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精品文物線上賞析:籃紋雙耳紅陶鬲

2024-05-16收藏

籃紋雙耳紅陶鬲

齊家文化

靖遠縣興隆鄉小川村十隊社出土

高 15 厘米,口徑 9.3 厘米

夾砂紅陶。敞口,單耳,三袋狀尖足。腹部、袋狀足部飾籃紋。器型穩重,胎質粗厚。

籃紋:新石器時代陶器裝飾的原始紋樣之一,狀如籃筐編制的條痕,印於器物表面。故名「籃紋」。籃紋系用刻有籃紋的陶拍在半幹陶胚上拍印而成,由於拍打時較為隨意,因而常常呈現重疊交錯的形態。籃紋分布廣泛,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出土的尖底陶器、帶流陶罐上已見這種紋飾,秦王寨、西王村、大司空村、廟底溝、王灣、後崗、下王崗、造律台、客省莊、陶寺、大汶口、城子崖、齊家坪、薛家崗、馬家浜、馬橋、阿善、大口、曇石山、西樵山、甑皮巖等遺址,都有籃紋陶器出現。在陜西龍山文化陶器中,有些陶鬲袋足的內壁上還發現有內模遺留下的「反籃紋」印痕,較為奇特。以籃紋為飾的原始陶器,胎質一般比較粗糙。籃紋在新石器時代以後,依然延續了較長時間。在北方青銅文化早期,例如二裏頭文化早期,大部份陶器仍飾印籃紋。入商以後直至漢代,陶器上少見籃紋。但在商代和西周原始青瓷上,也裝飾有籃紋。

陶鬲(táo lì),是中國古代的陶制炊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商周時期繼續流行,至春秋戰國時期消失。其形狀多為侈口、圓腹、三個袋狀足,有的頸部有雙耳。使用時,在三個袋狀足下直接燃火煮食,用三個袋狀足來增加受熱面積,更能有效使用火力,節省時間和燃料。鬲有實用器與明器之分。實用多為夾砂陶,胎質堅硬器壁較厚;明器則多為泥質陶,火候較低,胎質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還用紅、白二種顏色繪出各種紋飾。器形與鼎相近,區別在鼎有實足,鬲是袋形足。從其相似的功能與形狀來看,鼎應該是由鬲發展而來。一般來說,腿長襠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於填柴引火。後來,隨著竈台的廣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漸淡化,遂成為鍋釜。

來源:靖遠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