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錢幣雜記:商代銅貝

2023-12-05收藏

大約在三四千年以前,我們先人使用貝作為貨幣,那是海貝,有槽齒,也叫齒貝。它們多產於南海,色澤光潔,堅硬耐磨,且體小、價高,適合作貨幣單位,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當時人們就把它們當成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來使用。這種貝幣在中國遠古時代曾流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到了殷商時期,商品交換日益頻繁,交換地域也不斷擴大,需要有人專門經營商品交換,於是產生了社會第三次大分工,出現了商人--商品生產者的中間人。商人為生產者帶來了便利,產品可以由他們帶到遠方去進行交換。這時海貝就感到不足了。因為海貝難得,時常供不應求。人們開始尋求代用品,如石貝、玉貝、骨貝等。到了商代晚期,鑄造技術得到發展,於是就出現了青銅鑄造的銅貝。這種銅貝還模仿海貝鑄造一道貝齒。它沒有文字,後來稱為「無文銅貝。」

無文銅貝在近些年來,曾不斷出土,如:
1.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商墓出土3枚;
2.山西保德縣林遮峪村商墓出土 109枚;
3.安陽殷墟西區 620 號墓出土 2枚。

這些出土都是商代晚期青銅貝幣。特別是山西保德縣一次就出土那麽多枚,實在驚人。銅貝是在山西西北部,距縣城西南 35 公裏,黃河岸邊的一個村莊發現的。曾與100 多枚海貝同時出土,並且還與磨背式海貝近似。

從天然貝到銅仿貝,是貨幣的一大進步。銅仿貝是中國最早的金屬鑄幣,也是迄今發現的人類社會最早的金屬鑄幣。應為「世界之最」。
據說,在西方,公元前7世紀時,小亞細亞的呂底亞人有一種橢圓形的錢,狀似圓卵。被認為是最早的鑄幣。這種錢幣只是蓋有銘印的金屬錠。制作是比較原始的。像是先把燒熱的金屬塊放在鐵砧上,然後加印模在上面,用錘子做打出來的,它們一面有些條紋,另一面三處凹陷,就類似蠶豆大小。
中國銅貝的出現,大約是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的商代晚期,比起呂底亞人的錢幣要早幾個世紀。把保德銅貝稱為開世界鑄幣的先河,應是當之無愧的。
泉學家彭信威分析過,古代有些國家如巴比侖、埃及的文化比中國早,可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遠古貨幣。西方有些考古學者,下氣力不斷在那些地區挖掘,也沒有挖到公元前8世紀以前的錢幣。他還說:本來金屬鑄幣是堅硬的,不易毀壞,而且因為要流通,鑄量不會少,散布的範圍也不會窄。既然沒有挖到,是否可以說明,西方在公元前8世紀以前,還不曾鑄造使用過金屬鑄幣。
呂底亞人的金屬錢幣是在公元前7世紀,那時中國已入春秋時期,從西周中期以後,銅仿貝就逐漸多於天然貝了此時,還出現了原始空首布。銅仿貝是金屬鑄幣的過渡形春秋前期,黃河中下遊一些侯國,還曾繼續鑄行銅貝,但春秋中晚期,各國繼銅貝而鑄行的是布幣和刀幣。春秋末又出現一種帶文字的「有文銅貝」--蟻鼻錢在南方楚也開始流行起來。

收錄於合集 #錢幣資料

49個

上一篇 錢幣雜記:吉林省造光緒、宣統元寶銀元 下一篇 機制幣雕刻家——黃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