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探究預測(學科網)
【原題】
1、「交錯帶」導寫
【原題呈現】
(河南、黑龍江、甘肅)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本試卷現代文閱讀材料I提到自然帶邊緣交錯地帶較為敏感,當環境出現波動時,它們會最先發生改變,進而推動整個地區產生變化。其實,歷史發展、社會變遷、文化傳承、科技創新乃至生活中的問題解決,都有類似的「交錯帶」。
請以「交錯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資訊;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這次七省適應力測試聯考(河南、新疆也加入,實際上是九省聯考)的作文題目(河南考區)有些出人意料,一改二元、三元關系型材料作文題或單純材料型的作文題,給了一個讀寫結合+材料+話題型的作文題。作文題看似簡單,但「交錯帶」這個話題名詞明顯很陌生,寫好這個作文有一定難度。想必平時各個學校的高三學生並沒有練習過這個話題,「反押題」思路在指導高考作文出題的方向。
那麽該如何審題呢?
先理解材料。材料來自現代文閱讀材料I,涉及的段落是——
「成熟的遊牧業依托的環境為廣袤的草原,而它的萌生地卻在農牧交錯帶。農耕區與畜牧區是依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而劃分的基本區域,介於兩者之間的則為農牧交錯帶。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在環境上具有敏感特征,每當全球或地區出現環境波動時,氣溫、降雨等要素的改變首先發生在自然帶的邊緣,這些要素又會引起植被、土壤等相應變化,進而推動整個地區從一種自然帶內容向另一種自然帶內容轉變。由於農、牧業生產依托的環境不同,農牧交錯帶的敏感特征也會影響史前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促使人們從一種生產類別轉向另一種生產類別。隨著這一地區自然帶內容的更移,人類首先打破原始農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在原始農業基礎上萌生了畜牧業,然後漸次形成獨立於農耕業的畜牧業。」
原文材料陳述了遊牧業的萌生地帶、原因,以及所帶來的影響意義。它對於寫作只是引子。關鍵是要理解作文引語材料的內容。
「本試卷現代文閱讀材料I提到自然帶邊緣交錯地帶較為敏感」是第一層。「敏感」是關鍵詞。「交錯帶」之所以在環境上具有敏感特征,與這裏自然地帶的過渡性直接相關。每當全球或一定地區出現環境波動時,氣溫、降雨等要素的改變首先發生在自然帶的邊緣,這些要素又會引起植被、土壤等發生相應變化,進而推動整個地區從一種自然帶內容向另一種自然帶內容轉變。
「當環境出現波動時,它們會最先發生改變,進而推動整個地區產生變化」是第二層。交錯帶的環境敏感特征,不但導致自身自然內容的變化,而且也會影響到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特別是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這樣的影響幾乎對人類經濟生活方式起決定性的控制作用,促使人們從一種生產類別轉向另一種生產類別。
「其實,歷史發展、社會變遷、文化傳承、科技創新乃至生活中的問題解決,都有類似的‘交錯帶’」是第三層,屬於「交錯帶」的聯想與延伸。這是寫作本次作文的難點和突破點。
聯想思路——
歷史發展:朝代更叠、五四運動、改革開放;
社會變遷:鄉土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思想觀念等;
文化傳承:百家爭鳴、獨尊儒術、新文化運動、當代文化繼承與創新等;
科技創新:師夷長技以制夷、科教興國、芯片系統、人工智能等。
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各科課程學習、人際交往、抗壓能力等。
【概念解讀】
"交錯帶"在文中是地理方位概念,即"自然帶的邊緣交錯地帶",如果從材料中提及的"歷史發展、社會變遷、文化傳承、科技創新乃至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層面來考量,我們更應該傾向於從"時間"緯度進行解讀。即,歷史的轉折期、科技的更叠期、政治的博弈期、文化的創新期、生活中問題解決的矛盾期,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生活在以上"時期"的人,當是最敏感的、也會是最先"發生改變的",從而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變化。
與植物的被動適應不同,人有主觀能動性,面對"環境出現的波動",人類(大至整個國,小到某個人)要積極應對,主動作為,立足"交錯帶"順勢而為。做變者,做智者、做勇者,成勝者,成強者、成王者!
