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父母不允許子女剪斷「心理臍帶 」 ,他們將成為「心靈啃老族」

2024-07-18教育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代溝」已經成為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普遍現象。

這中間最重要的其實還是中國共生式的家庭關系。

通俗地去解釋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孩子在出生之前,跟母親是透過生理上的臍帶共生,在孩子出生後臍帶被剪斷,但心理上的臍帶卻沒有被剪斷,孩子也在心理上一直沒有辦法斷乳。

沒有剪斷心理臍帶,會共生到相愛相殺,適時割斷與孩子的心理臍帶

孩子和媽媽,是永遠聊不完的主題。

在子宮裏,我們和母親的關系是共生的,對於胎兒來說,母親即我,我即母親。

胎兒經過分娩或者突然剖腹被脫離子宮的過程成了嬰兒,來到一個全然的新世界。

父母再愛孩子,都不可能陪孩子走完一生。換言之,該孩子自己走的路,必須讓他自己走。

也許在行走的途中,他會摔跟頭,但他也因此學會了自己爬起來,並不斷學會爬山、涉水、奔跑……

當你伸手去攙扶的時候,其實你就讓孩子失去了一次寶貴的學會行走的機會。

在經歷出生痛苦和外界諸多新事物的巨大刺激下,能讓胎兒感覺到最熟悉、最安心、最安全的是母親,母親心跳的節奏,母親的味道,母親的聲音,母親的體溫……

要活下去的本能,讓我們本能的繼續想與母親共生。

子宮幻想是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奧托·蘭克提出的心理學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因為出生痛苦的刺激下,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母親的子宮。

這也是人最不可能實作的願望,不影響我們在現實環境中不斷的去追求,去創造類子宮環境,好讓我們處在一種穩定、溫暖、安然的感受中。

人出生後臍帶被割斷,成為一個生理的個體。

可是人與父母(或養育者)還有一條心理臍帶需要適時的被割斷,否則將仍然像一個被拴在柵欄裏蹣跚學步的小孩。

他不能離開繩子長度的範圍,他的發展受到阻礙,而且這種放棄了的成長自由就會指向內部,使怨恨與憤怒郁積惡化。

盡管有些人在繩子範圍以內好像也進展得相當好,當他們面對婚姻、離開家去上班或者最終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會深感不安。

在每次遇到危機的時候就傾向於「回到母親身邊」。

出生之後你又進入另一個「子宮」,一個可以養育你到成年人的「子宮」——「原生家庭」,由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以情感為界限。

你在原生家庭裏繼續成長,開始的時候離不開父母。

剛出生的時候,嬰兒和母親的關系是共生的。

嬰兒處在和母親心理融合的階段。

母親照顧孩子飲食起居,孩子也透過母親表達需要。

這是一種彼此融合的體驗。

孩子也會產生一種全能感。

這種共生的關系,慢慢要走向獨立,這是個體化的過程。

孩子會發現,母親和自己並不一樣,自己也有獨立的需要。

他們會嘗試獨自探索世界,去尋找自己神奇的「力量」。

這是他們自主意識的萌芽。

1-3歲也是孩子個體化的第一個階段。

他們心理上有了自主的意識,盡管在能力上還需要父母協助。

個體化的第二個階段,是12-18歲青春期。

這個時期,孩子有著初步獨立的能力,還要心理上建立獨立的自我。

這需要他們擁有獨立的情感客體。

父母的影響並不再是唯一的了。

他們要建立家庭以外的親密關系,包括友情、愛情等等。

這時,孩子和父母的關系,特別是與母親的關系,將受到嚴重的考驗。

原先和母親的一體感不再適用了,他們之間需要發展新的獨立邊界。。

有些時候即使青春過了,孩子和母親未能發展這種邊界。

他們的關系會出現不舒服的膠著。

媽媽會習慣性地侵犯孩子界限的私密。

孩子也會因為媽媽不理解自己而苦惱。

很多孩子都有個幻想,能夠改變父母,滿足自己的需要。

可是,父母非但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甚至會剝奪自己的一些需要。他們會很生氣,想要爭奪關系中的主導權。

