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老銀元歷史:貴州「竹子壹圓」

2024-01-23收藏

竹子壹圓銀元-背面

竹子壹圓銀元-正面

貴州「竹子幣」與「汽車幣」遙相呼應,均是民國老銀元中大「名譽品」,是銀元收藏中的兩枚璀璨的皇冠。

竹子壹圓的鑄造背景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經濟沒有快速恢復,而是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國民政府之前發行的紙幣信用一落千丈。為了解決國內的通貨膨脹,穩定物價,國民政府開始推行新的紙幣--金圓券,單沒有起到絲毫效果,僅僅幾個月後,便形同廢紙。

民眾已經對紙幣徹底失去了信心,國內政府只好於1949年7月釋出公告:恢復銀本位制,並重新開始制造並行行了「民國二十三船洋」,所以這也是23年船洋數量遠大於22年船洋的原因。畢竟有大量23年船洋是後鑄的,且有大量原光的未流通品未來得及流入市場,就被帶到了台灣,近些年又回流大陸。

當時除了在上海的中央造幣廠生產鑄造外,國內政府也委托成都、重慶、廣州、台北等地同時鑄造,另外亦向美國訂購。當時,駐守在貴州的第89軍軍長劉伯龍,也曾在貴州周邊的龍裏縣私鑄了低色減重的船洋3萬余枚。

由於當時貴州已無造幣廠,故也未曾受到民國政府中央銀行的委托代鑄。但,鑒於省內亟需的銀元需求,貴州省財政廳仍自行籌辦,購置銀元鋼模坯及造幣機器。並且在1949年10月,由省政府委員會(相當於省議會)透過並正式公布了【貴州省造幣廠組織條例規程】,明確了貴州造幣廠鑄造銀元及銅幣的規格,並交由貴州省銀行發行。

竹子壹圓的式樣說明

1949年11月初,貴州造幣廠造成銀元樣品的設計鑄造,並呈送省建設廳稽核及化驗,化驗結果與中央造幣廠的船洋重量與成色一致。

該幣式樣十分精美別致,且頗具貴州銀元的傳統特色。正面為貴州當地的著名景點「甲秀樓」。樓門間有一個「谷」字暗記,在樓的底部有英文「TLK」。據傳,這個「谷」字代表當時的貴州省主席-谷正倫,英文TLK則代表貴州造幣廠廠長-謝杰民。由此可看出,這兩位「仁兄」沽名釣譽的程度不遑多讓。

甲秀樓是貴州貴陽的標誌性建築,它始建於明代,坐落於貴陽市內南明河中的一塊巨石之上,是一座三層的木質閣樓。甲秀樓旁是同樣建於明代的翠微園。

在竹子壹圓「甲秀樓」的外圈上書「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下書「貴州省造」。

銀元背面為金竹三枝,左右分列「壹圓」兩字。貴州省各地盛產竹子,貴陽設市時,也以竹枝為城市市徽。

竹子壹圓的存世量

此幣生產時間很短,貴陽於1949年11月11日正式解放,貴州造幣廠隨之停擺,據統計,此枚竹子幣僅生產了一萬多枚,加上後續官方回收熔鑄及流失,目前存世量極少,故此十分珍貴。

此枚幣民間造假及仿品極多,大家要多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