「交錯帶」多指不同群落間的交錯帶,創新之處主要在於它強調了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交錯帶」呈現出復雜性、豐富性、互容性、敏感性、脆弱性等特點。透過交錯,不同的群落文化、技術、資源和觀念得以相互影響和融合,從而產生新的生產形式和風格。沒有交錯,這個地區可能就會停滯不前,無法適應環境和社會的變化。
同樣,人生也因交錯而成長。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事、物,這些經歷和交錯對我們的人生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透過與不同的人交流、互動和學習,我們可以獲得新的思想、觀念和技能,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和認知。這種交錯也有助於我們發現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性,不斷突破自我,實作成長和發展。
面對「交錯帶」,我們該如何應對?
首先,保持敏感和開放的態度,不斷關註環境的變化,以便及時做出反應;
其次,我們需要積極創新和探索,不斷嘗試新的方法和思路,以便在變化中找到新的機會;
最後,我們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靜的頭腦,不斷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為和決策,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
總之,寫作這個話題,不能寫「交錯帶」表面,應深入理解、聯系現實生活去寫,方能寫得深刻。
【立意參考】
1.遊牧因交錯而萌生,人生因交錯而成長
2.無懼「交錯帶」,探界謀發展
3.勇於交錯,多元包容
4.把握人生「交錯帶」,開啟壯麗新篇章
5.適應「交錯帶」,闖出新天地
6.直面「交錯帶」,創新無極限
【名師下水範文】
交錯帶——社會變遷的繽紛圖譜
在大自然的秘境中,邊緣交錯地帶扮演著一個極為敏感的角色,它們如同自然的脈絡,一旦環境出現波動,便會在這個"交錯帶"中最先顯現出變化。然而,這個神秘的交錯帶並非只存在於大自然之中,實際上,在我們的社會、歷史、文化、科技、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同樣存在著各種形態的"交錯帶",它們推動著整個社會產生著豐富而瑰麗的變化。
"交錯帶"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產物,更是社會變遷的繽紛圖譜。從歷史的角度看,各種文明在交融交錯的地帶中形成,正是這種多元文化的碰撞,促使了歷史的發展。比如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正是在這個交錯帶上,東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推動了古代社會的繁榮。
社會變遷中的"交錯帶"也體現在城市的發展中。城市作為人類社會的集中體現,不同社會群體、文化觀念、發展階段在城市中匯聚,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城市景觀。城市的繁榮與多元正是由這些交錯的元素共同構成的,這也使得城市成為了現代社會變遷的前沿陣地。
文化傳承同樣在"交錯帶"中展現著深刻的內涵。文化的傳承並非僵化地沿襲,而是在各種文化元素的碰撞中形成新的傳承模式。比如,各地的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得到復興,而這種復興往往是在不同文化的"交錯帶"中汲取養分,形成新的文化符號,繼續傳承發展。
科技創新更是不可忽視的"交錯帶"之一。科技的發展常常在不同領域的融合中進發出創新的火花。資訊科技、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的交叉套用,正是在這個科技的"交錯帶"中展現著前所未有的創新力量。這也使得科技成為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同樣離不開"交錯帶"的啟示。在生活的點滴中,不同領域的知識、技能、經驗交織在一起,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多元的可能性。這種交叉的思維方式成為了解決復雜問題的有效途徑,使得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交錯帶"是社會變遷的見證者,是文化傳承的涓涓細流,是科技創新的源泉,是問題解決的思考之地。在這個神秘而輝煌的帶狀區域中,人類發現了變化的奧妙,也在變化中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文明。"交錯帶"不僅僅是一種存在形式,更是一種推動力量,它呼喚著我們跨越領域的界限,汲取不同領域的精華,創造出新的可能性。
總之,"交錯帶"是社會變遷中的繽紛圖譜,是人類思考、創新、發展的源泉。在這個交錯的空間中,我們應當更加珍惜、理解並善於利用這種多元交融的力量動社會朝著更加繁榮和進步的方向邁進。
