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日本萬邦秋拍成交記錄欣賞

2023-12-23收藏

一個日本小拍,竟然有如此多上檔次的青銅器和高古瓷,心中的感慨無以言明…….

西周早期 青銅靜尊(9000萬)

高20.4厘米

銘文:棄作靜匋宗彜,用日祀氒祖成公氒妣大

估價: JPY 30,000,000-50,000,000

此件青銅尊侈口,厚喙,束頸,垂鼓腹,底部承以高圈足,上斂下侈,設有狹邊。通體裝飾華麗,為同類器中之珍罕者。頸部上方有四個短而粗壯的蕉葉紋,內部對稱裝飾簡化變體的鳳紋。頸部浮雕兩個龍首,以此為中心,對稱裝飾長冠鳳紋。腹部共飾四個花冠鳳紋,兩兩相對。花冠鳳紋圓目尖喙,頭頂出一長一短兩條鳳冠,前方長冠彎曲而下,散垂至地。翅翼末梢翻卷,與拖垂的長尾旋轉匯交連。

整器采用「三層花」技法裝飾,目紋突出,身軀陰刻細節,其余填充雲雷紋地。花冠之上不斷出枝分岔,瑰麗張揚,極盡華美之能事。

尊內底鑄有銘文十九字,「棄」是制器者名,「靜」是器主;「匋」通「寶」,即珍貴之意;「宗」,指宗廟。「祖成公」為靜的先祖,「妣」為靜的先母,「

)」是母姓,「大

」即是靜父的兩位夫人。銘文大意為:棄為靜制作了珍貴的宗廟禮器,靜因而用來日祀他的先祖成公和兩位先母。

此件裝飾風格為西周早期晚段,約在昭王、穆王之時。這一時期的青銅器上大量出現華麗的鳳鳥紋,故被稱為「鳳紋時代」。同類器可參考原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作寶尊彜尊和邢季尊,日本京都泉屋博古館藏作寶尊彜尊,原陳介祺舊藏、現藏日本出光美術館的旁尊,原盧芹齋舊藏、現藏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博物館的作寶尊彜尊。

參閱:日本出光美術館藏品

參閱: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博物館藏品

97

戰國 青銅錯金銀變形鳥紋壺(7900萬)

高39.5厘米

來源:九洲大分知名藏家舊藏

估價: JPY 50,000,000-80,000,000

此件青銅錯金銀壺形制為戰國中晚期常見的圓壺,蓋圓隆,下設圈口。壺口外侈,有加厚的唇邊。頸部粗壯,微微內收,向下轉為溜肩圓鼓腹。肩腹對稱兩個鋪首,口中銜活環耳。腹下內斂,底承外撇高圈足。通體采用錯金銀工藝裝飾,蓋面自內而外分四圈,分別裝飾葉紋、雲雷紋、棱紋和雲雷紋。器身分口沿、頸肩、上腹、下腹、圈足五個紋飾帶,依次裝飾雲雷紋、填充勾雲紋的蕉葉紋、變形鳥紋、變形鳥紋盉菱格紋。紋飾粗細搭配,渦旋交織,方折串連,金銀轉換,互為映襯,華美驚艷,盡顯貴氣。

壺是長頸容器的統稱,自商代早期出現,一直延續到漢代乃至更晚。壺的種類很多,譜系繁雜,本件的式樣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盛行於戰國和漢代。自春秋中晚期,青銅器開始采用錯紅銅或錯金銀工藝裝飾,即預先在銅器上鑄好紋飾線槽,填以紅銅、金銀,利用金銀銅的延展性錘打入槽,再打磨平整。青銅本為暗金色,襯托出紅銅的絢麗,金銀的明艷,可謂相得益彰。錯金銀器耗費工時,是春秋戰國時代的頂級禮器。

此類王室重器極為珍罕,能比對者寥寥。美國賽克勒美術館藏有一件錯金銀鳥紋壺,為戰國早期器,紋飾尚顯稚拙。而歐洲著名私人藏家所藏青銅錯金銀變形鳥紋壺為戰國晚期器,無論器形紋飾,都與本件相似度極高,可資比較。

參閱:美國賽克勒美術館藏品

148

商晚期 青銅獸面紋方彜(4000萬)

