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大清銅元是一種什麽貨幣,其種類和鑄造數量又有多少?

2024-03-10收藏

有一位讀者後台發來一張清代銅元的圖片,並問現在價值幾何。禦史曾不止一次說過,對於文物的鑒定和估值先來沒有涉及,只能給大家提供關於歷史方面的知識,因銅元此前沒有介紹過,所以就重點講一講這方面的內容。

銅元是一種什麽貨幣?

清代官方流通的貨幣主要是兩種,一為銀兩,二為制錢,兩者相輔相成。但是銀兩由於成色、重量等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各省所用之銀兩不一,這也導致了銀兩在流透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的弊端。

嘉慶以後隨著西方銀元流入市場,因其具有標準化價值而被大眾所認同,在沿海的廣東、福建一帶,人們對銀元的認可度極高,也喜歡用銀元來交易。

道光十三年,江蘇巡撫林則徐請奏鑄造銀元,但遭到道光帝的反對。直至光緒十三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再請鑄造銀元事,並獲得朝廷批準。此後,各省掀起了一股鑄造銀元熱。

銅元的出現比銀元略晚,光緒二十三年,禦史陳其璋上奏,照銀元例添造銅元,以補制錢之不足。這一建議很快得到朝廷的特許,並於光緒二十六年購買機器在廣東試鑄。

銅元的最初形制是仿照香港、澳門例並作出一些調整,正面刻有 「光緒元寶」 四字,內加滿文「廣寶」二字,周圍刻「廣東省造」,並分鐫「每百個換一元」字樣。背面中刻龍紋,周圍刻洋文,譯為「廣東一仙」。

銅元的含量為紫銅九十五分,白鉛四分,點錫一分配合,重量為二錢,每百個銅元抵銀元一元。可見,銅元最初的時候是對照銀元比價鑄造的。

第一批銅元使用的時間不長,至光緒三十年樣板做了調整,將原先正面的「每百個換一元」的文字改為「每元當制錢十文」。

在流透過程證明,銅元比照制錢更具有實用性,不久朝廷將銅元規定為實幣,對銀元沒有強制性的比價,對制錢卻是官定十比一。

到了光緒三十三年,隨著銅元的普遍流通,朝廷又增鑄面額當一、當二、當五、當十、當二十,五種類別。不過民間使用最多、最認可的還是當十面額的銅元。

此外,當一、當二面額的銅元鑄造量很少,只有廣東、湖北、直隸三省開鑄;當二十銅元主要在華北及湖北、江西等地區流通;至於當五的銅元流通量就更有限了。

物以稀為貴,從鑄造量和存世量來看,清代銅元當屬當五面額的最少,故禦史認為當五的銅元應該最值錢,至於具體值多少錢,這就不在禦史的專業範圍之內了。

銅元的鑄造數量以及各省的盈利情況

銅元各項新制度出爐以後,各省紛紛建立鑄幣局,據文獻記載,從1900至1905年的六年內,全國共鑄造銅元125億枚,其中有三分之一出自湖北。

而根據梁啟超【各省濫鑄銅元小史】描述,數碼還不止125億枚,總數可能超過140億枚以上。不管是哪一種統計,可以肯定,清末的銅元鑄造數量是十分驚人的。

各省積極鑄造銅元,實際上與銅元鑄造有利可圖不無關系。光緒三十一年戶部就核算過,每鑄一個銅元,就可獲利二厘四毫有奇。還以湖北為例,每日的鑄造量就多達100萬枚以上,換算下來,湖北一省的年獲利率就在77萬兩白銀以上。

又,根據時任兩廣總督岑春煊奏稱,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九年期間,廣東全省共盈利471萬有余。其他各省雖然盈利有多寡,但都從鑄造銅元中分得一杯羹。

銅元數量的集聚膨脹,帶來的結果自然是幣值下降,為此朝廷不得不出台相關措施進行限制。

光緒三十一年,朝廷諭令各省限制鑄造銅元的數量,大致在原先的基礎上砍掉了一半。各省督撫對此自然不滿,紛紛上奏請增鑄造數量,度支部迫於壓力,又重新擬定了各省鑄造銅元的新數額。

此外,各省鑄造局數量也過多,且鑄造的銅元質素有好有壞,影響市場流通以及民眾的認可度。且各省透過鑄造銅元的獲利部份,只是象征性地上繳一小部份給度支部(原戶部改),這就使得朝廷無利可圖。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光緒二十九年,上諭指出:「從來立國之道,端在理財用人,方今時局艱難,財用匱乏,國與民俱受其病。自非統盤籌劃,因時制宜,安望財政日有起色。」

同年,朝廷提出建立造幣總廠,銀元與銅元統一由總廠鑄造。至宣統二年,又出台了【造幣廠章程】,更加細致、規範了各類鑄造條例。

造幣總廠設於天津,但因鑄造數額過大,又在武昌、成都、雲南、廣州設立四處分廠。同時,總廠、分廠鑄造的銅元重量、成色也整齊劃一,如有不符合標準的,即回爐重鑄。然而沒過多長時間,大清朝便滅亡了,清政府整頓幣制的新辦法也沒有實施太久。