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探討隋唐五代宋印章的不同特征,分析古代文人印出現的原因

2024-06-29收藏

文|峰哥

引言

璽印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現存實物證明早在先秦就已出現 ,主要作為象征權力和社交的憑信。隋以前,印章的規制基本都屬於秦漢印章之序列。從隋朝開始,印章相較秦漢開始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隨著印章自身的用途和與印章相關聯的介質而產生的 ,首先是紙張的普及,它徹底改變了傳統書寫的習慣,從簡牘到紙張。隨著紙張的普及,印章的使用方式也逐漸轉變。作為封緘使用時,印章鈐蓋在封泥上,固白文居多,也不需要蘸取印泥。

所以隋朝以前的印章,印面都沒有印泥的痕跡,紙上書寫日漸增多,印章由封緘作用逐步演化成在詔書後落印。

朱砂印泥也隨之應運而生,早期印泥主要以朱砂蜂蜜為原料。印章蘸朱紅色印泥後鈐押於宣紙之上的做法徹底改變了印章的套用範圍。

不過由於這種初級階段的印泥跑油現象嚴重,容易造成蓋的印文模糊不清,這也導致了印章的尺寸開始逐漸變大,且由白文逐漸變成了朱文,因白文印章一旦出現印泥跑油現象就會洇掉字跡,而朱文印鈐蓋後即使跑油,只會使字的筆畫變粗,不至於洇掉印文。 隨著朝代更叠,印章風格也在不斷發展變化 。

一、隋唐時期印章的發展

隋朝的印章比秦漢印大了兩倍有余,起因在於從鈐蓋的原始材料如竹簡繩索上的封泥、印匋或軟泥封緘等其他材質轉變為紙質,包括皇帝的詔書也不再使用竹簡,而是使用絹、綾以及宣紙的方式。

這幾種方式的出現,使原有的封泥上鈐蓋以作印信的方式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印泥」的出現不僅代替了封泥,更加速了印章形制的變化 。隋朝早期出現的印泥,其制作工藝尚未成熟。

我們現在的「印泥」是用「艾草、冰片、朱砂、蓖麻油」等材料攪拌而成,而早期的「印泥」只用「蜂蜜和朱砂」這兩種材料混合制成。

這樣的印泥因為蜂蜜中的水分與朱砂融合不夠,攪拌不均勻,導致在較短的時間裏朱砂就會沈底,與蜂蜜分離。

因而在宣紙上鈐蓋印章後,印兌出現跑油和浸油的情況, 業內稱之為「洇油」

秦漢印最大不超過2.2厘米,這種白文小印使用「印泥」鈐蓋在紙張上,不用多久時間就模糊成一團,難以辨識印文內容,使得印章失去效力。

透過放大印章尺寸和印面文字能改善這一情況;而朱文的線條比白文的「留紅」更細,不容易被洇油影響辨識,常用的白文官印變朱文成為這一時期印章的標誌。

唐代印章自其伊始就出現了新的發展勢頭。

官印的發展與完善屬歷史慣性,由於唐代官員的增多,為了及時頒授官印,以蟠條焊接官印這種特殊的制印之法便在唐初出現。

這一種方式是用一個3至4厘米底部凹陷的印坯,再用事先準備的銅條蟠鑄在凹陷的框內,使其蟠成所需要的字形, 再加以焊接,形成的銅條蟠印。

但這一狀況並沒有貫穿整個唐代,唐代中期因政局穩定,禮部鑄印官就不再沿用銅條盤鑄這種方式,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去打磨官印,固官印仍然延續隋以前的鑄造法, 但形制上已經基本固定。

二、唐代印章機制對五代印章的影響

五代十國時期,國家陷於分裂之中,印制也比較混亂,對於五代的印章法度情況來看,

【宋史】曾用「篆刻非工」來概括它。

在前蜀永陵地宮中出土了一個全國獨一無二的兔首龍身謚寶,系前蜀皇帝王建隨葬的印章。

印文以白文刻制在11.7厘米×107厘米的漢白玉上,其內容為「高祖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謚寶」,是參照當時所用的璽印形制而來的。 五代十國時期的官印由於政局動蕩,發展時間偏短,未形成一定的藝術風格及官印制度。

從前蜀永陵出土的謚寶來看,五代的官印基本繼承了唐代官印的制度,印章大小基本以3厘米以上的大印以及多字印為標準,又因為唐代實行的銅條蟠鑄為基礎,大部份還是因為蟠鑄的原因,印文字型無法再進一步縮小,印章隨之也大起來。

謚寶卻又不同於平時使用的印章,屬於明器,因而又使用了玉石刻鑿的方式。

又如五代寬邊朱文隸書印,其印文是「右策寧州留後朱記」,印章尺寸長80毫米,寬35毫米,高34毫米,重186克。鐵質,鼻鈕,朱文隸書。

印文結構寬博,橫平豎直,伸頭舒足,筆畫粗細對比明顯,朱白對比強烈而中間又有過度,富有韻律感。可見五代時期還是以大尺寸多字印為主, 同時融入了隸書、楷書的朱文印章進入官印制度。

此時多數使用朱記而非某某印的形式來進行刊刻,實際唐宋官印中也有末尾不用「印」,而用「記」或「朱記」替代,此「朱記」乃「印」的含義。而後人謂之的「朱記」,泛指唐宋以後印章蘸紅色印泥鈐於紙帛上的銘印。

