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19歲的河北少女,一年的書法訓練,5體兼修,臨帖功夫讓人佩服

2024-07-24教育

昨天向外事學院書法專業的張老師,討要一本專業教材,閑聊中得知學院一位河北石家莊的女孩,18歲進入學院,僅一年的時間,其書法理論、鑒賞能力、臨帖的能力在年級中算得上是佼佼者。

書法專業的孩女孩,一年的時間,綜合能力全面提高,一是校方的教學質素抓得緊;二是個人的領悟及輸入輸出的實踐能力強,離不開她對專業學科的熱愛和付出,這位聰明漂亮的新生,她叫——崔紫怡

崔紫怡臨帖

新生入學,開始肯定是以「撒大網」為主,涉及的面越廣,眼界和思路就會更開闊。筆者早年去過幾次美國,對中國的留學生有一些的了解。西方對小中初提出了「開荒理論」,大意是基礎教育始,以開拓眼界,拓寬思路為主。舉個例子來理解、一個人種2畝地,每畝地收1000斤;另一個人種5畝地,每畝只能收到六七百斤,兩個比較起來,「開荒者」始終要收獲多一些。反過來講,如果五畝地每畝收1000斤的話,那區別就會更大了。這種「開荒理論」在小中初時,人的思路和眼界一旦開啟,後面高中、大學階段的個人優點特長就更容易顯現出來。

崔紫怡臨帖

「開荒理論」對創造性有很大的幫助,對未來的專業選擇及就業方向會有明確的目標。這種教學方式,我們把它放在大學期間。進入了學院,大一期間門類眾多,以基礎教學為主。說書法論書法,書專業學習追求先博後精,越是早早知道這個道理,前期的積累和鋪墊,後面的輸出和創作就會更有方向。

崔紫怡 同學進入大學之前,受到了當地名師指點,對書法有了一定的認識,高考後18歲進入了學院,這一年的時間裏讓她感悟良多。崔紫怡同學認為,自學和專業學習有極大的區別,變化最大的就是思想意識。專業學習註重脈絡和體系,「專業式的打井」和東一榔頭西一棒淺挖,目的本質完全不同。一年的專業學習,讓自己對筆法、字法、章法有了從新的認識。

崔紫怡臨帖

早期的訓練,忽略了感悟和理解,特別是讀帖這一環節,忽略了那種「磨刀」的功夫。在學院裏受到了教授的指點,才知道讀帖的重要性比臨帖更重要。從理論上來講,臨帖是一個轉換的過程,看到的內容透過手來表現出來,拿著毛筆蘸上了墨汁,思考的時間是有限的,下筆的遲疑自然就失去了線條的質素,所以需要把讀帖單獨羅列出來,作為一個專項來精研細品。唐、邵謁【送徐群宰望江 】一詩中,有很準確的描述:

貢藝必精苦,

用心必公平。

事情要做好,必須要精勤刻苦,潛心鉆研,付出和收獲往往是公平的。書法的表達是透過筆墨的呈現,白紙黑字,落筆成形,來不得半點虛假。

崔紫怡臨帖

崔紫怡同學認為讀帖比臨帖辛苦 ,動腦且枯燥,必須理解古人的經典,還需換位揣摩,經典之美有經典之美的緣由。「 大書風」是「小內涵」的促成 ,歷史留下來的經典法帖都有它的個性特點。讀帖有時也需要理科思維,如造型特點、運筆習慣、書寫節奏、呼應技巧、個性、邏輯、共性、特性。 理解越深入,表達就越有內涵,就會減少含糊和交代不清的筆調 。共性和特性的理解,就像我們讀【水滸傳】一樣,108好漢,每個人物就像每本法帖,帖帖不同、書風各異,很鮮明。

崔紫怡臨帖

李逵就是李逵,魯智深就是魯智深,人物表達和書寫表達一樣,怎能用大概、如此、就這樣、差不多、去含糊交待呢?時遷和王英是有共性的,但個性的地方也是很鮮明………這些就如讀帖一樣,需要透過細品才能理解,市場上有一本書叫【神探曹寶麟】,用讀的方式把字理書理說得很清楚。

手上的「境界」需要思想的境界作為支撐, 顯然,崔紫怡同學一年的專業學習就有了很多感悟,這一點尤為難得。另外,關於臨摹到創作的轉換,一定不能操之過急,學院有學院的教育大綱,專業書體選項會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有很多人都會追問,臨摹這麽功夫好,創作幾件巨製看看?

任何事物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大二大三再選專項也是不遲的。舉個例子來說明,有經驗的果農都知道這個道理,「小樹苗」提前掛果並不是一個好的事情,過早地掛果可能會導致樹體的營養生長受影響,小樹以枝幹和根系為主,過早掛果,會對生長不利……書法學習過早的「定形」,會流入時俗,厚積薄發,對未來的發展更加有利,支持崔紫怡的觀點,十九歲的姑娘十,未來可期!

我是四海易術,一個退休的糟老頭子,退休的生活,致力於弘揚傳統書法文化,推廣有實力的中青年書法家,陳述書法創作者經驗和方法,供廣大書友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