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天珠的秘密

2024-03-28收藏

眾所周知, 珠子在古代的社會、宗教、經濟等方面上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被藏族人民稱之為「Gzi」「Dzi」和「Zigs」的蝕花瑪瑙珠是他們自古至今最為尊崇迷戀的珠寶。

瑪瑙飾件

眾所周知, 珠子在古代的社會、宗教、經濟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被藏族人民稱為「Gzi」「Dzi」和「Zigs」的蝕花瑪瑙珠是他們自古至今最為尊崇迷戀的珠寶。

蝕花紅玉髓珠

由於瑪瑙特指條帶紋路清晰的玉髓,而制作「Gzi」珠所選用的礦料有的具有條帶結構,有的卻是純凈的玉髓,因此「蝕花瑪瑙珠」亦可稱為「蝕花玉髓珠」。

多棱黃瑪瑙珠

瑪瑙貝飾

瑪瑙耳珰

「天珠」即「Gzi」「Dzi」珠的漢譯名詞,而「Gzi」「Dzi」又被漢語音譯為「瑟」或「思」,藏族人民認為它是具有超自然功能的護身符,因此神秘而珍貴。

時至今日,每當人們提及「天珠」,都會將它與藏族民間許多膾炙人口的美好傳說聯系起來,其中廣為流傳的是:天珠是一種特殊的昆蟲(藏語vbu),曾經有人在山巔遇見這種昆蟲,並用帽子逮住了它,當他挪開帽子時,昆蟲即刻石化為天珠。

一說有具特殊善業的人在山嶺中捕獲了這種特殊昆蟲,它們與人的「濁氣」相觸後石化成了天珠。因此,藏族人民認為天珠是由昆蟲演變而來,人們有時還會發現這類珠子的「巢穴」。

奧地利藏學家勒內·德·內貝斯基·沃科維茨(René de Nebesky-Wojkowitz)將天珠稱為「貓眼石」,他在【西藏的神靈和鬼怪】一書中記載了流傳於西部藏區的一個傳說,其中講述貓眼石最初起源於日土鎮附近的一座山上,它們如溪流般沿著山坡傾瀉而下,某天有一個婦女向山上扔了「魔眼」,貓眼石的流淌戛然而止,但如今依然可在那裏看到黑白條紋相間的貓眼石。

亞腰形蝕花紅玉髓片珠

還有一種傳說講貓眼石是格薩爾王戰勝「大食」(波斯)的戰利品,他凱旋時掠奪了大食國王寶居里的寶石,其中包括為數眾多的貓眼石,這種寶石由此被傳布到西藏各地……眾多美麗傳說為神秘的天珠披上了五彩霓裳,使之在人們的心目中更加旖旎珍貴。

圓板狀天珠(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工作隊藏;塔什庫爾幹縣吉爾贊喀勒墓地出土)

天珠於20 世紀上半葉進入西方學者的視野,以意大利著名藏學家吉塞佩·杜齊(Giuseppe Tucci)為代表的研究者在西藏進行考古和社會調查時關註到了天珠。

杜齊在【西藏考古】一書中將這種昂貴的珠子稱為「Zigs」,並認為它們來自西藏的古墓葬和田野,是古代西藏與周邊地區貿易的結果。學者洛伊斯·杜賓(Lois Sherr Dubin)認為天珠於公元7 世紀就已經存在了,並更進一步提出這種黑白紋飾的蝕花瑪瑙珠很早就與宗教信仰一起從伊朗傳到了西藏。毋庸置疑,天珠是蝕花玉髓珠的一種。英國學者貝拉西斯(A.F.Belllasis)早在1857年就關註到蝕花玉髓珠,還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薩溫城做了實地考察並對在玉髓珠上蝕繪白色花紋的方法和所用原料進行了研究。

麥凱(E.Mackey) 也於1930年在這裏開展了實地調查和研究工作,在實驗中透過改變操作方法和原料等手段成功地將白色紋飾蝕繪於玉髓珠上○7 。

霍魯斯·貝克(Horace C.Beck) 在麥凱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在實驗室中可操作的新方法,這種20 世紀上半葉的制作方法是:將一顆珠子用之前提到的堿蝕法把整個珠子表面處理成白色,然後用不同金屬的硝酸鹽溶液在白化後的表面繪制圖案,之後再對珠子進行二次加熱。他在文中詳述了各類金屬硝酸鹽蝕染的效果,但實驗的最終結果未能令貝克滿意。此外,貝克還首次運用了分型與分期法對蝕花類的玉髓珠進行了研究。

在Etched Carnelian Beads 一文中,貝克將其所認為的用型一工藝制作的蝕花玉髓珠按圖案特征劃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但他客觀清醒地認識到:「新的考古證據有可能證明這是不正確的,而且很多圖案類別是大量重合的。」而對於西方學者所認知的用型二工藝制作的天珠,貝克則坦言:「由於我暫時還沒有發現這種工藝的制作流程,因此不能確知這種珠子到底是如何被制作的……」 勒內·德·內貝斯基·沃科維茨認為天珠是西藏人使用的一種價值較高的護身符,它們來自田野和古墓葬○9 。