高24.2厘米

來源:九洲大分知名藏家舊藏

估價: JPY 20,000,000-30,000,000

此件方彜蓋呈四面坡式,頂部設四面坡蓋鈕。蓋下出圈口,嵌入器身。器身平面呈長方形,分頸、腹和圈足三部份。整器紋飾華麗,器身棱線、每面中線均作凸起的出戟。蓋鈕寬面飾內卷角龍首,窄面飾簡化的獸面紋。蓋身四面以出戟為鼻基,裝飾四個屈折角型獸面紋。值得註意的是,方彜蓋部獸面均呈倒向布局,這是此類器型的一個裝飾特點。

器身頸部以出戟為中心,對稱四組爬行龍紋。腹部與蓋面呼應,裝飾四個屈折角型獸面紋。圈足對稱分布回首的爬行龍紋,頸、腹、足以空白為界。方彜主紋以粗壯的線條構形,再輔以雲雷紋地襯托。蓋面和腹部的獸面省略面部輪廓及身軀,僅刻畫角、眉、目、耳、口五官,與雲雷紋地的界限日益模糊,這是商末周初紋飾由繁復向簡約演化的表現。

方彜整體似矗立的屋宇,【周禮·考工記】載:「商人四阿重屋。」婦好偶方彜蓋部之下有排列的椽子,便是對房屋模仿的鐵證。商人用自己建築結構的造型設計一件青銅禮器,彰顯方彜是器中之王的頂級地位。方彜再現了商代建築式樣,可以說是現存最早的建築形象實物。青銅方彜最早見於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數量逐漸減少,西周中期以後基本消失,流行時間短且數量稀少,它是中國青銅時代祭祀宗廟神靈級別最高的禮器,只有身份最顯赫的王侯貴族方才有權擁有使用。

參閱:安陽殷墟西北崗1022號墓出土右方彜

現藏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

參閱: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所藏鳶方彜

46

良渚文化 玉雕獸面紋琮(3200萬)

高5.8厘米 直徑8.4厘米

估價: JPY 15,000,000-26,000,000

此件玉琮采用良渚地區所產的透閃石質材料雕琢,形體較扁,平面近正方形,中心鉆正圓孔,外援近圓角方形,四角輔以方折的棱面。四個棱面之上浮雕二長一短三條粗面,配合圓形印刻雙目,構成四個獸面紋。每個粗面再以細膩的並列線填充,纖如毫發,令人贊嘆。

1986年發掘的良渚反山M12號大墓,是反山墓地等級最高的核心墓葬,該墓出土了迄今為止最大的玉琮、雕琢神人獸面像的玉鉞以及特殊的豪華形瑁鐓,墓主人極有可能是良渚古國的統治者。該墓所出的92號琮與本件相近,可為參照。

參閱:良渚文化反山墓地12M號墓所出92號琮

122

南宋 龍泉窯粉青盤口紙槌瓶(2200萬)

高27厘米

估價: JPY 8,000,000-15,000,000

此器盤口,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裏、外及足內滿施青釉,底邊無釉,凸棱處釉薄,映出白色胎骨。釉為粉青釉,其色澤和質地之美,代表了中國歷史上青釉燒制的最高水平。

南宋時期龍泉窯以石灰堿釉替代以往的石灰釉。石灰堿釉的特點是高溫粘度大,燒成時不易流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釉最為著名。八百多年來,此類極品龍泉青瓷在中日兩地均被奉為圭臬,常被視為傳家或鎮寺之寶代代相傳,而這一現象在日本尤為普遍。此瓶的釉料肥腴失透、溫潤如玉,原料、配制、上釉和窯燒皆須拿揑得恰到好處,薈萃了龍泉青釉最為人稱許的特質。龍泉青瓷的上乘之作寥寥無幾。紙槌瓶的用途,除了單純的擺設,應該是宋人「燒香點茶,掛畫插花」的花瓶,此件龍泉窯紙槌瓶充份體現了宋代幽微素雅的審美意趣。

