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哈哈,這些現代的「破爛」居然能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24-08-30收藏

古人受制於科技水平的限制,考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物。

有的造型精美,雍容華貴,有看起來也是十分精美,不知為何,看了之後總有一種9.9就能包郵的感覺。

尤其是這些文物,真的不是專家搞錯了嗎?怎麽感覺剛從我家冰箱中拿出來啊!

第一件:玻璃酒瓶(網名:啤酒瓶)

朝代:元

現存博物館:西安博物院

我相信100%的人看到這件文物都會詫異,然後順便問上一句:這青島的還是純生的啊!會不會是摸金校尉在古墓中吃燒烤留下的?

其實,中國對於玻璃的制造和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玻璃大多作為一種煉丹的產物,有的作為飾品被鑲嵌在金屬制品之上,也有用其入藥的。

晉代郭璞就把玻璃稱之「藥玉」,顧名思義就是像熬藥一樣燒制出來的一種像玉一樣的東西。

待到漢朝,絲綢之路打通之後,西域的玻璃也傳入中國。玻璃制品變得琳瑯滿目,五花八門,但由於運輸不便,價格也是較為昂貴。

等到元代之後 ,官方已經開始承辦玻璃作坊,名叫「瓘玉局」,玻璃制品種類更多,價格也略有降低。

所以,元朝出現玻璃酒瓶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吧。

第二件:銀香盒(網名:酒瓶蓋)

朝代:明

現存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別說是我們了,當初考古隊看到也是一臉懵。一邊保護古墓一邊罵罵咧咧說著這些摸金校尉太沒有素質了,竟然亂丟垃圾。

但深入研究後發現,這個酷似啤酒瓶蓋的物件上面有些奇怪的粉末,還有淡淡的香氣傳來。結合「瓶蓋」上「香」的字跡,考古工作者聯想到了古代女子化妝所用的盒子。

經過鑒定,這一對「瓶蓋」正是古代女子化妝所用的盒子「銀香盒」,而那些奇怪的粉末正是古代的香料。那些齒一樣的結構,不是啤酒瓶的封口,而是上下開啟的盒子。

第三件:戰國·水晶杯

朝代:戰國

現存博物館:杭州博物館。

這款水杯出土於1990年浙江杭州半山石塘戰國一號墓。杯全高15厘米,口徑8厘米,造型棱角分明,底圓,圈足外撇,有獨特的戰國風格。但若是第一眼看到,我肯定會是剛從我家冰箱裏拿出來的。

玻璃酒瓶、水晶杯和「瓶蓋」一起被網友戲稱為 燒烤三件套 也有人把這三件稱為「破爛」三件套 ,甚至還有網友希望能夠一起展出一下。

但可惜的是這三件文物都是當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可能外出展覽的。除非哪一天,「啤酒瓶」、「酒杯」和「啤酒瓶蓋」同時被國家博物館「借走」, 說不定這「破爛」三件套還真有相見的一天。

第四件:越窯青瓷·方格盒

朝代:東吳

現存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

這件文物出土於東吳大將朱然墓,名副其實的千年文物,不過我怎麽覺得這個和我今天中午食堂用的飯盒大差不差!

說句實話,若是這件文物放在食堂裏,我肯定以為是一個造價高端的飯盒,根本不會把其和東吳古董聯系到一起。

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人的生活確實比我們想象的更為精致。

第五件:南宋·水晶璧

朝代:南宋

現存博物館:湖州市博物館

此文物通體純凈光潔、晶瑩透亮,孔壁垂直,打磨精致,毫無雜質,此文物在古代肯定是價值不菲。但若是今天看來,可能會被很多人誤解成玻璃,因為太透明了!

這根繩子是與此水晶璧一同發現的,經歷百年時光,依然完好如初。

但這根繩子的樣式可能和現在很多吊墜繩子差不多,所以有著極大的穿越感。

第六件:綠柱石·水晶串飾

朝代:東漢

現存博物館:合浦博物館館

第一眼,這不是街邊兩元店賣的普通手串嗎?再來一眼,原來是在博物館,那沒事了。

這件文物材質看起來像塑膠,其實是綠柱石和水晶。雖然制作工藝不能和前面幾件文物相比,但兩千多年過去了,今天依然有種珠光寶氣的感覺,足以證明其珍貴。

話說看看這個兩千年前的手串,再對比今天的手串,原來女性的審美一直沒啥變化,主要就是喜歡好看的珠寶。

第七件:水晶·印章

朝代:清

水晶這東西,越接近玻璃越好看,但越看起來像玻璃,越容易被誤會,尤其是近代。

各種水晶印章琳瑯滿目,魚目混珠,誰也不知道是水晶還是玻璃,就像我這個圖,就是別人宣稱的水晶圖,大家看看到底是水晶還是玻璃呢?

除了上述的水晶、玻璃制品,其實還有很多文物,看了之後都有一種穿越感,仿佛就是現代人做的。

第八件:紙畫·【東晉墓主人生活圖】

朝代:東晉

現存博物館:新疆博物館

你敢相信嗎?上圖這個無比抽象的古畫,並不是你家孩子的塗鴉,而是來自東晉某貴族墓穴中的一幅紙畫。

此畫一共六幅,描寫的是墓主人平常的生活,但因為過於搞怪,曾一度認為是摸金校尉的心血來潮之作,後經過鑒定確實出自東晉。

不過畫成這樣,墓主人又是當時貴族,確定當時的畫師九族還在?

不過也有可能是當時某些小朋友畫的,和墓主人關系不錯,便放入墓中。

第九件:青銅·遊標卡尺

朝代:東漢

現存博物館:揚州市博物館

總有人覺得現代人比古人懂得多,能力更強,其實還真未必。

這是一把來自王莽時期的遊標卡尺, 和現代的遊標卡尺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具備內外測量的功能,而且精度十分驚人。

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即使受限於當時的時代,也能做出超越當時時代的物品。

第十件:銅·齒輪

朝代:戰國

現存博物館:洛陽博物館

在2400年之前的東周時代,當時的工人已經在糧倉中批次使用青銅器件來幫助做工。此齒輪直徑約10厘米,輪齒數量30個, 齒距規整分布均勻,讓考古人員嘆為觀止,很難想象在當時的年代能手工打造出這種極具穿越感的齒輪。

據專家的考證,這種齒輪的作用大多是用於止動,就是為了使那些能回轉的機器停下來,防止其滑動,比如糧倉中吊重物的裝置。

總結

今天我們總結了十余件那些看起來不像文物的文物,瀏覽之余,不禁感嘆古人工藝之精湛。

有些時候,自己家不起眼的物品,也可能是被遺忘的文物也說不準呢?比如我家碾磨的石滾,肯定用的是三千年前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