生於時代「交錯帶」 青年順「勢」展鴻圖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青年正處於這個時代的「交錯帶」中。時勢造英雄,青年應順勢而為,敏銳把握時代的脈搏,勇敢向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生於時代「交錯帶」,青年應不拘一格,盡情施展才華。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施展才華」成為青年的當務之急。眾所周知,那些功成名就的企業家都是在時代的潮流中敏銳捕捉商機,敢於創新。馬雲、馬化騰、任正非們,在「交錯帶」出現的時候,第一時間抓住時代機遇,在電商、通訊、資訊科技等領域大展拳腳,引領時代潮流。 因此,青年要想在「交錯帶」中展翅飛翔,就要學會不拘一格,敢於突破傳統束縛。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生於時代「交錯帶」,青年應拓展學識,博采眾長。
時代的多元發展不僅要求我們有專業深度,更需要有廣闊的視野。在這個資訊交融的時代,博采眾長,拓展學識尤為重要。司馬遷以其卓越的歷史學貢獻被譽為「史家之宗」。「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他廣泛涉獵史書,博采眾長,終於成就了【史記】這一不朽巨作。因此,青年應當在時代的「交錯帶」中,積極拓展自己的學識面,博采眾長,廣泛地吸收新知,以更寬廣的視野應對多元發展的時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生於時代「交錯帶」,青年應當有責任擔當,回饋社會。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回饋社會是當代青年的道義擔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投身公益事業,關心社會問題。王振華,作為一位年輕的公益創業者,其公益組織致力於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環境,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機會。這種責任擔當不僅讓他個人獲得了成就感,也為社會貢獻出了一份力量。因此,青年在時代「交錯帶」中,不僅要註重個人的發展,更要有擔當,為社會貢獻力量。
「大鵬一日同飛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在時代的「交錯帶」中,我們青年應當如翺翔的雄鷹,敏銳出擊,順勢而為。在施展才華、拓展學識和擔當責任的道路上,我們應該不拘一格,博采眾長,回饋社會。唯有如此,我們青年才能在時代的激流中暢遊,書寫屬於自己的華美樂章!
2、「文化遺產」導寫
【原題呈現】
(安徽、貴州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我們身邊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民間技藝、藝術形式、民俗活動、節慶禮儀等,都彰顯出獨特的人文價值,凝聚著共同的歷史記憶,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學校校刊準備開設「文化遺產」主題專欄並向同學們征稿,具體方向包括以下三種。
1.向讀者介紹一項文化遺產。註意避免過於形式化的說明文風格,應註重其人文內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點突出。
2.陳述某一項文化遺產的歷史、現狀,在此基礎上,談一談對它的保護與傳承。
3.透過講述你與某種文化遺產的故事,來展示這項文化遺產的魅力。
請選定一個方向完成文章寫作。
【審題指導】
此題傾向於實用類文本寫作,具有老高考的風格特征。
題目特點:立德樹人,契合文化傳承與理解核心素養目標。重情境,生活化情境征文投稿貼近學生,任務驅動型,文體放寬,材料第一句給出文化遺產的種類提示考生,重在人文價值,獨特記憶,寶貴遺產,三個任務給考生自由選擇,鼓勵考生個人化表達,服務選才,這是之前適應力考試和高考中沒有過的出法!
可以迅速聯系自己的旅遊經歷,寫印象深刻熟知的名勝古跡或人文景觀,若無特別印象,那回歸課本,想想有哪些可用。如必修上第七單元【赤壁賦】【登泰山記】寫寫赤壁和泰山,這人文價值夠多了吧,必修上第四單元的家鄉文化生活,家鄉風物誌,肯定會涉及到一些家鄉的文化遺產,或者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二單元的【邊城】【秦腔】。
三個寫作任務的要點:
任務一,避免形式化的說明文風格,寫抒情性的散文或者重人文價值的文化散文都可以。高分作文要註意謀篇布局,重點突出,對於人文價值表述深刻,語言要出彩。
任務二,要求陳述歷史、現狀,談談保護和傳承,是典型的議論文,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寫,也可以寫是什麽(現狀)-﹣為什麽(為何重要,為何有如此現狀)-﹣怎麽做(如何保護傳承,這一點不可泛泛而談,要有針對性)同時要可以突出它的歷史價值或人文價值或精神內涵,論點清晰,要站位高格局大,論據充分展示積澱,論證有力,使用多種論證方法,敘例可用高分作文標配點例排比,語言上表達力求出彩。
任務三是要求寫記敘文,談談你某種文化遺產的故事,突出它的獨特魅力,可寫自己的生活體驗,註意人物刻畫與細節描寫,突出文化遺產的特點或人文價值,以及給你帶來的重要的影響,並且要昇華以小見大,特別註意語言的感染。
【名言警句】
1.歲月失語,為石能言。——馮驥才
2.人應該站在傳統上,內心才會深刻。——林清玄
3.人類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傳,高雅的失傳。——木心
4.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孔穎達
5.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6.不懂得傳統的人正如沒有地圖的旅行者,不可能遠行。——北島
