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火照,火種器,坩堝,豎爐,鼓風嘴,水火金木土,創造人間煙火!

2024-04-04收藏

說明:文章內容來自天涯@yletpkki(阿招)的系列貼文 【古文物作證,為什麽中華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該系列每篇貼文都篇幅巨長,圖片巨多,資訊量巨大。雖然足夠震撼,但閱讀頗為不便。現將其摘抄成短文,方便閱讀。

本文摘自【古文物作證,為什麽中華文明是唯一真正的古文明(13·一組古代高科技)】(https://zhuanlan.zhihu.com/p/552035249),有改編。

---------正文---------

火照,燒瓷器時的測溫工具,不怎麽起眼但卻是高科技產品,這是高超用火技術的證據。

火照又稱"試片",是用來測定窯內溫度的。宋窯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上平下尖,大體呈Ⅴ形。下部尖端插入滿砂粒的匣缽內,匣缽放於窯膛中,在觀火孔裏可以看到。火照上端有圓孔,當窯工測定窯內溫度時,用長鉤伸入觀火孔,將火照從匣缽裏鉤出。每燒一窯要驗火照數次,每驗一次,就鉤出一個火照。

火照都上半截釉,只能使用一次。燒制瓷器時,火照插座放置在窯床前端靠近窯門處,以便在燒制過程中窯工可以用長鉤深入觀火孔,穿過火照中間的小孔,將試片勾出檢視,判斷窯內溫度和釉的成色。

5600年前火種器: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火爐

「陶罐」為純手工制作,呈亞腰筒狀,小口圓唇,斜肩,束腰,口徑4.5厘米;高11.8厘米,底徑9厘米,底不平;腹中部偏上處有2個對稱圓孔,底部中心有1個圓孔,3個圓孔的孔徑均為2厘米;外表裝飾豎繩紋。

後經有關專家推測,「陶罐」應是古人貯存火種的火種器。

專家說,該火種器是中國最早的火爐。使用時,人們把火炭投置於器內並在其上覆蓋黑炭,適度封閉口部並將其置於空氣流通處。采用火種時,人們把口部開啟並借助吹火具吹火,火便燃燒起來。使用後,晃動火種器,排除炭灰並續加黑炭。這樣,便可以達到長期貯存火種的功能。

「火種器的發明,不僅較之前的火種保存方法有利於減少火災,而且還有助於火種的攜帶、移動。」高西省說,從這個意義上講,該火種器可謂是中華文明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夏商周時期的坩堝、豎爐

早期的銅冶煉中,使用坩堝爐來進行反應。在鄭州二裏頭文化(夏)和安陽殷墟(商)都有發現類似的坩堝,稱為「大口尊」或「將軍盔」,這種坩堝最初由紅陶或黑陶燒制,後演變成由銅質的容器為胎,外部敷上草拌泥,將銅礦石和木炭放入其中,點燃並鼓風,就可以進行冶煉。這種坩堝或大或小,高30厘米左右,直徑30厘米至80厘米不等,一次約能熔銅10公斤左右。它的出現降低了熔銅的難度,但由於不能連續操作,必須「一鍋一鍋「冶煉,在當時已經是領先世界的了,當然相對來說生產效率十分有限。

三千年前的「高科技」:河南安陽發現商周時期鼓風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隊2015年在中商時期都城遺址洹北商城考古發掘時,發現商周時期鑄銅生產的專用熔銅工具——鼓風嘴等遺物,為尋找洹北商城的鑄造青銅禮器作坊、進一步確定洹北商城的都城遺跡性質提供了新證據。

「我們在這次發掘中發現了六件考古學中稱作鼓風嘴的器物,這些器物表明這兒應該是鑄銅遺址。」據考古人員向記者介紹,這6件陶質鼓風嘴長約5厘米,鼓風嘴一端與皮囊連線,用於往窯爐裏鼓風輸氧,以使燃料加速燃燒增加爐溫。」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以及先人們的智慧:

五行說「土生金」,【天工開物】,講鑄造的時候,說「夫金之生也,以土為母,及其成形而效用於世也,母模子肖,亦猶是焉。」看到這裏的時候,真是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以及老祖宗的智慧。

金屬礦石深埋土中,古代冶煉鑄造需要陶模,需要坩堝,這些不就是土生金最好的例證嗎?

那些說五行說不科學的,不妨」科學「地解釋一下冶煉金屬用土制坩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