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我的票證情結

2024-03-07收藏

我最近正在準備搬家,這幾天把家裏的東西規整打包。無意中翻出來一些封存幾十年的東西,有過去的地方糧票和全國糧票、副食票、購物本、工業用卷等票證。不禁感慨萬千,勾起了我的許多回憶。

六七十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國計劃經濟物資匱乏,為了解決人口大國的物資分配問題,實行了票證制度。 人們吃飯要糧票,穿衣 要布票。我家存有好多七八十年代的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這都是過去全家從嘴裏省出來的糧食。過去國家規定城鎮人口每個人每月都有糧食定量,男的一般都是30~35斤,女的24~27斤。一般男孩子多的家庭都不夠吃,女孩子多的家庭還有節余,省出來的口糧可以換成糧票。我家全是女孩兒 所以家中常常有余糧或糧票,母親有時會把節余下來的糧票,調濟給糧食不夠吃的親戚或朋友家。那時候倒賣糧票可是犯法的。

如果沒有糧票 ,即便是有錢也吃不上飯。在食堂或者飯店吃飯 除了付錢以外 還要付糧票。全國糧票是人們眼中的寶貝,一般人沒有資格取得全國糧票,只有跨省出差的人,憑著單位的介紹信,可以到糧店取出全國糧票。

七八十年代,買什麽東西都要憑票憑證。吃飯用糧票,穿衣用布票,買肉有肉票。買豆腐、粉條、白糖,有副食票,購買香皂肥皂牙膏洗衣粉等物品要憑購物本。

要想買手表、單車、縫紉機、收音機等工業用品,需要用工業券。能夠得到一張工業券,那是非常幸運的嘍。一般人根本摸不到,機關事業單位,或大型企業偶爾發個一兩張。誰家如果能有一塊手表,或一台縫紉機,或者是一輛單車,那就是非常奢侈的家庭了。

隨著中國經濟的好轉,票證逐漸結束了歷史舞台,成為那段歷史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