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劉灝:半兩錢及其錢範的發展演變

2024-08-13收藏

半兩錢及其錢範的發展演變

文 圖 / 劉灝

本文刊登於【大眾考古】2024年06月刊

半兩錢是中國古代錢幣形制從多元走向一統的第一種法定貨幣,開啟了方孔圓錢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半兩錢從秦惠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鑄五銖錢後正式廢止,存續有二百余年,發展過程中大小、錢文、重量屢經變更。而作為鑄錢工具的錢範,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珍貴的西漢八銖半兩石錢範

南陽市博物院藏有一組珍貴的西漢八銖半兩石錢範,1963年9月南陽東關外小莊村農民挖土制坯時發現,當時出土石錢範共4塊,完整者3塊,其中正面範1塊,背面範2塊。同時出土的還有漢代繩紋陶片及部份煉渣,具體出土地點在古宛城遺址東城墻外的漢代遺址上。

南陽市博物院藏八銖半兩石錢範

這一組半兩石錢範為青灰色滑石質地,形制為長方圭首形。正面範長23.8厘米,寬10.7厘米。背面範長22.1厘米,寬10厘米。正面範和背面範合在一起後,上端澆口處拼合為完整的漏鬥狀圓孔。澆口與主澆道相連,澆口寬2.8厘米,主澆道寬1.1厘米。主澆道兩側有支流槽分別連線12個陰刻錢模。錢模直徑2.9厘米,穿徑0.9厘米。錢體較薄,屬大穿小半兩錢型。錢文「半兩」二字為陰文小篆,鐫刻工整雋秀,筆畫均勻,字型全用方折,「半」字上下兩橫等齊,「兩」字上橫較短,內為雙「人」字形,「人」字上畫較長,有秦錢筆意,已隸化。長方圭首形制的錢範始見於秦末,西漢仍繼續使用,采用的澆鑄工藝為直流分鑄式,銅液自主澆道流入後直達範底,然後進入兩側錢模之中,主澆道寬大,支流斜出,屬西漢早期遺規。根據錢範的文字風格、鑄造工藝等綜合判斷,這一組半兩石錢範應為漢初呂後時期(公元前187—前180年)仿秦新鑄之八銖半兩石錢範。

半兩錢的發展演變

半兩錢是一種紀重貨幣,「半兩」重十二銖。「兩」「銖」均為秦制,【說文】曰「二十四銖為一兩」。【史記】索隱顧氏引【古今註】雲:「秦錢半兩,徑一寸,重十二銖。」但任何一種紀重貨幣都不是從始至終「重如其文」的,半兩錢足十二銖者是少數,隨著時間逐漸背離原來的重量,向小、輕、薄發展。

半兩錢初為戰國秦的貨幣,始鑄於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此時的半兩錢徑大且厚重,鑄工粗糙,有多處鑄口,鑄口寬大而不修平。錢體厚實,錢文高挺,文字為秦隸,剛勁有力,古拙粗獷,字型多變,大篆風韻濃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天下後,基於政治的統一必然要求貨幣統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輕重不同的貨幣,如珠玉、龜貝等,「以秦幣同天下之幣」,推行統一的新幣制,並對貨幣進行分級。黃金為上幣,用於大額支付和賞賜;半兩銅錢為下幣,供日常市場買賣流通。這一時期的半兩錢制作規整精良,形狀較圓,內穿較方正,鑄口茬較窄,多見單鑄口。錢文相傳為宰相李斯所書,筆畫工整端方,雄健俊逸,字形規範,小篆風格明顯。整體來說,秦半兩錢文書體風格由圓轉弧形的大篆變為筆畫方折的小篆,最後發展到亦篆亦隸,篆隸結合。字形由弧形狹長形演變到方正端莊形,呈橫勢扁方。錢型的變化則從制作粗糙、錢周欠圓、錢體厚重、粗大古拙、鑄口茬寬大,向錢體縮小減薄、周邊漸圓、鑄口茬較窄、日趨精整的方向發展。

漢興承秦制,仍用半兩錢。經過五年的楚漢戰爭,民生雕敝,財政匱乏,社會經濟亟待恢復,商業經濟又在迅速發展,急需貨幣流通,此時以少而重的秦錢來滿足當時的經濟需要顯然是不可能的。漢高祖謂「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使民放鑄」,遂鑄行榆莢半兩,放棄了中央政府鑄造錢幣的壟斷權,聽任民間鑄造輕錢,引發物價暴漲,貨幣惡性貶值。其後又屢屢改制,雖面文為「半兩」,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西漢政府鑄行半兩錢,見於史書記載的共有五次:

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秋七月,行八銖錢」,其文曰「半兩」,重八銖。這種八銖重的半兩錢比當時的民間榆莢錢增加了五銖重。漢八銖半兩的特征是體大肉薄、背平無文,錢文書體扁平,已經有隸書的趨向,為漢半兩中最大者,其制作也較整齊。此錢行用不久,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鑄為小的榆莢錢牟利。

漢高後六年(公元前182年),「行五分錢」。

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莢錢益多、輕,乃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令民得自鑄錢」。這次放鑄采取市場檢查的辦法來保證法重四銖的執行。

【漢書·武帝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銖錢。」三銖錢數量甚少,疑與文帝之四銖半兩並列。雖雲三銖,但仍為半兩之變異,可列入半兩序列述及。