圓柱狀天珠

此外,關註到天珠或對其進行過探討的還有法國的羅爾夫·阿爾費利德·史泰安(Rolf Alfred Stein)、美國的大衛·艾賓豪斯(David Ebbinghouse)和麥克爾·溫斯騰(Michael Winsten)等,其中艾賓豪斯和溫斯騰於1988 年聯名發表了文章【藏族的瑟珠】。夏鼐先生是中國研究蝕花玉髓珠的先驅,童恩正、湯惠生、呂紅亮、趙德雲等教授也曾分別在其著述中論及天珠。

我們在梳理了上述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後發現:他們基本上都承襲了霍魯斯·貝克的研究方法,運用分型、分期法將所掌握的文物資料從社會學、考古學、工藝美術等方面進行討論,從而得出該類文物是區域間物質、文化交流的物證。但是,有關天珠制作工藝的探究則幾乎一直停留在貝克的「不能確知這種珠子到底是如何被制作的」這一結論上。

換言之,天珠的制作方法始終如迷霧般縈繞在人們心頭,再加上西方研究者20 世紀在實驗室裏的仿制實驗結果,世人對天珠的認知更加撲朔迷離……

圓柱狀天珠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庫車縣提克買克墓地出土)

長久以來,人們除了對制作天珠的工藝技術充滿好奇,還提出了其他相關問題:作為來自遠古時期的文物,天珠必須具備怎樣的物質特征?它來自何方?人們為什麽將天珠的珠體蝕花為黑、白兩色?那些美麗的乳白色幾何圖案又蘊含著怎樣深遂的文化寓意?

圓柱狀天珠(湖南省長沙博物館藏;長沙市鹹家湖墓地出土)

中國近半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成果為研究天珠提供了豐富可靠的文物資料。歷史學、考古學、宗教學、哲學、藝術史學、人類學、神話學等社會科學的快速發展為探討天珠蘊含的文化寓意、文化傳承及傳播等問題提供了新思路,而礦物學、寶石學、物理學、化學、顯微埋藏學(Microscopic Taphonomy)等自然科學領域的豐碩成果也促使我們以全新的視角和理論方法來研究前文提及的相關問題。

本書即以中國西藏地區和「絲綢之路」路網中其他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20 余顆天珠為研究物件,利用光學顯微鏡、單鏡反光機微距拍攝等觀測手段對它們進行細部的微觀觀察和探究,進而厘清天珠在風化演變過程中發生的系統性變化規律,並對相應的受沁現象及發生機理進行客觀科學的解析和詮釋。

圓柱狀天珠(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疆工作隊藏;塔什庫爾幹縣吉爾贊喀勒墓地出土)

這種「微痕考古」(Microscratch Archaeology)的方法使傳統的考古研究工作向微觀、具體的思維領域縱深發展。筆者在運用相關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合理地推匯出天珠蝕花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專業學者對高古玉器次生變化的研究成果,關註公眾號:古玉蟲。圖文並茂地深入解析上述考古發掘出土天珠的具體受沁現象和發生機理。

圓柱狀天珠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庫車縣提克買克墓地出土)

本書旨在告訴人們:我們所觀察到的每一顆出土天珠的現有狀態都是其埋藏入土後產生的各種受沁現象疊加於它在古代成珠時的狀態之上的綜合結果,而每一顆天珠在成珠時的狀態及其漸次產生的受沁現象均與它們的玉髓珠體的物理化學性質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這些出土天珠在久遠的埋藏過程中受埋藏環境和珠體礦料自身局部質素的影響產生了豐富多樣的次生變化,它們疊加於在古代就已蝕過花的玉髓珠體上,最終在每一顆天珠上形成了紛繁復雜、斑駁陸離的現有狀態。

美觀悅目又寓意深邃的天珠攜帶著大量的遠古資訊向我們走來,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當時社會的工藝技術、科技發展、文化交流、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由於西藏乃至整個人類社會數千年來的文明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變遷,並因各個不同時期的宗教和社會背景而千姿百態,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天珠蘊含的文化資訊也存在著相應的變化,但它始終具有自己的明顯特點和充分的統一性,從而促使人們對它進行全面考量。

因此,對天珠作出全面深入的研究是一個龐雜的系統工程,現在還難以想象我們能沿著時代的線索去追述每一顆天珠在其社會背景中所承載的具體文化內涵,而只能透過這些出土天珠帶給我們的具象資訊,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嘗試解讀其所蘊含的抽象的文化寓意,再從時間和地域間文化傳播的角度理解天珠提示給我們的文化概貌。

圓柱狀天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淅川縣下寺墓地出土)

圖1 圓柱狀天珠

圖2 圓板狀天珠

圖3天珠殘段

中國現存最早的天珠是哪一顆呢?