以本拍品為例的紙槌瓶,在南宋和元代傳世龍泉青瓷中極罕。北宋年間,曾有燒造兩款與宮廷密切相關的無耳盤口紙槌瓶:一例是英國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開幕展—中國陶瓷 南宋 紙槌瓶,高27厘米,編號101,1993年版。另一例是一小批定窯紙槌瓶,大維德爵士舊藏一例,瓶口略斂,圖見S.Pierson編著【Song Ceramics:Objects of Admiration】,頁20-1,編號1(倫敦:大維德中國藝術館,2003)。2018年11月26日,香港佳士得【不凡—宋代美學一千年】專場,編號8007,成交HKD4285萬。其在日本的歷史源流或可上溯至桃山時代,至近世為著名鑒藏名家益田孝男爵自視為一生壓軸之藏。

參閱:英國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藏品

133

隋 白瓷缽(2900萬)

直徑12厘米

估價: JPY 10,000,000-18,000,000

瓷缽深鼓腹、腹部飽滿呈球形;斂口,口部釉下刻劃弦紋一圈,做為正圓形器口修胎的參考線;環形器底亦刻劃弦紋兩圈,此線是施釉的界線、也是控釉線,防止燒制過程中釉水流動與窯具等粘連,影響美觀與成品率。這種為了控釉刻線的做法在古代諸多器物中都有體現。缽除底部外通體施潔凈的透明釉、外壁釉面較均勻,缽內底部積釉、釉面整體開冰裂紋。胎體白凈、底部露胎處可見胎體如糕狀、粗顆粒、有磨砂感。由於胎體細白,釉面潔凈,缽除底部外器壁均透光,腹部胎薄處可透影。

根據此缽以上的物理特性,可鑒定其為典型的隋時代河南鞏縣窯白瓷產品,其特點完全符合此時代鞏縣窯白瓷的特點。考古發掘資料可以在時間上和產地上給予其佐證,證明此類白瓷產品的時空問題。根據此缽物理特性,可鑒定其為典型的隋時代河南鞏縣窯白瓷產品。

同樣類別的缽,見於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2009年西安市隋大業四年(608年)蘇統師墓出土的白瓷缽),兩缽在形制上非常相似,此缽的尺寸遠小於拍品。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收藏一例類似隋白瓷缽,其尺寸與質素遠不及此件拍品。1965年陜西省長安縣天子峪國清寺塔出土隋白瓷缽,形制也可做參考。

參閱:隋大業四年蘇統師墓出土白瓷缽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品

37

良渚文化 玉雕神獸面形璜(1880萬)

長10.2厘米

估價: JPY 8,000,000-12,000,000

此件玉璜邊緣隨形起伏,采用管鉆、拉絲、陰刻結合,雕刻良渚文化極富特色的神獸面紋。器身鉆五個大孔,兩端大孔作獸面瞳仁,外緣陰刻眼睛輪廓,眼角打兩小孔,再以拉絲工依陰刻線延展,呈三向棱狀,似有似無不經意間即構成雙眼。正中一大孔為獸面之口,其上方以開三向棱線,即為獸鼻。眼睛、口之間的兩孔略小,配合斜上方開長方槽,加以陰刻線,構成神獸雙爪。眼睛上方鉆小圓孔,用以穿繩系掛。

圓形孔內有明顯的弦紋磨痕,孔中起台,是典型的管鉆對鉆工藝。鏤空三棱及長方槽皆先以管鉆打孔,再以繩線拉絲切割,末梢仍存留抽拉造成的坡度。陰刻線以堅硬的燧石為刀刻劃而出,高古遊絲,若有若無。這些工痕傳遞出大量新石器時代先民開璞琢玉的技術資訊,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28

南宋 磁州窯油滴茶盞(1800萬)

直徑11.5厘米

估價: JPY 6,000,000-10,000,000

此盞唇口微侈,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於持取,精到考究,乃美觀與實用並舉之作。內底平,圈足,足心淺挖,足際稍寬,修足規整。裏外滿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接近底足處積釉,形成垂珠,底部露胎處,可見鐵褐色胎土,厚實穩紮。釉色烏黑鋥亮,釉面布滿大小不一的銀白色油滴狀結晶,細看釉面開細小蟬羽紋,點綴著雪花片的銀星。

古時,黑釉茶盞多藏於佛寺,盞沿下一圈微斂,為持用方便而設,胎厚紮實,保茶汁溫熱而不燙手。而宋代黑瓷生產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宋徽宗喜歡飲茶,對如何制茶和飲茶極有研究,著有【大觀茶論】一書,書中說:「盞色以青黑為貴,兔毫為上。」【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這種鬥茶,黑白分明,一目了然。所以鬥茶家們都對黑釉茶盞情有獨鐘。

