沖突。 年輕人與原生家庭的不少「愛恨情仇」圍繞觀念沖突展開。每個時代都有受不同環境影響而生成的普遍觀念,因此人的觀念有時代內容。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年輕人的思想變得開放多元,有人打趣道,「三歲一代溝」早就變成了「一歲一代溝」。有的父母的觀念容易與年輕人產生「鴻溝」,尤其是在求學、擇業、婚戀、生活方式等重大選擇上,一些年輕人覺得父母落伍,父母也不理解,「現在比我們當年好多了,為什麽你們還覺得苦?」

其實不少父輩祖輩也對原生家庭有不解與怨懟,但他們中大多人覺得「誰家不這樣」。如今的年輕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思辨能力也隨著閱歷增加而提升,他們敢於表達自我,遇到不認同的事情,會試著反問一句:「從來如此,便對嗎?」他們也抱團取暖,有些人還成立「原生家庭受害者自救聯盟」等社群小組,一邊傾訴分享,一邊自我解救。

原生家庭的影響確實深遠又難以消失。 【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曾說:「當我在最需要愛的時候,我從來不曾被深深地愛過。後來我無論得到多少愛,我都不以為然。」家庭帶來的傷痛可能是被忽視的長期感受,也可能是惡語傷人的瞬間,給有的孩子帶來的影響,就如釘進木板的釘子,即使釘子生銹、被拔掉,傷痕也永遠存在。此外,他們難以徹底斷開與原生家庭的關聯,哪怕覺得已經逃離,父母的一通電話、一條資訊也可能讓人崩潰,甚至有人在生兒育女後「陷入迴圈」,變成自己曾討厭的那種家長。

對一個人來說,原生家庭可能是風暴中的避風港,也可能就是風暴本身。特別是那些覺得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一邊視家人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邊恨不得逃離。在又愛又恨的掙紮徘徊中,該怎麽做?筆者有三點看法。

理性思辨,正確歸因。 在有的人眼中,原生家庭成了「拖累」,遇到的所有坎坷都要它「背鍋」;也有人除了埋怨原生家庭,也怪老師、怪老板、怪物件、怪同事,怪到最後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可是,事情既受到環境和他人的影響,也受到個人能力等因素左右。不應簡單粗暴地把所有「鍋」丟給原生家庭,而要綜合考慮,理性思辨。凡事都怪父母是不合理的,也是傷害感情的。很多時候,父母為了養育我們,已經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了最大的努力。只有正確歸因,才能對癥下藥,讓生活過得更好,讓關系更加和諧。

好好說話,求同存異。 為何家會傷人?關鍵還是在意。一些矛盾的根源就是關愛,只是情緒上頭時,「要不是為了你」「別人家的孩子/爸媽就不像你這樣」等話語便成為導火索。表達不是為了討伐,而是為了促進理解,傾聽與溝通才能解決問題,不如試著換個平糊的語氣、委婉的措辭。

這屆年輕人的父輩、祖輩大多有著艱苦的青少年階段,也多是普通人,能給予的有限,能改變的也有限。面對時代浪潮,有人擁抱變化、與時俱進,也有人固守己見,成了比較傳統的家長。年輕人接觸的世界越來越大,眼界越來越寬,應該要以更包容的心境,去尊重並接納不同的選擇,去積極主動地進行溝通。

走出陰影,掌握命運。 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最終還是取決於個人的看法和做法。有人忘不了童年的苦難,終其一生難以釋懷;也有人從中學會堅強、寬容、珍惜。父母參與了我們的過去,但未來還是要靠自己,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對個別人而言,也許原生家庭造成創傷較大,傷痛難以完全撫平。但我們從不會失去愛與被愛的能力,不妨勇敢地踏出陰影,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去重新養好自己的精神世界,未來也必然光明璀璨。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有人說,這代年輕人是理解父母、治愈自己、呵護孩子的一代。與其受困於既往的痛苦,不如在看清來路後大步往前邁去。一代又一代人,都要奔向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