這是一個問題。

2014年6月至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西藏阿裏象泉河上遊地區聯合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在兩處象雄時期墓地共發現並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五座洞式墓。

五座洞式墓所處地區即曲踏墓地,位於劄達縣城西郊的象泉河南岸。此地在2010年時因修建公路發現過兩座墓穴,2012年因為修建自來水管道又發現了一座,相繼出土了箱式木棺、黃金面具以及青銅器、鐵器、木器等。由於墓葬形制遭到嚴重損壞,周邊區域是否還存在更多墓葬不得而知。2013年考古隊首次進入曲踏墓地,展開小規模試掘,但因為地表堆積砂石較厚,雖經過艱苦努力,仍無法尋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2014年6月,考古隊借助科技手段,並透過微地貌的觀察分析,用探溝發掘方法最終找到了五座洞式墓葬,獲取了前所未有的豐碩成果。

圖4-1 圓柱狀天珠的端部

圖4-2 圓柱狀天珠的端部

圓柱狀天珠的受沁現象

受沁現象的局部放大圖

25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4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這五座墓葬一字排開,埋藏於深約2米的次生砂石堆積之下,都屬於帶有豎井墓道的洞式墓。各墓室都保存有較好的長方形箱式木棺、成組的大小陶器以及大量馬、羊等動物骨頭。木棺內有墓主人屍骨及大量隨葬用品。墓主人都采用側身屈肢葬式,身上覆蓋厚厚的服飾殘片,上面殘留有成組的青銅飾片。墓主人周邊擺放大量隨葬品,包括精美的彩繪木案、方形木梳、帶柄銅鏡、刻紋木條、紡織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長方形木盤、草編器物和彩繪陶器等。其中一座墓葬中出土精美的天珠(蝕花瑪瑙珠),這是青藏高原首次考古出土。

央視新聞截圖

這枚天珠呈橄欖形,兩端截平,有穿孔,長2.85厘米,直徑0.5厘米,最大徑0.9厘米,孔徑0.2厘米,深褐色和乳白色相間紋飾,天珠孔內殘留有細繩,很明顯用於系帶。根據發掘所獲得的碳14分析,曲踏墓地距今1800年左右。也就是說,這枚天珠的制作年代下限是東漢晚期。

曲踏墓地出土天珠

這一發現為考察西藏地區天珠的出現年代、形態紋飾及使用情況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證實了古象雄時期天珠的存在和流行。這枚天珠的出土引發了極高的關註,本次發掘也被評選為「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包含有發育不成熟的石英晶體的天珠珠體

3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7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說上面這枚天珠就是年代最早的出土天珠並不確切。

因為,在陜西省鹹陽博物館還躺著一串「玉水晶瑪瑙琥珀琉璃串飾」。在這串串飾當中,有一顆帶有白色條紋的柱形珠,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就是一顆天珠。

鹹陽博物館 「玉水晶瑪瑙琥珀琉璃串飾」

鹹陽博物館「玉水晶瑪瑙琥珀琉璃串飾」中西漢晚期墓出土天珠

陜西省鹹陽博物館的相關官方資料顯示:大泉村西漢晚期墓出土佩飾1串,計23件:矛頭形玉飾1件,壺形玉飾2件,釉陶紡輪飾1件,水晶飾3件,朱紅瑪瑙飾7件,花斑紋瑪瑙飾1件,紅色琥珀飾4件,琥珀臥虎飾2件,五彩琉璃飾1件,藍色琉璃飾1件。

此組串飾應是項鏈一類的佩飾。

釉陶紡輪飾件

瑪瑙飾件

琥珀飾件

水晶飾件

玉飾件

琉璃飾件

在這份資料中,「花斑紋瑪瑙飾」就是今天藏家所說的天珠,它的制作下限是西漢晚期。

透光觀察圓板狀天珠的正面

透光觀察圓板狀天珠的背面

這是最早的天珠存在嗎?或者說,中國最早的天珠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嗎?

相信了解內情的行家都不會下這樣的結論,因為作為一個文化系統,天珠是蝕花玉髓珠以及蝕花瑪瑙珠的一分子,它有更為深遠的歷史源流。

· 舊時西藏貴族配飾 ·

上圖為館藏西藏舊時貴族配飾,由珍貴老天珠、老珊瑚、珍珠、黃金、翡翠等組成。

· 館藏文物 ·

上圖為羅布林卡館藏文物,羅布林卡是歷代達賴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在藏文化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重要的場所重要的人物自然得有重要的寶貝。

學者們透過研究認為,最早的蝕花玉髓珠起源於印度河谷,經海路貿易到兩河流域。公元前5世紀後,蝕花玉髓珠主要制作於恒河流域和中南半島,經由絲綢之路、西南夷古道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圓板狀天珠背面受沁現象的放大圖

3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7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15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4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15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4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斷珠在15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3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天珠殘段的斷裂面特征

另一個角度觀察天珠的斷裂面特征

25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6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斷珠端部的微距圖

50倍顯微鏡下的成像

時至今日,國內外學者對蝕花玉髓珠的研究已近百年,但蝕花玉髓珠表面各種抽象紋飾的意義尚且難以解讀,蝕花玉髓珠背後的文明框架和文化交流也顯得撲朔迷離,各界學者對蝕花玉髓珠的分類體系始終莫衷一是。因此,蝕花玉髓珠就像一個美麗的謎團,漂浮在古遠的歷史上空,等待著人們去揭開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