磁州窯黑釉屬於古代結晶釉範疇,含鐵量較高。在高溫溶燒過程中,由於窯內火候的高低和氣氛的變化,使釉面產生奇特的花紋。當窯內溫度高於1280℃的時候,油滴的點狀結構逐漸形成條狀結構,從「油滴」變成了「兔毫」。所以,溫度低了油滴出不來,溫度高了變兔毫。宋代磁州窯油滴燒得好,全在於窯工對火候的把握,難度幾高。油滴盞的燒成條件,也比兔毫盞更為苛刻,窯溫偏低, 難以形成點狀斑紋;窯溫偏高, 斑點又容易流成條形。此盞乃為磁州窯油滴盞中的極品。

130

南宋 龍泉粉青釉摩羯耳盤口瓶(1600萬)

高17.5 厘米

估價: JPY 5,000,000-8,000,000

此器盤口,直頸、直腹形成二階式的瓶身,在直頸的雙側加上摩羯耳,頸與腹成二階段平直線,呈現的是最平實無奇的線條,也是最紮實穩定的組合。在頸部配上由模合成型的半身立體而華麗的摩羯耳,以盤口作為視線的重點,盤口外緣略凸銳,盤面積釉厚,呈現出靈巧而豐潤的盤口面。

龍泉窯是中國瓷業史上的青瓷名窯,北宋晚期時,龍泉窯就已經為宮廷燒造瓷器。「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龍泉窯青瓷,在8件定為國寶的中國陶瓷中就有3件龍泉窯青瓷,史籍【仁和寺禦室禦物實錄】中說「青瓷多盛天子禦食,是大臣朝夕之器」。

十三世紀之後,日本貴族階層流行茶道,以收集中華唐物為榮,龍泉青瓷花瓶作為茶席中不可或缺之物,備受追捧。此類摩羯耳瓶之用途當作花器或做供器。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中文化,供養瓶花方式增多,花樣亦不斷豐富,幷進入到道教、家庭生活領域,至宋代而至全盛。

參閱:南宋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2008年紐約佳士得,成交價228.1萬美元

11

宋 鈞窯天青釉瓜楞形執壺(1500萬)

高24厘米

估價: JPY 6,000,000-8,000,000

此件執壺,敞口,長頸,腹部一側置曲形長流,另一側置曲形長柄。腹部壓印六條縱向線條,形成瓜楞狀。此壺通體罩施天藍色釉,釉質瑩潤晶亮,釉表開透明細紋片,施釉至足際,足底緣無釉處,皆加塗赭色護胎釉,外底局部有刮痕。胎骨堅硬。釉層肥厚,整體給人典雅穩重,敦厚飽滿之感。

天青色釉難燒,存世更是少,全世界僅存的珍品天青鈞也不過寥寥的幾十件,大多都館藏在各大博物館中。天藍釉是由天青色演變而來,歷史上對鈞窯的喜愛,莫過於清高宗乾隆皇帝。在其眾多的古代名窯禦制詩中,有10多首吟詠鈞瓷,並多被鐫刻在傳世鈞窯器上。

74

清 伊藤彌三郎舊藏宮廷制翡翠浮雕饕餮龍紋活環鋪首耳三足熏爐(1500萬)

高23.9厘米

來源:伊藤彌三郎舊藏

附:原始發票(1908年)、保證書、信封及藏家名片。

估價: JPY 6,000,000-8,000,000

藏者簡介:伊藤彌三郎(いとう やさぶろう)。1914年3月26日,帶錦織剛清存取黃興寓所——【孫中山與日本關系人名錄】( 2017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這件熏爐以翡翠雕琢而成,分為爐蓋和爐身兩部份。爐蓋與器身配襯得天衣無縫,二者應出自同一塊石料,可見其玉璞之大應相當可觀。通體不僅質地明凈細膩,晶瑩剔透,器身正面為碧綠濃艷的翠色,雕琢一絲不茍,應當出自當時宮廷琢玉高手。饕餮龍紋的雕飾,顯示了此爐的尊貴品級。不是一般的百姓用物,而是皇家的尊貴陳設。

