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黑釉兔毫:宋代茶盞的特品鑒賞

2024-07-07收藏

昔人言及宋之盞器,必稱建盞。建陽窯以燒黑釉器名於北宋,至徽宗時,建盞黑釉尤為帝所重。【大觀茶論】曰:「盞色宜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以其能發茶之色也。底宜深而微寬,深則茶立而易取乳。」徽宗以帝位評茶具,故建盞之聲名,自是益著。

宋人飲茶之法,與今異。宋時之茶,半發酵而為膏餅,碾成末,置盞中,以沸湯沏之,茶筅調之,茶湯沸起白沫,名曰「雪濤」。黑釉茶盞與白沫相映,易於觀茶色,故鬥茶者重之。徽宗好此,常與臣鬥茶,影響甚廣。【大觀茶論】又曰:「天下之士,勵誌清白,競為閑暇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鬥茶之風,由是大盛,黑釉茶盞亦隨之盛行。

北宋·當陽峪李封窯黑釉兔毫盞

建窯處南方,古時運輸不便,故中原及北方亦燒黑釉盞,如磁州窯、耀州窯、定州窯等。當陽峪窯遺址在今河南焦作修武縣,兼燒磁州窯系與定州窯系之風,自成一系,稱當陽峪窯系。李封窯所產黑釉窯變器,品質尤高,日本收藏界謂之「河南天目盞」,以其釉色、質與建盞類,而光澤尤勝。

北宋·當陽峪李封窯黑釉兔毫盞內部

黑釉兔毫,黑釉之特品也,其色透黃棕或鐵銹之流紋,狀如兔毫。高倍鏡下,毫紋如鱗片,兩側各有黑色粗條,赤鐵礦所成。

北宋·當陽峪李封窯黑釉兔毫盞底部

此茶盞口內斂,壁微曲,足寬,胎骨厚,宜於鬥茶。施黑釉,釉質上乘,光澤溫潤,有油性。內外壁近口沿處醬色,下則黑底上兔毫現,毫紋鐵銹色。盞外半釉,下腹無釉,釉線整齊,流釉堆積而不破壞美,顯釉層配方與施釉工藝之精。露胎處色灰黃,氧化,撫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