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小小玉扳指,競價上百萬?真的是玩不起了...

2024-02-23收藏


玉扳指地位奠定與發展

「快馬飛生耳後風,浮麋數肋中無空。

漫言刻玉占佳兆,發羽抨弦屢此同 。」

這是身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

詠贊玉扳指的一首禦詩,

一生愛玉的他,對扳指情有獨鐘。

那麽,小小玉扳指究竟有什麽魔力呢?

能成為乾隆皇帝的心頭好、

玉石拍賣場上的佼佼者。

本期,我們一起來聊聊玉扳指......

各種材質的清代扳指

玉扳指,被稱為韘 (shè) ,是古人射箭時戴在大拇指上拉弓用的工具。漢代許慎 【說文解字】 對韘字的解釋是: 「射,決也,所以鉤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

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後來引申為能夠決斷事務,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韘初見於商代,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十分流行。戰國時期扳指開始變短,到了西漢,韘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逐漸失去其實用價值,成為一種裝飾品。

目前所知最早的玉韘出土於商代晚期的殷墟婦好墓中。

殷墟婦好墓· 玉韘

此件玉韘為青玉質,中空筒形,一端平齊,另一端一側高一側低。低側緊貼拇指背,裝飾獸面紋。獸目下方有兩個穿孔,供繩貫穿系結固定,獸面兩側分別雕刻獸的身、尾、足。

隨著年代的變更以及逐漸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還有拉弓護指的功能,不僅較後來的扳指更長,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戰國就開始變短。

戰國中晚期玉韘 湖北博物館藏

宋代仿古之風十分盛行,出現了一些仿漢代的玉韘,其形制更是多種多樣,有片狀的,也有矮筒狀的。

到明清時代,玉韘則完全異化為觀賞之物,在王公貴胄中十分流行。

清乾隆以後扳指的實用性逐漸喪失,以裝飾性為主,做工越來越精益求精,質料非常講究。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

清乾隆碧玉刻詩文扳指

清靜無為玉扳指 清乾隆時期

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玉扳指雖然個頭不大,但裏面的學問與門道,那是一點都不少。一枚扳指戴在手上,在低調處彰顯自己的品位。

千百年來,從當初的弓射實用器發展成為賞玩的物件,小小的玉扳指上,記錄了中華悠久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成為收藏界的一道亮麗風景。

曾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有一套 「乾隆七件禦用玉扳指」 ,於HK$3,800萬起拍,獲得8口叫價,最後以HK$5,400萬落槌,由林宛嫻 (Wendy Lin,亞洲區主席) 為「L0012」號牌客戶投得,連傭HK$6,493萬易手。

清乾隆 禦制翡翠和闐玉扳指七件

連 禦制詩剔紅紫檀落花流水三魚紋蓋盒

【乾隆年制】款蓋盒

落槌價:HK$54,000,000
成交價:HK$64,936,000

這套玉扳指外套為一剔紅海魚圖圓漆盒,由蓋和底兩部份合成,盒蓋外及底外墻朱漆雕落花流水紋,蓋上三條魚戲於滾滾波濤之中,刻畫生動。盒內禦制【詠玉韘】詩,底外正中刀刻填金楷書「乾隆年制」款。

通觀此套乾隆帝禦用扳指,設計嚴謹,雕琢精細,令人愛不釋手。而整個包裝環環相扣,與七個扳指交相輝映,成為完美的組合。

此外,在永樂2023春季拍賣會,清乾隆玉扳指一套七枚以880萬元落槌,加傭金1012萬元成交,位居此專場第二名。

清乾隆 玉扳指 (一套七枚)

成交價:RMB 10,120,000

永樂2023春季拍賣會

此套扳指一組七枚,造型各異,用料不同,有色白如雪、有熟黃如栗,沁皮相雜、相得益彰,各式均為其中上品,其中有以深淺浮雕刻畫江上行舟、高士訪友者,蒼松翠拍映照其中,青山綠水怡然自若。

總的來說,玉扳指是中國傳統玉文化中的一種重要飾品,它不僅具有象征意義、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透過佩戴和收藏玉扳指,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備註: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