116

北宋 清涼寺瀝線出筋執壺(1050萬)

高44厘米

估價: JPY 8,000,000-12,000,000

此件執壺平唇沿大侈口,鬥形頸,圓肩,前設粗壯的彎流,後置耳狀鋬。腹部深,向下收斂,底承高圈足。壺鋬采用瀝粉工藝而成,肩腹采用瀝粉出筋技法,縱向呈一道道棱脊。通體施黑釉,棱脊在流釉的狀態下,透出淺色胎骨,於烏沈之氣中反襯幾縷亮色,典雅而高貴。

本件執壺為清涼寺窯制品。清涼寺窯址位於河南寶豐大營鎮清涼寺村至韓莊村的台地上,創燒於北宋初年,一直延續到金、元時代。最初產品以白瓷為主,兼燒少量的青瓷和黑瓷,器物形制較小,以素面為主,偶見刻畫和劃花。至北宋中期,窯口中的青瓷明顯增多,北宋晚期,清涼寺窯以青瓷為主,產品種類繁多,技法多樣,瀝線器多集中出現在這一階段。

同類器物可以參閱清涼寺博物館所藏黑釉瀝線執壺、日本大阪東陽美術館所藏黑釉瀝線執壺以及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黑釉塑花瀝線執壺,三件皆為清涼寺窯產品,年代自北宋延續至金代。它們的基本型為直口長頸,肩腹同寬,黑釉瀝線出筋裝飾,而如本件大侈口、深斜腹、高圈足式樣則較為罕見,為清涼寺窯中的珍品。

參閱:南韓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品

147

西周晚期 青銅犀伯魚父鼎(980萬)

高36.5厘米 直徑34厘米

銘文:犀伯魚父作旅鼎,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傳承:

陳介祺舊藏。

著錄:

1.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卷十三第十三頁第一號,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

2.吳式芬【攈古錄金文】卷二之二第三十六頁第二號,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

3.吳大澄【愙齋集古錄】卷五第十六頁第二號,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

4.陳介祺【簠齋藏器目第二本】鼎七,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5.盛昱【郁華閣金文】第二冊二十七號,稿本,清(1899年以前)。

6.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一第二十五頁,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7.鄒安【周金文存】卷二第四十九頁第四號,民國五年(1916年)。

8.鄧實【簠齋吉金錄】卷一鼎六,民國七年(1918 年)。

9.劉體智【小校經閣金石文字拓本】卷二第七十三頁第三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10.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三十七頁第四號,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11.嚴一萍【金文總集】第四六三頁第一零七八號,藝文印書館,1983年。

12.【殷周金文整合】第五冊第零二五三四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至1994 年。

13.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影像整合】第四冊第零二一零七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估價: JPY 3,000,000-7,000,000

此鼎平唇口沿,沿上立耳微微外撇,器壁傾斜,腹部垂鼓,腹身較淺,三足較細,內側平,外側上闊中收,近足部加寬,已呈現出馬蹄足的形態。頸部裝飾三組對稱的長冠龍紋,這是西周初年出現的一種新紋飾,盛行於西周中期。長冠龍紋取消了常見的龍角,代之以鳳紋的長冠,頭部回轉,龍身細長,上部一足作鰭形,尾部下轉,分叉似魚尾。三腿設出戟,以此為鼻基飾虎耳獸面紋,出戟的邊緣帶有起伏。

器壁內側鑄有銘文十七字,「犀」為器主氏,「伯」為排行,「魚父」為字,「旅」為軍教或行旅,銘文大意為:犀伯魚父制作這件行旅用鼎,希望後世子孫萬年珍愛它。

此件犀伯魚父鼎為陳介祺舊藏,自晚清至民國,陳介祺、徐同柏、吳式芬、吳大澄、盛昱、劉心源、鄒安、劉體智、羅振玉等知名金石學家的著作皆有該器的銘文著錄。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受卿,號簠齋、海濱病史,山東濰縣(今山東濰坊)人,吏部尚書陳官俊之子。道光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官至侍讀學士。陳介祺精鑒賞、富收藏,銅器、璽印、石刻、陶器磚瓦、造像等無不搜集,著名的青銅器毛公鼎、天亡簋、兮甲盤皆為其舊藏。

