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什麽時候開始,學校頒發獎狀的性質就變了呢?

2024-07-09教育

「爸爸,今年我又是三好學生了,我是不是很棒?」

曾幾何時,每到學期末,孩子們最期待的除了假期之外,莫過於就是自己一學期所能獲得的獎狀了。獎狀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張紙,但卻是作為學生所能憑借自己努力而得來的榮譽,也是切切實實對自己一學期努力的肯定。

獎狀是榮譽的象征,也是激發孩子們上進心的外在驅動。還記得以前,我們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一進門,映入眼簾的都先是墻上那貼滿的獎狀嗎?那時候獎狀可都是全家的驕傲,也是孩子懂事、有能力的證明,老一輩都對每一張獎狀如數家珍,似乎不僅是孩子的榮譽,也是他們的榮譽。

但不知何時,這個獎狀的味道突然變了。從學校開始分了階層開始,每個地方都有那麽幾所公認的較為優異的學校,無數家長都擠破頭地想把孩子送入其中,在當今關系社會盛行的時代,這些家長們都在拼盡全力托各種關系先確定進入學校,然後再利用各種資源進入該學校的名師班。

我所知道的,在我女兒升小學的時候,要進名師班主任班級的孩子已經排號到了兩百多位,而班級只收52個學生,那怎麽辦呢?最後結果就是擇「優」錄取。所以最後造就的就是班級裏52個學生都是「關系戶」,沒有一個是背景簡單的。而作為班主任,就不僅要會教學,還得深諳權衡之術。

小學時期,最重要的校內榮譽莫過於每學期的三好生、五育之星、紅領巾獎章和優秀少先隊員了。

我慶幸的是我女兒所在學校和班級,較為平民化,寒門居多,這就更好的形成了良性競爭。主要的學校榮譽都得靠孩子自身綜合水平獲得,班內職務、學校職務都得競爭上崗,所以在我女兒學校,對於這幾個主要榮譽的評比在孩子看來也是重中之重的,都會羨慕那些獲得榮譽的同學,也會有為此努力的動力,而作為鼓勵,也會分發其他孩子一些其他方面的小榮譽。

但到了我上面提到的那種「關系戶」班級,那可就不一樣了。校內榮譽從來都沒有什麽良性競爭,公平競爭。

首先,裏面的孩子大部份都足夠優秀,因為能進這所學校,甚至能進這個班級的家庭背景都不簡單,有足夠的資源去培養孩子,這些家長也足夠卷。

然後,在臨近期末前,幾乎大部份家長都會主動找班主任了解孩子情況,加深下關系,期待孩子能在期末獲得的榮譽能高人一等。

最後,班主任為了平衡各方,榮譽就沒有辦法擇「優」錄取,而是輪流獲得。什麽是輪流獲得呢?就是把三好生、五育之星和紅領巾獎章每學期分發給不同的孩子,幾學期之後,所有孩子都能輪上一回,大家的校內榮譽就都是一樣的了。

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們幾年下來都不理解這些榮譽是怎麽獲得的,學習好的孩子在期待著榮譽的時候,榮譽卻到了表現平平無奇的孩子手中,而表現平平無奇的孩子更加有恃無恐,覺得自己反正混著混著也有榮譽。這對想進步的孩子無疑是一種打擊,而對於那些掉隊的孩子也是一種不良之風助長。

還有的就是學校的一些教師子女,我覺得教師子女可以被學校優先錄取無疑已經是得到的常人所沒有的照顧和便利。但難以想象的是,他們在學校卻還有更多的區別對待。在學校的大小比賽,無論如何,教師子女基本至少獲得一個最低獎,而同等表現的情況下,教師子女也基本優先一個獎級。評比大的榮譽,比如優秀少先隊員,校內十佳等,教師子女也優先占了部份名額。

當然,還有更多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說的是,在關系社會盛行的年代,想保證教育的絕對公平實在是太難了。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事,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力所能及的去保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能做到公平,發揮獎懲措施該有的能力和作用,讓孩子在學校裏無憂無慮的專心學習知識,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