到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武帝半兩錢鑄行18年,直至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鑄五銖錢後,半兩錢遂正式廢罷。

綜觀二百年中半兩錢在經濟領域中的作用,戰國時僅為秦一國之錢幣,發行量不多,各地發現多隨秦軍所到而傳入,似早期只充軍用而非裕財之需,故流傳亦少。到秦代則商用日繁,故秦有【金布】之律。漢興,銅鑄錢幣在商品流通中需求日多,故感「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然錢輕易奸詐,放鑄又發行泛濫,雖嚴刑峻法不能禁止,文帝采用市場監督辦法亦不能制約其郡國豪強。至此,實行國家專鑄已勢在必行,至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乃由朝廷令上林三官實行專鑄,國家完全控制錢幣發行權。

圖① 秦半兩(直徑 3.5 厘米,厚 0.1 厘米,重 8 克)

圖② 榆莢半兩

圖③ 八銖半兩(直徑 2.8 厘米,厚 0.1 厘米,重 3 克)

圖④ 四銖半兩(直徑 2.4 厘米,厚 0.1 厘米,重 3 克)

圖⑤ 三銖(直徑 2 厘米,厚 0.1 厘米,重 2 克)

半兩錢範的發展

中國是最早進行金屬鑄幣的國家之一,至遲在春秋中晚期已開始正式鑄造錢幣,【國語·周語下】記載公元前452年周景王鑄造大錢,至秦漢時期鑄錢工藝日趨成熟。在中國兩千余年的鑄幣發展史中,工藝大致經歷了平板豎式澆鑄、疊鑄、母錢翻砂鑄造三個階段。先秦時期主要采用平板澆鑄工藝,疊鑄工藝起源於西漢半兩,至新莽時期為官方所用並很快發展成熟和普及,隋唐時期被新興的母錢翻砂工藝所取代。

秦漢半兩錢主要采用的是平板澆鑄工藝,從目前各地出土的半兩錢範看,典範主要有分流直鑄式、直流分鑄式、分流分鑄式、中流散鑄式四種。

分流直鑄式是戰國時期各國普遍采用的鑄幣工藝,這種半兩錢範流行於戰國晚期,秦代早期逐漸消失。如陜西鳳翔東社村出土的銅範,範面鑄陰文半兩錢模兩列6枚,「半兩」二字古樸,大篆氣韻明顯,為先秦半兩錢的典型字風。其為鏟形範,主澆道寬大,鑄口以下分流直鑄,銅液分兩行流入,自第一個錢模向下貫穿各錢模至範底。這類範鑄出來的錢幣除最下面的兩枚外,均有兩個處於上下位置的鑄口茬。

直流分鑄式始見於秦末長方圭首形錢範,鑄口變窄,銅液流入後,先由主澆道(主流)直達範底,然後始分鑄兩側錢模之中。此為秦末至西漢通用的典範。1983年西安臨潼油王村出土長方圭首銅母範,中心為澆道主流,直通範底,主澆道兩側斜出支流,接於錢模,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長方圭首形直流分鑄式典範,年代為秦代晚期。南陽市博物院藏西漢八銖半兩石錢範也是直流分鑄式,典範更為精致,字文清晰,鐫刻極為工整。

目前發現最早的分流分鑄式錢範是安徽貴池出土的秦半兩陰文銅範,四行鑄槽,兩側邊行各6枚錢模,中間兩行各有5枚錢模,中間頂端1枚錢模,屬於寬鑄口分流分鑄式。澆鑄方法似淵源於楚國之蟻鼻錢,疑為秦代中期的地方鑄錢,延續至西漢文帝四銖半兩錢,是分流直鑄式與直流分鑄式之間的過渡類別。

西漢早期還出現一種多支槽的盤形範,其澆鑄方法亦隨之改用「中流散鑄式」工藝。如收錄於陳介祺【簠齋吉金錄】中的圓盤形銅母範,範中環繞陽文半兩錢模18枚,盤中心圓鈕,圓鈕四周有多條支澆道輻射接於錢模。其澆鑄方法是將銅液自中心澆鑄口註入,然後透過輻射式的多條澆道及眾多支槽澆至周圍錢模之中。這種鑄幣工藝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薄型幣」錢體澆鑄不均的難題,多見於榆莢半兩和三銖錢中。中流散鑄工藝是秦漢半兩錢澆鑄工藝的一個醒目變革,疑為其後疊鑄工藝之濫觴。

錢範是鑄造金屬貨幣的範模,為求錢型統一,按照鑄造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分為祖範、母範、子範。祖範為手工刻制的陰文反書錢模,用於翻制母範。母範陽文正書,用於翻制鑄錢的子範。祖範一般為石質,主要采用滑石和蛇紋石,這兩種石材硬度較低、質地細膩、耐高溫、易雕刻,運刀時不會崩裂。祖範和子範都是陰文反書,但祖範刻工細致工整,棱角分明深峻,沒有澆鑄的痕跡。子範則因經過澆鑄使用,留有磨損痕跡,不及祖範深峻。祖範的數量很少,故發現得極少。南陽市博物院藏的這組西漢八銖半兩石錢範正是極為珍貴的石祖範,並且由於「八銖半兩」在歷史上使用時間極短,因此是中國半兩錢系研究中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作者為南陽市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訂閱2024年【大眾考古】每期20元

郵發代號:28—448

官方淘寶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