88

西周晚期 青銅銘文大尊(980萬)

高38.5厘米

估價: JPY 3,000,000-6,000,000

138

商晚期 青銅

盉(920萬)

高23厘米

銘文:

作父癸尊

估價: JPY 3,000,000-6,000,000

此件青銅盉侈口高頸,下部有四個袋形腹,腹底承以四柱足。腹前有斜直流,頸與腹後設半環形鋬。蓋扁,頂有半環鈕,蓋緣末端有環,與鋬上環以活環相連。蓋鈕兩端各有兩龍首,構成雙頭龍璜形。蓋緣一周裝飾獸目交聯紋帶,頸部同樣裝飾此紋,上下對應。紋飾帶僅獸目凸出,其余皆簡化為細密的雲雷紋。流部以陰線裝飾卷雲紋和蕉葉紋,蕉葉內飾獸體變形紋。鋬作龍首,其下器壁及盉蓋內鬥鑄有銘文「

作父癸尊」,透過器名可知,該器為殷商貴族之物。

青銅盉在商代早期已出現,盛行於商代晚期至西周。銘文中自名為盉的器物出現在西周,同時有銘文將盉與盤並稱,擔任了匜的功能。因此推測,盉很有可能是盛水用來調和酒濃淡之用。盉的種類較多,此件為低體分襠四足式,是西周早期盛行式樣。

149

商晚期 青銅獸父丁鼎(920萬)

直徑20.5厘米

銘文:獸父丁

估價: JPY 5,000,000-8,000,000

135

商晚期 青銅亞疑瓿(900萬)

直徑19厘米

銘文:亞疑

著錄:

1.巴納、張光裕【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組譯】第八冊第七零零頁,第一零三八號,藝文印書館,1978 年。

2.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影像整合】第二十五冊第一三九六七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估價: JPY 3,000,000-6,000,000

此件青銅瓿最早著錄於巴納與張光裕合編的【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組譯】一書。整器敞口平唇,頸部收束,向下漸闊,其上飾兩條弦紋。圓折肩,鼓腹,肩部裝飾變形的彎角鳥紋。鳥紋的頭、身等寬,垂首,長尾向上翻卷,彎角纖細,同向環布一周,輔以雲雷紋地。腹身主紋為三個內卷角型獸面紋,雙目高突,鼻基起出戟,身軀兩側展開,尾巴上揚復又下卷,配雲雷紋地。高圈足上飾一周雲雷紋。主紋除雙目外,與地紋同處一個平面。圈足內側鑄有銘文「亞疑」,為族氏徽記。

瓿,即文獻中所稱的「甂」。這類器型名實並不對應,瓿是習慣叫法,即大口廣肩圓腹的大體量禮器,用以盛放酒或水漿,又可稱甕,較小者可名甂。青銅瓿出現在商代早期,流行於商代晚期前段,當罍普遍使用後,這類器物變逐漸消失。商代早期晚段鄭州白家莊層有獸面紋瓿發現;婦好青銅器群中,瓿與罍並存,但更晚的數據中,已無並存現象。青銅瓿流行時間很短,存世量稀少。

參閱:布倫戴奇舊藏戈瓿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92

商晚期 青銅敢父爻角(820萬)

銘文:敢父爻

高22.5厘米

估價: JPY 3,000,000-4,500,000

角是飲酒器,自宋以來,定爵形器無流而具兩翼若尾者為角,有的角或配有蓋,或許為獨立的一種器型,本品鋬下鑄有銘文「敢父爻」,其中「爻」「敢」為兩個族氏,「爻」是相對較大的一族,而「敢」或是「爻」的一個分支,即器主的直屬族氏。

150

戰國 青銅錯紅銅羽翅紋扁壺(800萬)

高31厘米

估價: JPY 3,000,000-4,000,000

124

唐 邢窯盈字款白釉蓋罐(500萬)

款識:盈

高24厘米

估價: JPY 2,000,000-3,700,000

121

北宋 定窯紫金釉梅瓶(200萬)

高20.5厘米

估價: JPY 2,000,000-3.500,000

119

宋 磁州窯白瓷「東樓董家」梅瓶(200萬)

款識:東樓董家

高22厘米

估價: JPY 600,000-9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