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以愛助殘,溫暖同行!他們,上榜「成都好人」

2024-07-18教育

一個好人感動身邊一群人,一群好人帶來滿城文明風,面對危險時,總有人挺身而出;在平凡的崗位,總有人默默耕耘……日前,成都市文明辦釋出2024年第二季度「成都好人榜」(詳見文末原文連結) ,都江堰市大觀鎮紅梅社區聚智青梅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周建林、溫江區公平街道殘疾人衍匠文創基地首席匠人王林江、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張璐榮列「敬業奉獻好人」。他們身上有著怎樣的故事,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怎樣的成績?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

周建林:自強不息撐起創業一片天

人失去光明會怎樣?是陷入黑暗自怨自艾,還是摸索前行不斷探索。今年57歲的周建林是後者,他用自己的創業故事生動詮釋了「男兒當自強」。

13歲因葡萄膜炎導致視力下降。2013年視力急劇惡化。2017年,在一次勞動中,手中斧子脫把將原本還有微弱視力的右眼傷致徹底失明,從此他只能依靠左眼的一線光亮來感知外界。期間,大腿摔骨折,因沒有休養好導致錯位生長,痊愈後右腿比左腿硬生生短了10厘米,從此只能依靠拐杖行走。他的殘疾類別被相關部門認定為:嚴重,壹級。

「眼睛的窗戶關上了,心靈的窗戶卻要開啟。」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痛苦後,他把自身的困難理解為命運的考驗。與人交往,他聽聲辨音,鍛煉自己的記憶力;向外界學習,收聽電視新聞,了解國家大事。隨著內心世界的不斷充實,他接受了自己生理上的缺陷,他給自己不斷打氣,「生活在這個美好的世界,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雖然身體不好,但周建林腦子活,勤思考。他曾經做過木材生意、苗木生意。2016年開始,他將目光瞄準了家鄉的青梅產業,拉來幾位好朋友一起成立了聚智青梅種植合作社。起步非常艱難,面對著品質老化、產量不高的現狀,他和夥伴們到廣州、浙江、重慶等地學習,引進了鶯宿、南高、長農等新品種。2017年,基地執行走上正軌後,為了鼓勵更多殘疾人增收,他將培育的新苗免費發放,並請來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嫁接技術。如今,聚智合作社已吸引青城山鎮紅梅及周邊社區農戶,以及彭州市磁峰等地村民共300余戶(其中有60余戶殘疾人參與),共計建成8000余畝青梅林地。

帶動殘疾人種植、基地用工選擇殘疾人,周建林勤勞致富、帶動就業的事跡也被相關部門關註。2018年至2020年,成都市殘聯以每年10萬年持續3年給予30萬元的幫扶資金,助力基地內部道路等基礎設施提升改造。路修通了,方便運輸了,春季可賞花、夏季可采果,吸引人流研學、旅遊、科普,基地被掛牌為成都市農村殘疾人就業扶持基地、都江堰市殘疾人鄉村振興示範點,他本人獲得都江堰市自強模範,2023年成都市優秀盲人等榮譽稱號。

青城後山是著名的康養之地,每年夏天,來紅梅社區旅居、避暑的外地遊客不在少數。如何借用資源,打造鄉村旅遊,周建林多方尋找契機。2022年,在都江堰市殘聯牽線搭橋下,周建林與一位90後達成合作,共同打造遠遠鄉森林度假民宿。

度假民宿本著生態、環保的理念,依山而建,隱於叢林,既有宜居的配套設施,又有270°山景環繞。在這裏,一年四季還有原生態自然體驗,如采棉花草、掰雷竹筍,采摘蕨菜和挖折耳根、摘青梅制作青梅飲品等。如此良好的體驗感吸引了成都周邊的遊客,每個周末都客滿。

堅韌不屈,始終和命運抗爭;自立自強,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拓展創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周建林的精神品質、胸懷格局,深深感染了周圍的人。

此次獲得「成都好人」,周建林身邊的朋友紛紛說是實至名歸,他則謙虛地表示,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下一步,他還想把青梅產業做大,透過舉辦采摘節等農旅融合的方式,吸引更多流量,希望為青城後山旅遊發展作出貢獻。


王林江 :用紙上衍藝編織就業夢想

王林江從事衍紙紙藝技藝已有9年時間,是溫江區公平街道惠民社區「衍匠」殘疾人文創工坊的首席匠人。

他帶領團隊核心成員彭靖等人,參與制作設計多種衍紙產品,如大運會、世園會、亞洲青少年羽毛球錦標賽、丹巴美人谷「村BA」、熊貓花花、年宵系列產品,團隊制作的衍紙工藝「蓉寶」「會徽」入選為成都大運會的特許商品,團隊制作的「會徽」「桐妹兒」以及川派盆景衍紙畫系列文創產品在成都世園會溫江分會場進行展覽;曾多次參與成都市、溫江區殘疾人技能競賽、文創比賽,制作的紙藝產品獲得成都市殘疾人第三屆藝術節一等獎,成都市溫江區溫江禮物設計創意獎。