7.拂去歷史的煙塵,從文化的根底處,發現千年一嘆的回眸。——張濤甫
8.文化看上去無形無色,卻決定了我們的社會從何處來,往哪裏去。——柴靜
9.站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厚土之上,望浩瀚歷史的星空,居於中間的"人",是為賡續千年的薪火所在。
【作文素材】
1、【逃出大英博物館】小短劇
2、四川南江千年摩崖石刻被毀容,冷門文物,如何保護等
3、電視節目【非遺裏的中國】
4、寶藏小影片合集【非遺百匠】,其中一集講宋代建盞,工藝太復雜啦,流量時代,默默無聞的匠人們太值得被關註。
【作文導寫】
寫非遺而不能只寫非遺,要寫生動的過程
1.寫喝茶,要寫點茶,舀一勺茶粉放上兔毫、油滴的天目碗上,持茶笑在水面攪擊成浮雲飄然的雪花湯面,是奔走於綠油油田野,呼吸著綠草香的日子。
2.寫喝酒,要寫"綠蟻新酷酒,紅泥小火爐",釀造豐收季節的小麥香,秋收冬藏的好時光。
3.寫紮染,要寫每一塊都不同的紮染,挑中的是那個季節的自然光景、草木山川。
4.寫木板刻畫,要寫一筆一筆,一刀一刀,是匠人,一分一秒,是時間的年輪。
5寫刺繡,要寫文化凝聚在方寸,非遺是付出了一部份生命的光陰,妙手造物,是手藝人的靈感,是那個時候他們看見的草木山川,是通明的燈火、落下的針、細密的針線和古老的傳承。
【範文】
中華茶韻潤心間
遙望千年文化長河,中國茶文化如一枚涓涓澗水的玉璧,在時間的雕刻下閃爍著千年的芬芳。細品這博大精深的文化寶藏,方能領略中華傳統之美。
縱觀歷史之川流,茶的發現早已刻在【神農本草經】的古籍之中,如初春的芽葉輕輕綻放。歲月的雕琢,茶文化從"茶解寒溫飲"的民間習慣演變成博大精深的文化。茶的起源,是對大自然深邃感悟的註腳,更是中國人對生活、人際的深刻領悟。
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前行,茶文化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制茶工藝、茶道和茶禮等方面的文化體系。名茶如碧螺春、龍井等,猶如一幅幅文化畫卷,把歲月的美好鐫刻在中華茶文化的史書上。然而,現代社會的浩蕩浪潮,也給這一傳統文化帶來了考驗。
千百年來,茶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政府、社會組織和個體的共同守望。政府透過法規的制定,如對茶產地和傳統制茶技藝的保護,猶如文化的園丁,守護著這片千年文化的花園。社會組織透過茶文化活動、博物館的建設,為這份文化的傳播撰寫了華章。而個人的努力更是茶文化傳承的生命之泉,唯有眾誌成城,才能使茶文化的音符繼續在時代的大舞台上奏響。
我自幼被家人引導品味茶的文化,如同春水悠悠,滋潤心靈。高一時,我步入茶藝社團,學習茶道、參與茶文化活動,更深刻地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一次茶道表演,精心的布置如同一幅文學畫卷,我在其中展現了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內涵。這段經歷讓我深信,茶文化的傳承需要親身參與和傳播。
詩雲:"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秋夕】中的詠茶佳句,如同一幅流動的畫卷,勾勒出茶的風韻。又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宋代文學家陸遊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中的句子,表達了品茶的雅致。
在千年的光陰中,中國茶文化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茶,是一場恢弘的文明交響曲,值得我們用心守護,用行動傳承。或許,正如那句古詩雲:"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們每一個熱愛茶文化的人,都是傳承者和創作者,在這片文化花園中,用心奏響茶的韻律。
3、「禮物」導寫
【原題呈現】
(廣西、吉林)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親人、朋友之間互贈禮物是人際交往中常見的現象。一些人認為接受禮物的一方可能並不需要這個禮物,與其精挑細選不如直接把買禮物的錢送出去,這樣對方就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明確立場和觀點,寫一篇文章。
【審題指導】
這是屬於二元思辨作文。
禮尚往來,本是禮儀之邦的傳統。「精挑細選」還是「直接送錢」成了大家的困擾。雖是小事,其實有著很深刻的二元思辨的意義。畢竟,不同的送禮物件,確實有著不同的訴求。
這一問題表面上看是"送錢還是送禮"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了中華文化的心理內涵。比如: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所欲施於人"的問題;②形式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問題;③排場、禮數、人情、氣派的問題;④"送禮"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問題(或"目的性");⑤主權旁移的人生觀。
其實這道題在2022年紹興一模中也有涉及(錢鐘書的【吃飯】),各位可以對比一下2022年4月紹興一模與該題的聯系與區別。