唐宋朱記是中下級官印的專用,其文字樸實、稚拙,無一般官印排疊裝飾、基本布滿的特征。具體特征是:不全用篆書入印,而出現以隸書或楷書入印;

印文較少盤曲折疊,章法結構拙樸自然,不作刻意安排;四面多是長方形狀的;最顯著的一條就是印文最末均有「記」或「朱記」的字樣。

這類官印它既不同於官印的整肅,又與文人印的典雅相去甚遠,而與下層百姓的質樸之風一脈相承, 是傳統民間藝術在印章上的反映。

「朱記」的獨特趣味和意境,為豐富印章藝術形式做出了貢獻,其與眾不同的形制,在篆書印林中,開了隸、楷書入印的先河。

三、宋代印章的發展

五代十國時期的官印能夠作為佐證的不多,但是從文獻和近期被確認的五代時期的一枚後蜀官印來分析,北宋的官印鑄造源於後蜀,風格上沿襲唐代。

在漢印印文中見過筆畫稀少為盤曲多道填滿的寫法,這種寫法稱之為 「鳥蟲篆」。

這種書體常以錯金銀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變化莫測、辨識頗難。鳥書蟲書不僅見於容器、兵器,亦見於戰國古璽及兩漢銅器、印章、瓦當,

其名在許慎【說文解字敘】中還被列為「秦書八體」之一,當今統稱為鳥蟲書。

鳥書與蟲書都是以篆書為基礎演變而成的一種美術字型,郭沫若認為鳥蟲書是「於審美意識之下所施之文飾也,其效用與花紋同。

中國以文字為藝術品之習尚,當自此始」, 這種篆體到了宋代以後的官印套用逐漸增多 ,並且頻繁的使用此方法。

這就是我們後來稱為「九疊篆」,這種格式多見於宋代的官印款識,九疊篆是這個時期印章的主要風格,雖不一定真的把每個字都屈曲九疊,但實際上也存在六、七、八、十或更多更少的狀態,這個是根據印面排布而專門設計,沒有固定格式。

宋金時期的疊篆制度記載很有限,特別是具體的 疊篆之法 , 更是語焉不詳。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推測疊篆字形的處理辦法,至少包括四個方面:

其一,直線變曲線,把相對簡單的線條變得復雜,使得稀疏的筆畫變得茂密;

其二,單線變復線;其三,改變結構,為了便於處理疊筆,改變結構是常見的現象。

其四,采用減筆字,某些筆畫繁多的字,沒有空間可以加疊。就采用它的異體字,無論俗體或者古體,可疊即可。

宋時期印章背面開始刻有年款,其字型或鑿或蟠得七扭八歪的,有的款識明顯帶有落刀、起刀、側鋒的特征,粗細變化多端。

這些刻款明顯是由工匠手工鑿刻而成, 這種鑿款方式開印章刻款之先河, 並一直沿用到元和明。這一形式在出現後迅速崛起並在隨後的幾個世紀一直流行,是篆刻藝術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份。

四、自用印的開始及文人用印的興起

整個唐代,都尚未發現一位書畫家用自用印來落款,這就是說唐代還沒有使用款印的習慣,甚至包括文人往來的尺牘等創作行為方面也無任何蹤跡。

這只能證明唐代的書畫家並沒有將自己的印章鈐蓋在書畫作品上, 並不能直接證明唐代書畫家沒有自己的印章。

這一歷史行程的開啟並非在宋代,而是五代十國時期,前蜀茂州刺史許承傑,

【十國春秋卷三九·前蜀五】載:「每修書題印,微有浸漬,輒命改換,書佐苦之」。

這裏所謂的「題印」既是蓋印、鈐印,與題款意義一樣。從這一記載可以推斷,在前蜀時期就已有人在書信的來往中開始使用自用印了。

另在後周廣順二年,李毅因臂傷不能執筆簽署公文,太祖乃特許其「刻名印署事」,即令李毅刻私印鈐押以代替自寫奏文。

這是繼前蜀許承傑之後又一款印之例。標誌著自用印正式介入公文和信函,使書畫款印的出現有了契機。

這是五代十國時期印章使用方式啟宋的代表,更值得一提的許承傑是首位使用款印作為信印的文人,之後文人使用印章落款的情況逐步增多,使得文人用印開始成為風氣,進一步促使印章在自用印以及書畫款印、藏書印中的發展。

在後期考古發掘及書畫鑒定中,宋代已經出現了很多書畫款印和鑒藏印,也都是在受到五代十國時期印章風格影響的基礎上繼續不斷變革而來。

宋代的自用印伴隨著宋代文人畫的興起,便有了文人自己治印的苗頭。

其早在唐宋時期確實就已經有了,這可以說是印學史上的一大轉折, 標誌著印章從早先的實用性向藝術性邁進。

目前能夠看到最早的自刻石質印章是藏於新昌博物館的南宋時期「廬淵」印,印面似漢玉印。這說明用石頭刊刻文人自用印早在南宋時期就已出現。

五、結語

綜上所述,由於隋唐時期書寫媒介的改變促使印章規制的改變和發展,經過五代十國時期的承啟演變,隨著宋代文人畫的興起,讓原本只屬於官方封緘用途和代表官職權威的印章 進入到文化生活層面 ,開啟了文人治印和自用印普及推廣的新篇章,篆刻藝術也逐漸成為獨立的藝術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