因患先天肢體侏儒殘疾,王林江的身高在小學時就定格在1.3米。他曾長時間感到失望無助,但在2017年被介紹到公平街道接受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後,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王林江做出的產品讓指導老師贊不絕口,精美的作品一展出,立刻獲得了大家的認同,有人當時就想要收藏。

圖源紅星新聞

透過不斷努力,王林江對手工衍紙作品制作已爛熟於心,所在團隊40多位匠人的產品也得到了市場認可。2021年,王林江代表的匠人團隊成功創作衍紙工藝「蓉寶」「會徽」,兩者入選為成都大運會的特許商品。2023年3月27日,大家一起制作的衍紙工藝「會徽」,還作為成都人民的禮物,贈送給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由代理主席雷諾·艾德接收。2024年4月26日,上新的成都世園會會徽衍紙作品,同樣作為成都城市禮物,贈送給了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主席卡皮塔尼奧。

圖源紅星新聞

目前,已經有百余名殘疾朋友參與到衍紙畫的培訓、制作之中。他們所在的衍匠文創殘疾人文創基地,最早源自2016年成都溫江區殘聯組織的系列殘疾人技能培訓專案,品牌註冊於2020年。「大家學會衍紙工藝後,就業形式特別靈活,有的在文創基地開展培訓輸出,有的在家裏制作產品,還可以透過線上商城和線下文創市集、追夢列車門店等渠道銷售。」王林江說道。


如今,王林江等匠人有熊貓系列產品、世園會吉祥物衍紙畫等熱銷產品。他們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年平均售賣衍紙畫手工藝作品約4000件,年開展衍紙文化類培訓與活動30余場,人均年收入2.8萬余元,累計銷售額達400萬元。

張璐:用愛與責任護航折翼天使

1992年參加工作,2018年放棄城區優越的工作環境,從普教調入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學校擔任校長。張璐,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頭紮進特殊教育天地,深耕細作,厚積薄發,帶領特殊教育學校走上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

選擇特殊教育,便選擇了一種愛的使命。每天清晨,張璐張開懷抱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她熟悉每一個孩子的姓名、障礙類別、脾氣特點等,時間久了,孩子們都稱呼她「校長媽媽」。針對特殊兒童現實基礎,在探索課程建設中,從孩子會的開始,從孩子需求出發,孩子能學什麽,學校就教什麽,同時從職業教育方向,從融入社會倒推,孩子們缺什麽,學校就教什麽。透過深度挖掘特殊教育內涵,拓展特殊教育外延,學校以「我們是星光」為主題,將德育與學生勞動教育和職業實踐相結合,開發了系統的學生成長活動課程。

「星光工程」實施內容以「愛」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構建了五大專案工程,即:為特殊兒童提供優美環境的「星光環境工程」;保障特殊兒童實作最美的課堂在路上的「星光課程工程」;為特殊兒童提供實訓崗位的」星光追夢工程」;為激勵師生不斷提升的「星光獎教獎學金工程」;為輔助教學的「星光誌願者工程」。

在張璐赤誠之愛的感召下,一大批企業、專案、誌願者,加入了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共建隊伍。目前,共有32家愛心企業,93個專案,16342名誌願者,22個職業導師參與到學校的師生發展共建中。特別是全國第一家建在校園裏的「熊貓郵局」「長峰特愛農場」以及建在灌口街道柳河社區的「融愛空間」專案,透過街道、部門、企業、社區共建,有效整合企業、教育、非遺、殘疾人就業等資源,成為「助殘育人、資源共享、區域文明」的典範。目前,「融愛空間」已經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全學段特殊學生全服務鏈綜合體城區點位。

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的孩子,每年初三畢業後,大部份學生沒有機會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這些孩子何去何從,無不揪著張璐的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1年9月,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培智職業高中第一批學生順利入學。學校建立了「目標全程導向,整合約步運作,基地分類建設,安置有效銜接」的培智職高辦學模式。辦學三年以來,學校逐步實作一人一案教學,一人一案實習,一人一案就業」。今年暑假,第一批12名孩子已順利畢業,其進步和風采,獲得了家長、社會的高度認可。

「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 面對特殊兒童,張璐作為校長,用一顆愛心為他們撐起成長的天空;面對特教事業,用一顆愛心詮釋教育的使命擔當。這顆愛心,溫暖了一群人,更溫暖了一座城。 」此次主辦方的道德點評給予了張璐較高評價。

獲得成都好人,張璐說,將以此為起點,繼續前行。未來,她將滿懷深情並持之以恒,用愛與責任護航折翼天使。

—END —


來源:綜合文明溫江、溫江區殘聯、都江堰釋出、都江堰市殘聯

編輯:成都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