錢鍾書在【吃飯】一文中寫道:"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吃講究的飯事實上只是吃菜。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了彎的、不甚樸素的人生觀。辨味而不是充饑,變成了我們吃飯的目的……舌頭代替了腸胃,作為最後或最高的裁判。不過,我們仍然把享受掩飾為需要,不說吃菜,只說吃飯,好比我們研究哲學或藝術,總說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樣。"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範文】
1、「建」禮於心,"恪"雅至髓
禮物無處不在,它是傷心失意時的良藥,讓人忘卻悲痛;是功成名就時的獎勵,讓人喜上眉梢。任何處境下,只要收到情真意切的禮物後,一切都會往生機勃勃的方向發展。
中國自古以來便為禮儀之邦,尚禮,更推播禮尚往來。昔日周天子會在「巡狩」時,獎賞社會和諧,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的諸侯國額外土地。這樣將天子的土地額外送給諸侯管理,可見上級對下級能力的肯定。禮物真正的衡量標準不在於其物質價值,而且背後那份送禮的情意。
於個人層面而言,在文化的歷史長河中,蘊涵著深厚情義的詩詞比比皆是,至今仍膾炙人口 。
李白行舟將余下,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蘇軾送友人新婚的祝福詩,鴛鴦被裏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又如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在友人新婚亦送【石榴圖扇】,並題「我寫君家多子榴,今年訊息在枝頭」,這些隨口而出,隨手而畫的作品,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早已在送禮者心中醞釀許久。這些禮物,帶著送禮者心底的期盼,成為真正的無價之寶,成功維系出一段段不朽的情感。
於社會層面而言,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善用禮物,去表達他們內心的情感。
可哪怕無法自己掙錢,也能送禮物給人的孩子,證明了禮物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它飽含了送禮人的心意,便能達到送禮的目的了。
於國際層面而言,送禮能使國與國之間建立良好關系,互助互利,讓世界充滿愛與光明。
國與國之間贈送疫苗,使大家能打破疆域的分割,一起團結一致、眾誌成城地抵抗病毒。可見,送禮也可增加國與國之間的凝聚力,讓世界更和睦、友愛。
雖說「送禮」能表達情感、維系關系,但從古至今,也有不少人以「送禮」為名頭,做著危害社會的行為。
古有大肆斂財的貪官和珅,今有求之不得的綜藝收禮。這種行為應該被制止及譴責,人們不應仗著權勢而笑納各類奇珍異寶。因為他們所做的都是職責範圍之事。而送禮是為了表達情感,而不是給阿諛奉承一個好聽的名字。
人們應該從本心思考所贈的禮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禮物的物質價值,又或者是博取送禮帶給自己的好處。我們要做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使禮能返璞歸真,達到它最初維持關系,表達情感的目的。
2、禮物是人際關系的紐帶
首先,禮物不僅僅是物質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溝通。在人際關系中,禮物是一種默契的語言,承載著贈送者的情感和祝福。透過精心挑選一份禮物,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對方的需求,更是表達自己對對方的關心和深情。禮物是一種傳遞感情的媒介,更是友誼、親情、愛情的象征。
其次,禮物的真諦在於心意的傳遞而非物質的價值。即便是一份簡單的小禮物,如果它是用心挑選,寄托著贈送者的關懷和祝福,就能在收禮者心中昇華為珍貴的禮物。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物品的交流,更是心靈的交流,使雙方的感情得以深厚地沈澱。
然而,有人提出直接送錢的觀點,認為這樣更為直接和實用。然而,這種做法或許會削弱了禮物所包含的深情厚誼。金錢雖然實用,卻難以傳遞贈送者的真摯情感。而一份有心意的禮物,無論價值大小,都能在心靈深處激蕩起感激之情,更能成為一段深刻的回憶。
再者,禮物的真正價值在於建立和維系人際關系。在禮物的交換中,人們建立了更加緊密的聯系。透過贈送和接受禮物,人際關系得以深化,友誼得以昇華。禮物是一種紐帶,將人們的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彼此之間的關系更加牢固。
禮物的真諦在於心意的傳遞,深情厚誼和關懷之禮。盡管有人認為直接送錢更為直接和實用,但禮物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超越了物質的價值,成為一種無法替代的情感表達方式。在親人、朋友之間,禮物是一份珍貴的情感紀念,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成缺的一環。因此,我們應當用心去挑選、贈送禮物,讓這份深情厚誼和關懷之禮在心靈中永存。
4、「專業選擇」導寫
【原題呈現】
(江西、新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報考大學時選專業是關系到個人發展的決策。你想選擇哪個專業?為什麽這個專業對你重要?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思考。
【審題指導】