當他們發現父母無法改變時,他們會有一種絕望感。

這是一種依戀情感的斷裂。

孩子和母親的一體感,這既是一種依戀,也是一種負擔。

真正的關系,是兩個人的關系。

一體的感覺,終究是幻想。

打破這種一體感的幻想,是開始心理獨立的第一步。

有人到了30歲,甚至40歲還在這個過程中,有人甚至對此毫無覺知,一生都沒有完成,比如啃老一族。

孩子出生時要成為獨立的個體,需要醫生剪斷臍帶,生孩子之痛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從而選擇剖腹產,麻醉下剪臍帶就不痛了。

生理上的臍斷雖然斷了,孩子與母親在日日的相依為命,相濡以沫中,情感上的臍帶卻越來越深厚,所以當孩子成年後,還需要再剪一次臍帶,並且這個臍帶要母親親自剪,臍帶剪斷了孩子才能在心理上,人格上成為獨立的個體。

有些母親因為剪臍帶太痛,因為不舍與孩子分離,遲遲不肯剪斷臍帶,導致孩子無法在人格和心理上真正獨立,會成為媽寶男媽寶女。

有些母親,在溫暖和依賴還沒給足時早早剪斷臍帶,讓孩子缺愛沒有安全感,帶上原生家庭的創傷。

所以心理上的臍帶什麽時候剪,怎麽剪,都是對老母親智慧、勇氣和格局的考驗。

當他從媽媽肚子裏出來之後,他與媽媽的連線不再是靠臍帶,而是靠與媽媽之間的依戀關系。

孩子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得到父母積極的回應。

他不會擔心自己被拋棄,不用擔心自己會不被愛。 離開媽媽的子宮,媽媽的懷抱依然是他安全的港灣。

即使隨著他慢慢長大,發現媽媽不是全世界,發現媽媽不可能隨時在自己身邊時,他內心依然有一種力量:

相信自己身後是有懷抱的,相信自己永遠是被愛的。

這種力量,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於我們 「想象出來的環境」 有關。

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鳥兒的翅膀就是它的安全感,而樹枝不是。

它相信自己翅膀的力量時,它就可以不在意樹枝是否安全。

它認為自己的翅膀沒有力量時,它就會覺得樹枝太不結實。

而母親與子女,從相遇就是血肉相連的,連著骨頭帶著筋地走過很多很多年,分離時的痛苦和不舍,全由母親承擔,因為孩子有更精彩的世界吸引他,感覺不到痛。

作為母親,我們有這個勇氣,智慧和格局嗎?

我們能在最合適的時間,幹脆利落地斷剪臍帶包紮傷口並讓自己知孩子都感覺不到痛和牽扯嗎?

每個人潛意識裏,都住著一個「內在小孩」。

父母在真實世界裏如何對待孩子,基本上取決於「內在小孩」向外的投射。

如果一個媽媽的「內在小孩」是豐盛的,充滿愛的,那她自然就會看見孩子真正的需求,並且給予。

如果這個「內在小孩」是缺愛的,在某些方面相當匱乏,那她就會把這個「匱乏部份」,全然投射給真實世界的孩子。

舉個例子:比如你小時候經常被忽視,這種童年形成了你「內在的缺愛小孩」。

後來,你當了爸爸或媽媽。

你看見孩子就有一種付出欲,恨不得什麽都幫他完成,感覺怎麽愛都不夠——也就是所謂的「溺愛」。

你會有一種強烈的犧牲感:天吶,我真是一個偉大的媽媽!

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在的缺愛小孩」罷了。

「分離是一生的主題」。

無論分離有多疼,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分離和愛同等重要,它們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主題,它們一起作用,讓一個人成長,讓一個人成為他自己。 「

拒絕分離,就等於拒絕成長,」「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是兩個人。

如果不懂分離,兩個關系親密的人就會黏在一起,而這是很多人生悲劇的深層原因。

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

因為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這樣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親子關系如此,師生關系、情侶關系等親密關系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絕分離,愛就是「假愛」。

不懂得分離的兩個人黏在一起,你幹涉我的空間,我侵占你的空間,兩個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長。

在孩子3歲之前與孩子共生是有利於孩子生長的,3歲之後父母就需要逐步結束,「扶上馬,送一程」「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孩子早晚是需要活成自己的,父母也早晚都需要接受「兒孫自有兒孫福」。

作者簡介:柏林

心理咨詢師、塔羅牌占蔔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命運如刀,讓我和你一起領教。

如需考前心理賦能、心理咨詢、塔羅牌占蔔、商務合作,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