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小版張為何淪落為打折票?

2024-06-16收藏

小版張郵票是為了滿足集郵者需求,而特殊設計的郵品。它以發行量少,版面面值低,邊飾精美為優勢,一度成為集郵者喜愛的品種。發行以來,市場價格節節攀升,甚至成為了高不可攀,可遇不可求的集郵品。

但是今天,它卻備受冷遇,甚至淪為打折票,也就是低於面值也沒人買。這是什麽原因呢?我們今天研究這個,就是為了找到其中的根源,希望在以後的新郵銷售中能夠改正……


讓我們從新中國第一枚小版張發行說起吧。那是1979年,為了紀念中國展覽會在美國舉辦,首次發行了J59「中國展覽會」小版張,發行量2.7萬版。在美國發行2.2萬版,國內發行0.5萬版。

隨後1980年--1983年,國內又陸續發行了白鰭豚小版,紫貂小版,文學家小版,中日郵展小版,金杯小版等5個小版張,這五個小版張,沒有發行大版張,所以有大量的破版成單套票的情況,因此小版張存世量稀少,一直是投資保值的佳品。


到了2003年,小版票迎來了發行高峰。2003年的郵票全部改為小版張和大版張各一版;

到了2004年,將當年郵票中的12套改為小版張和大版張各一版,其余只發行大版張;

2005年時取消大版張,全部改為小版張發行;

從2006年開始,每年選擇10套左右郵票按照大小版各一版發行,其余只發行大版張,一直延續到現在。不同的版式所形成的行情大不一樣。

2003年和2004年小版由於發行數量較少,只有40-100萬,今天市價依舊高於面值數倍;2005年小版由於有破板配年冊的消耗,現在的市價也在面值以上;2006年以後的大部份小版張就差多了,大部份已經跌近面值,甚至還有跌破面值的。為什麽大部份小版張為啥淪為打折票呢?



首先是銷售模式阻礙了收藏者需求。小版張采用了限制預定的模式,讓很多想要購買小版的集郵者屢屢空手而歸,時間久了也就失去了興趣,需求自然也就大幅減少了。還記得郵票發明人羅蘭希爾推行現代郵政的故事嗎?

正是由於降低了郵資,才讓更多的人開始使用郵政服務,這反倒讓郵政扭虧為盈。小版張也一樣,限制預定看似提升了市場價格,其結果反倒是關註人少,越發危機重重了。集郵的興盛只能走群眾道路,光靠少數精英是行不通的。



其次沒有消耗。為什麽JT小版張能夠久經不衰呢?因為它有破板消耗;為什麽同樣100多萬發行量的2005年小版大全套不打折呢?因為它只有小版,沒有大版張,配年冊有大量破版消耗;而2006年以來的小版張都是大小版同時發行,小版沒有任何破版消耗,發行多少,存世量就是多少,長此以往,很難有上漲的行情。

綜上,小版張的隕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解決的辦法就是敞開供應,至少也要適當擴大供應數量,這是培育需求量。同時 盡可能改為單一版式,讓小版有破板消耗,這是減少供應量。兩者共同作用,何愁小版張不受歡迎呢?

來源:畢氏郵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