這道題看似問法很簡單,就是"選專業",這一問題非常切實地 get 到了學生的未來人生規劃,是最貼合學生個人化發展的問題。但是,前面的隱含條件是"個人發展",也就意味著與此對應的"社會發展",隱含著"你如何統籌好個人願景與社會期待的關系?"這個母題(2020浙江卷)。
同時,"你的專業選擇"本身就需要兼顧到現實和理想這兩方面的內容:社會的內卷現實和個體價值追求的問題。當然,我們也並未界定這種理想是看似崇高的"為藝術獻身"還是看似庸俗的"賺大錢當大官",我們沒有必要去將"理想"賦魅為一種有優越感乃至淩駕於他人的權力,每一種專業的選擇都值得尊重,正如人生本不是單向度的。
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這又涉及到了另一個問題"專業和職業"之問:"我們是否要在選擇職業時忠實於自己的專業?"面對專業與職業不對等,選擇屈從亦或是選擇抗拒也成為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認為"熱愛"是選擇專業的最重要的標準。然而,當"熱愛"變為了"專業",你還是否熱愛?比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浙江每年取分都很高,很多人將"中文系"視作白月光,但實際上"中文系"可能並不一定是想象中"吟詩作對"的詩與遠方。面對枯燥的音韻學、訓詁學,面對寫不完的論文和背不完的書,面對繁重如山的科研任務,你還能始終堅守最初的那對繁重如山的科研任務,你還能始終堅守最初的那一份熱愛嗎?所以,不要幼稚地幻想選擇專業就是追逐熱愛的過程,很多時候你之所以熱愛乃至瘋狂是因為你僅僅停留在"門外漢"的地步。對你現在"熱愛的專業"負責,更需要對你未來看清全貌依舊熱愛的"堅持"負責。這些都是具有較高思辨性的問題。
【範文】
抉擇未來,誌存高遠
在迎接大學的門檻時,一個重要而又不容忽視的決策就是選擇何種專業。這項決策牽動著個人的發展脈絡,對未來職業道路產生深遠的影響。面對這個重要的選擇,我深思熟慮,決定選擇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因為我深信這個專業對我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
首先,我對電腦科學與技術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我的選擇中有著深刻的體現。從初中開始,我就對電腦編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喜歡透過程式碼創造出各種有趣的程式。每當解決了一個編程難題,我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成就感,這讓我堅信電腦科學與技術是我追求的方向。
其次,電腦科學與技術是一個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領域。我深知現代社會正迅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而電腦領域作為科技的先鋒,不僅在硬件和軟件技術上不斷重新整理紀錄,也為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選擇這個專業,就如同站在科技的浪尖,可以不斷接觸和學習最前沿的知識,迎接挑戰,迎接創新。這對於我個人的求知欲和進取心而言,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最為重要的是,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就業市場上有著廣闊的前景。隨著資訊化時代的來臨,電腦專業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不僅為我未來的就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也為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作為一個年輕人,我追求的不僅是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更是對社會的貢獻。透過選擇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我相信我能更好地服務社會,為科技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在這個抉擇的過程中,我深感責任重大。這不僅僅是對自己未來的負責,更是對家庭、社會的一種承諾。我深知選擇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發展,更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為社會的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綜上所述,我的大學專業選擇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是對自己興趣和職業規劃的結合,也是對未來社會發展的一種積極響應。在選擇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道路上,我將充滿激情地投入學習,不斷挑戰自己,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中,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歡迎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