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王克商建立周王朝,到幽王「烽火戲諸侯」,平王被迫東遷,西周歷時270余年,是中國歷史上建章立制的重要時期。西周玉器,在繼承商代晚期玉器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形成了「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鮮明特色。
西周玉器器形豐富多樣,琮、璧等傳統玉禮器與戈、鉞等傳統玉兵器,仍時有所見,但形制與紋飾已具有西周特征。陜西長安張家坡170號墓出土一件玉琮,玉色青綠,形制呈外方內圓的短方柱形,接近於商代的素面玉琮,但琮體四壁以雙勾陰線琢刻勾喙、高冠、揚翅、卷尾的鳳鳥紋,則是西周獨有的紋樣。
不過,西周玉器的主流,卻是各類日常佩戴的玉飾。動物形玉飾,在西周依然討人喜愛,但圓雕件銳減,多見片狀的佩飾。玉佩飾中,最復雜的,是以璜為主體、非常繁復的「多璜組玉佩」, 成為「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西周佩玉時尚的最好詮釋。
本次展覽玉器 北趙M63:49璜
西周的動物形玉雕,基本擺脫了商代圖案化設計的影響,表現更為寫實,鹿、兔、虎、禽鳥、蠶蟬等,有不少細節把握更為傳神的精彩之作。但誇張的超現實主義的玉作,如前端帶腳的玉魚、釘頭狀嘴的玉魚與玉鳥,以及龍鳳、人龍合體等玉雕,也是其中頗具特色的表現形式。
西周玉器的紋飾,早晚期間變化明顯,繁簡程度也有所不同。玉璜、玉環等片狀玉飾上,流行尾部相連或斜向交疊的龍、鳳鳥或人龍合體等紋飾。早中期相交的昭王、穆王時期,紋飾華麗繁縟,然後由繁趨簡,但到了晚期末段,出現了排列有序的疊置式「吐舌龍首紋」,重回繁花似錦的境地,並直接影響到了春秋玉器紋飾的布局格式。
本次展覽玉器 北趙M63:187玉人龍
西周片狀人形、龍獸、鳥禽之類玉雕的眼形,延續商代的圓圈眼與「臣」字眼,但琢刻技法已有所改變。西周「臣」字眼,在商代同類眼形的基礎上,將眼角線兩端向下或向前拉伸,前端常形成卷豆芽式的回勾紋,而眼瞼卻縮小乃至消失,變為一種似是而非的變形「臣」字眼。
西周玉器,流行單線陰刻。一面坡式的「斜刀」工藝,是西周最具時代特征的陰刻技法,它在西周早期出現,中期非常盛行,到了晚期,逐漸被婉轉流暢的雙勾陰線取代。與商代「剛直方折」的陰刻線條大異其趣,西周刻紋,隨形圓轉,從容流暢,收放自如,總體表現為「華麗流暢」的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