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六年級兒子做兩道數學題要花一個小時,怎麽破?

2024-03-21教育

做數學作業,花多少時間才合適?花一個小時解決兩道數學題,是不是浪費時間呢?家有六年級娃的花友@蝸了牛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每天晚上都計劃好。先是校內功課過一下,做點「媽媽」牌課外數學題。每天【學霸】練習冊一頁,提高一下數學水平。後面的時間留著英語讀背和課外閱讀。

但有的時候,數學題兩題,能給我浪費一小時,題目死摳做不出來。我只好講給他聽,讓他再弄明白,再講給我聽。‍‍‍

一個晚上,這麽折騰就很晚了,英語背默和課外閱讀的時間就沒了。

太讓人焦慮了。數學不搞嘛,不弄明白,也不行。

有些花友認為,遇到這樣的情況,

應該回到學習的初心,培養孩子的自驅力...

花友@月影婆娑說:

我覺得樓主首先要搞清楚學習這部份數學的初心是什麽?作為一名輔助娃在數競班裏摸打滾爬一年半的老母親,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一些數競題我和娃加一塊鼓搗兩小時才鼓搗出來的也很正常。

題主說搞這部份數學花掉的時間有些「浪費」,那就需要先搞清楚,帶娃搞這部份的初心到底是什麽,

目標不同,投入、規劃自然不同

若是打算將來走數競,那我想說每天這一小時真不算多,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見長,本來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好多學校在競賽生備考競賽階段,其他的學科是要讓路的。

對於數學這種邏輯嚴密的學科,想要擴充套件思維和深度,更需要投入精力去搭建起思維體系來,所以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它同語言的學習積累大不相同,所以使用的學習方法自然也不同。

若是樓主僅為啟發孩子思維,或是受時間限制嚴重,那以下措施供樓主參考:

1.確定這部份學習的優先級或者重要程度,如果不是當前緊迫的,可將這部份學習安排在其他科目學習結束之後。並且不必強調每次學習的數量,而更多地關註學習的質素。

2.日常閱讀一些介紹數學思想和數學史的書籍或教材(最好找可讀性強的教材),形成孩子對數學架構的整體意識,並對基本數學思想的套用有一定的了解。

3.進行專題化、模組化學習,多研究經典例題,並從中提取出一些方法進行總結。

4.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限定每道題自己的思考時間,即便是沒有做出來也沒關系,把自己當下能想到的步驟和思考講出來,然後去研究答案,將自己的思考與答案相結合,進行整合、提取、糾錯,並形成自己的認識。

數學思維的拓展或者說攻克難題,它是一個與日常應試截然不同的過程。

日常應試很大程度上考察的是基礎和熟練程度,所以透過題型的歸納來學習,應試時是一個辨識題型+套用方法+即時解題的過程。

但是數學思維的搭建其實是為解決未知問題準備的,所以需要的是將思想、知識、方法進行網狀關系構建,並對實際問題進行拆解、組合、再創造的過程,思考的模式與應試很不相同。

花友@明朱安娜說:

「做兩到數學題,能給我浪費2個小時」,一段簡短的文字透著媽驅味道。

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

有沒有想過,他本身就抵觸學習,抵觸媽媽牌作業,把時間無限拉長,反正做完了,媽媽也會給我布置其他的作業,不如我磨洋工,磨到睡覺。

花友@歸巢鳥說:

「媽媽牌數學題」,這麽叫就先輸了一半,因為時刻提醒娃這是媽媽給的,心理暗示很壞。

別搞品牌,數學就是數學,是娃自己覺得有意思才主動學的,不是任何別人強加的。

當然,如果父母就是數學家這內容就是父母搞出的定理,可以這麽叫,因為這是極大的激勵。

也有花友提議,

可以根據孩子的水平放慢速度,無須著急...

花友@光塵說:

題目難,自然做的慢。這種深度學習是有意義的。

其實計劃滿滿當當,每天蜻蜓點水,感覺搞了很多事情,但是深度進不去,孩子沒有進入沈浸式學習狀態,體驗不到心流,沒有愉悅感和成就感,不喜歡也正常。

低年級孩子註意力集中不了那麽長時間,一天搞很多種類可能還行,到了高年級,沒必要再去遵從那種所謂的學習計劃,

讓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就算閱讀,也是應該至少半小時以上才能進入書中的世界吧,晚上沒有那麽多時間就主攻一個方向,搞一段時間可以根據學習情況調整主攻方向。

所以我家一般會周末或者放假拿出兩三個小時搞數學,大塊的閱讀時間也只有放假。

花友@綠晨說:

數學要學會一個難的知識點,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家長不能既要又要。必要時候就得取舍。

孩子肯學,肯去花時間攻克那個難點,家長就應該謝天謝地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這種鉆研精神的。

學霸練習冊

花友@friday1103說:

慢慢接受 。我看了你標註的孩子年齡在五年級。如果到初二幾何,一道題目搞一小時很正常,他先做,不會,你再講,講完他訂正,再講給你聽,這樣一來一回,大概得一小時。但只要真的弄懂了,還是很值得的。

不用太著急。倒是腦力是否跟得上是個大問題。我一般這種強度的學習,也只能支撐2小時,多一點,自己也受不了。

花友@上海小囡說:

才十一歲就不要那麽辛苦了,平時(周一到周五)抓緊時間閱讀,周末集中火力三個小時數學(解決專項問題由淺入深),再花一個小時帶孩子一起開發數學興趣。

數學是科學的基礎,數學和經濟,數學和人工智能…慢慢在數學的世界中開啟自己。

【什麽是數學】

花友@Jessica1013說:

遇到不可控,先放手,不鉆牛角尖 。

新一年級,不滿7周歲的男娃兒,理解力確實跟不上,問題問問都會,但是抓不到做題的關鍵點;遇到這樣的問題,原理上沒有問題的,我就先放一下,去玩,去跑,很靈光的,出去玩一圈回來立馬開竅了。

我想在低端,我需要教他,容易的先解決掉,有問題的,放到後面;需要花費時間的,講不通的真的要暫時放一下。

知識性的原則性的問題,一點點慢慢積累。中學高中,確實也是孩子需要投入精力的時候了,他需要鉆下去的信念和勇氣,如果每天都是這樣,那可能需要降低難度,再去鉆了!

花友@坐井觀天的青蛙說:

如果偶爾一個小時做兩道,那是正常的,遇見難題都需要思考。如果每天都這樣,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題目太難了,和孩子的水平不匹配。

這樣做浪費時間不說,還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可

以適當降低難度,讓孩子從能入手開始,逐步加深。

@匿名花友說:

兩道題一個小時的話,能不能改成一天一道題,一道題半個小時。

題做得慢,本質上還是概念理解不到位,思維能力不到位,孩子能力沒發展起來的時候,以基礎題中等題為主,強化基礎概念基礎模型,讓孩子有個好基礎,對數學也能維持興趣。

難題也可以做,把握好時間,十分鐘想不出來就公布答案,能接受就接受,接受不了以後慢慢來。

個人認為紮好馬步比學各種花拳繡腿更重要,馬步紮得越穩,後期再學各種招式那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